APP下载

浅议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在现代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2014-07-03范宗瑞梁正科

2014年7期
关键词:道德建设思维方式

范宗瑞 梁正科

摘 要: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泛指从先秦到近代时期,以儒、墨、道、法等各家伦理道德传统为主要内容的伦理思想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我们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发挥其积极作用。同时,鉴于当前公民道德建设中面临的问题,我们有必要以新的思维方式重新审视并加强全社会公民道德建设。

关键词:传统伦理道德;道德建设;思维方式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人价值观念的形成和人格的塑造,曾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我们要对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进行科学的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探索它在加强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中的重要的价值。

一、正确认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本质

(一)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演变和发展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在长期交流、接触、认同、融合和冲撞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这种思想包含儒家、道家、佛家等多种思想。

先秦时期,中国伦理道德思想内容繁多,总的来说:追求道德而不诉诸武力的信念,“天人合一”的宇宙论体系,重视冥冥中的命运而忽视主观的改变。

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采纳和实行,儒家伦理道德成为官方正统的思想。官方正统思想确立后,在中国延续上千年之久的封建伦理道理体系有了雏形。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处于激烈动荡之中,传统的儒家伦理道德思想试图用道家“无为自然”的价值观念同儒家“入世”的道德理念相结合,从而使人解除现实伦理和精神生活的困扰。

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中国正处在相对繁荣和稳定的历史阶段。同这一时代特征相符合,具有新的精神面貌的隋唐佛学理念出现。

宋元明清时期,为适应封建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从而,宋明理学就此诞生,这种“学说”包含了孔子孟子儒学、董仲舒官方儒学以及诸如道家、玄学、佛学在内的“新儒学”伦理。

中国近代伦理思想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种道德学说的总称。鸦片战争时期以来,特别是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以来,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出现了巨大变革,传统伦理中儒家为主体的思想精华逐渐被汲取和糟粕被抛弃,体现当时时代特色的伦理思想逐步形成。

(二)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内涵

1、仁。“仁”是孔子对中国伦理道德思想最为突出的贡献,是中国伦理精神由自发走向自觉的标志。孔子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仁者爱人。”仁,是人的本性,人之为人就是在于有一颗真诚爱人之心。仁的基本精神是:克己复礼;爱人。

2、义。《中庸》、《礼记》说:“义者,宜也。”韩愈的《原道》这样说道:“行而宜之之谓义”。“义”的含义是适宜,在个体的思想行为中符合一定标准的观念,义是社会共同利益、根本利益的总和,是社会是非善恶观念的出发点。

3、礼。礼是社会等级制度、法律规定、伦理道德规范的总和。作为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礼是对人际关系的亲和。《礼记》讲:“礼也者,理也;乐也者,节也。君子无理不动,无节不作。”从此处可以得知,言行的限度在于节,内在的根据在于理,理则为礼的内涵,由此可见,礼的内涵是理,理是内在的根据,节是言行的限度。

4、智。“智”包括理智、理性、智慧、学识、明辨、远虑。智的内涵是思维,其外在形态是知识,其最高的能力是智慧。“君子小可小知,而可大受也。”(《论语·卫灵公》)在这个传统伦理道德思想中,智与德是紧密相连的。

5、信。“信”,是威信,是信用,是人格,是人心,是真、诚、实的总和。信是人格,所以,他要求人们能“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同样,社会秩序的维系需要权力,“威”能够确保权力的行使,信保证权威的树立。

二、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反思和现实借鉴意义

(一)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历史局限性

传统伦理道德存在着人格不平等的消极方面。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由于礼的道德规范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地受到等级制度及尊卑观念的影响,往往存在着人格不平等的消极方面。

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是以道德为中心,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被过分夸大,以便使道德决定论的弊端显露,小农生产方式的自给自足性,使得自我修养的反省内求,养成了具有诸如保守、内向的人格特征。一些类似的等等外相,都应该是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时,把握、理解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特征,引起重视的地方。

(二)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现实借鉴意义

1、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传承。传统伦理道德作为一个民族社会生活中的文化观念、规范及其实践活动,是有其鲜明的民族性和强烈的继承性的。这种继承性、民族性有时可能不会因为社会形态的改变而立即改变。

(1)整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的借鉴

提高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的是传统德育中的整体主义精神。它提出“大公无私”的境界“公忠体国”品性等理论,一直提倡个人对整体、民族、国家的奉献精神。

(2)“见利思义,自强不息”——人格塑造的借鉴

传统道德中“见利思义,自强不息”的精神,有助于引导人们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独立人格。《周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对中华民族积极人生态度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

(3)“德才统一,知行统一”——做人做事原则的借鉴

中国古代传统教育中关于德才关系、知行关系有很多精辟的论述,如“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资治通鉴·周纪一》),“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这些都深刻的阐明了做人第一、经世致用、躬行践履的道理。

2、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创新。在传承过程中,主体创新亦甚明显。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立足于服务社会,追求家庭和睦、社会安宁、政治稳定,就主体创新性内涵而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用新法改造固有观念即是创造出能满足时代需要的理论学说体系。后代学者对公私义利、人性理欲、忠孝节义等基本道德规范的超阶级理论性诠释在因应时代需要中体现其学理创新性。

第二,用旧法缓解现实困惑反映了伦理道德的人类共通性与超时空性。每当后来现实社会出现道德沦丧、世风败坏时,人们自然而然地溯及诸子百家,努力从中获取元典精神资源。

三、现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新思路

1、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公私之辨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发展的一条主线,在公私之辨中,其主导性观念是把“公义胜私欲”作为道德的根本要求,主张克己奉公。这种道德观念在历史典籍文献中多有体现。《诗经》:夙夜在公。这种思想对于当前提高个人道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学会尊重,实现人际和谐。中国传统传统伦理思想崇尚仁爱原则,主张“仁者爱人”。强调要“推己及人”。孔子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从仁爱精神出发,我国古人一贯主张“和为贵”,提出了“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转·隐公六年》)的思想。

3、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重视修养践履,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强调个体在道德修养中能够积极实践、以身体道。中国历史上的儒、道、墨、法各家都认为,在树立起崇高的道德理想和信念之后,最重要的是要奋发志气,积极行动,垂范践履,达到成就道德人格的目的。(作者单位:西华大学政治学院)

参考文献:

[1] 于铭松.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10)

[2] 刘景慧.民族伦理道德在中国文化中的体现[J].怀化学院报.2004(1)

[3] 赵炎才.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基本特征透析[J].安徽大学报.2006(6)

[4] 葛榮晋.儒学精蕴新释[M].齐鲁书社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道德建设思维方式
多维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信息终端(手机)对学生思维的影响
浅谈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加强高校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对策探索?
法学研究及其思维方式的思想变革分析
法学研究及其思维方式的思想变革
道德观建设在英语师范专业教学法课程中实施模式研究
高中语文教学探微
社会道德建设的法律重要性探讨与研究
天趣自然 质朴归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