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及多维重建技术对隐匿性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探讨
2014-06-30蔡洪涛
蔡洪涛
[摘 要] 目的:考察多层螺旋CT(MSCT)联合多维重建技术对隐匿性肋骨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为该类疾病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以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2月间收治的73例隐匿性肋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MSCT联合VR、SSD、CRP等多种重建技术对患者进行检查,统计并分析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73例患者经MSCT检查确诊隐匿性肋骨骨折107处,骨折多发于肋骨角(59.81%)且以非完全线性骨折为主(91.59%)。所用多维重建技术的诊断精度依次为:CRP(100.0%)>MPR(97.19%)>SSD(85.89%)>VR(78.50%)>MIP(27.88%)。结论:MSCT联合多维重建技术对隐匿性肋骨骨折具有较为明确的诊断价值,MSCT与CRP/MPR及VR等联用可获得较为理想的诊断率。
[关键词] 隐匿性肋骨骨折;影像学诊断;多层螺旋CT;多维重建
中图分类号:R445 R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5200(2014)03-045-03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the multi-slice CT and for multi-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s the diagnosis of occult rib fracture,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diagnosis of occult rib fracture. Methods:73 cases patients with occult rib fracture which received treatment during 2012.07 to 2014. 02, were the objects for this study, used MSCT joint VR, SSD, CRP and other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s to detected the occult rib fracture of all the patients, and then the imaging results of the patients were analyzed. Results:The results of MSCT showed 107 occult rib fracture were detected for 73 cases patients, and about 59.81% occult rib fracture were occurred in the rib angle, and the non- fully linear fracture dominated 91.59%.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all the multi-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s used in this study were: CRP (100.0%)> MPR (97.19%)> SSD (85.89%)> VR (78.50%)> MIP (27.88%). Conclusions:The MSCT joint multi-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s has a specific diagnostic value for the occult rib fractures, MSCT combined with MSCT CRP / MPR and VR, etc. could received a ideal diagnostic accuracy.
[Key words] Occult rib fractures;diagnostic imaging;multislice spiral CT;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在骨科临床中,肋骨骨折是较为常见的胸外伤性骨折,除程度较重的连枷胸以外,多数肋骨骨折的临床治疗均不存在技术困难。典型的肋骨骨折经X线平片、常规CT扫描等影像学手段即可确诊,但骨折部位隐蔽且骨折损伤不典型的隐匿性肋骨骨折却有着较高的临床漏诊率[1]。隐匿性骨折虽短暂时间内不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较为严重影响,多处隐匿性骨折则可大大增加肋骨典型骨折的风险。鉴于隐匿性骨折的临床特点,多层螺旋CT近年来被逐渐应用于隐匿性骨折的临床诊断,且可与多种三维重建技术联动应用[2]。与X线平片和常规CT相比,多层螺旋CT联合三维重建技术,能够更为精确地显示肋骨骨折的三维形态和空间结构,能够为隐匿性骨折的诊断提供更为详实的影像学参考[3]。现以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2月间收治的73例隐匿性肋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多层螺旋CT联合多种三维重建技术对隐匿性肋骨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进行如下探讨。
1 一般资料
1.1 研究对象
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2月间收治的73例隐匿性肋骨骨折患者,男性46例,女性27例,年龄范围16~79岁,平均年龄41.58±13.74岁。致伤原因:交通意外33例,高处坠落13例,击打伤20例,摔伤7例。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4]
(1) 临床表现为胸部或两侧疼痛、呼吸受阻及胸腔软组织肿胀等症状,经X线平片或CT常规扫描,高度怀疑隐匿性肋骨骨折。(2) 既往无肋骨骨折史或肋骨外科手术史,无肋骨畸形或先天性发育不良等。(3) 患者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接受相关检查,本研究中涉及的检查方法符合循证医学的执行程序,符合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相关规定。排除标准:凡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任何一条者,均不纳入研究范围。
2 研究方法
2.1 检查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行X线平片检查,依据X线平片的检查结果使用飞利浦MX16CT机对其进行薄层扫描,扫描范围为双侧1~12肋。扫描参数为:电压-120kV,电流-120~150mA,重建厚度-0.75~1.5mm,重建间隔-0.75mm,准直宽度-16×0.75mm,螺距-0.938。扫描方向分头到足和足到头两种,窗宽3200~4000HU,窗位500~600HU。三维重建方法采用最大密度投影重建(MIP),容积重建(VR),曲面重建(CRP),二维多平面重建(MPR)及三维表面重建技术(SSD),以供考察各类重建方法对隐匿性肋骨骨折的临床诊断精度。
2.2 影像诊断及分析
影像学检查后,由我院放射科经验丰富的2名医师进行双盲阅片,诊断意见达成一致后,书写诊断报告。
2.3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集后,使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mean±SD表示,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对比行x2检查。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以P<0.01表示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一般结果
结果显示,73例患者经MSCT检查最终共计确诊107处隐匿性肋骨骨折。依据肋骨骨折的临床分类相关标准,107处肋骨骨折中,完全线性骨折9处,不完全线性骨折98处(包括内缘性骨折和外缘性骨折)。所有确诊的肋骨隐匿性骨折的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3.2 不同重建技术对隐匿性肋骨骨折的检出情况
由表2可见,本研究中所使用的几种三维重建技术中,以CRP对隐匿性肋骨骨折的临床确诊率最高,为100%,MPR次之,MIP最低但对线性骨折的诊断率较高。SSD虽然在三维成像方面具有更为直观的立体性,但诊断隐匿性肋骨骨折方面则未表现出明显的临床优势,其诊断精度仅为85.59%。由此可见,在使用MSCT对隐匿性肋骨骨折进行临床诊断时,将其与CRP重建技术联用可以获取最为理想的诊断精度。典型影像图片如图1所示。
4 讨论
骨科临床中肋骨骨折较为常见,常规的X线平片检查,相对于CT和MIR而言具有快捷、经济的优点,但由于投照位受限且检查结果易受多发复合伤的影响,在肋骨骨折特别是隐匿性肋骨骨折的诊断精度方面并不理想。有临床报道显示[5],常规X线平片诊断隐匿性肋骨骨折的误诊及漏诊率为20.5%~33.3%,对非完全线性肋骨骨折的漏诊率最高。CT相对于常规X线技术而言,对肋骨骨折的临床敏感性较高,且可凭借其高识别度和高清晰度实现对肋骨骨折伴有的气胸、血胸裂伤等合并伤的临床诊断。随着影像学的发展,MSCT被逐渐应用到了肋骨骨折的临床诊断之中,该类技术可一次性获取多幅影像图像,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任意间隔重建的能力,并能够通过与CT轴面处理及三维重建技术联合应用而获取更高的图片质量和诊断精度。大量临床研究证实[6],MSCT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在诊断隐匿性肋骨骨折的确诊率和精确度方面,均明显优于常规CT和X线检查。
在本次研究中,使用MSCT联合CR、MRP、CRP等多种重建技术对73例隐匿性肋骨骨折患者进行了临床诊断。研究结果显示,73例隐匿性肋骨骨折的发生位置以肋骨角部位为主,且非完全线性骨折的比例为(98/107)91.59%。对MSCT联合不同重建技术对隐匿性肋骨骨折的临床诊断精度进行的考察结果显示,CPR的诊断精度为100%,MPR为97.19%,其它重建技术的诊断精度依次为SSD>VR>MIP,整体研究结果与既往临床报道基本一致[7]。SSD是最早应用于临床的三维重建手段[8],由于其具有极强的立体感和高质量的清晰度,在大关节病变、内脏脏器损伤等方面的应用较具优势,但由于该类技术仅可利用表明数据进行结构重建,数据信息大量丢失,针对骨折时仅可清晰显示骨折表面的状况,对于一些具有隐匿性或不典型的骨折比较容易漏诊,目前多用于MPR肋骨重建的定位参考,这也是本次研究中SSD针对隐匿性肋骨骨折精度仅为85.89%的原因。为满足临床的诊断需要,VR逐步代替了SSD,VR技术不仅可获取与SSD立体感类似的影像学图片,且可通过对不同结构进行色彩和透明度编码而现实细微性的病变,在隐匿性肋骨骨折的诊断中具有明确优势。但因VR操作精度和数据丰度的要求较高,大样本量的临床研究证实[9],其在诊断隐匿性肋骨骨折方面仍无法获取较为理想的诊断率。MPR和CRP作为二维重建技术,因能够有效利用骨折部位骨骼与周围软组织的天然对比差异,对非完全线性肋骨骨折、前肋骨折、无移位性骨折及靠近肋软骨部位的骨折等均具有很高的诊断精度,且相对于SSD和VR具有更好的可操作性和便捷性,本次研究中CPR和MRP对隐匿性肋骨骨折的诊断率分别达到了100%和97.19%。既往也有大量的临床报道MPR对肋骨骨折的诊断精度也可达100%,本次研究中MPR精度偏低的原因考虑与样本数量、操作因素等有关,但基本与既往临床报道一致[10]。MIP是利用容积组织或物体最大强度值进行投影而实现多维重建的一类技术,虽然能有效地反映各组织间的密度差异,但骨折线和骨折的对比差异则更加明显,在诊断一些隐匿性骨折时很难达到较好效果,目前仅用于移位明显骨折或者完全骨折临床诊断。本次研究中,MIP对隐匿性骨折的临床诊断率仅为27.88%,与既往临床报道类似[11]。
综上可知,MSCT对隐匿性肋骨骨折具有较为明确的临床诊断价值,使用MSCT联合多维重建技术对隐匿性肋骨骨折进行临床诊断时,CRP或MPR与VR联合应用是诊断率最高的一种诊断方案。但在具体的应用中,为获取更多的骨折相关信息,同时辅以SSD或MIP也很有必要。
参 考 文 献
[1] 杨世传.肋骨骨折X线检查特点[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9):180.
[2] 龚洪翰,蒋海清,韩萍.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临床应用[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4-27.
[3] 李元峰,吴庆超. 创伤性肋骨骨折影像学诊断方法探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1):899-901.
[4] 迟宝权,刘亚静,康洁.64层螺旋CT在隐匿性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河北医药,2011,33(16):2418-2420.
[5] 张治邦,陈钢,庞学桂.螺旋CT及三维成像在诊断胸骨肋软骨骨折中的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20(7):1031-1033.
[6] 庄玉忠,方佩君,葛箐芳,等.多层螺旋CT 三维成像在急性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J].放射学实践,2005,(11):997-998.
[7] Lawrence C Chow,Geoffrey D Rubin.Ct angiography of the arterial system[J].Radiol Clin North Am,2002,40(4):729-749.
[8] 王荣品,翟茂雄,唐斌,等.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5,(5):426-428.
[9] 叶文钦,陈忠,练旭辉,等.螺旋CT重建技术在骨关节外伤中的联合应用[J].放射学实践,2004,(6):415-418.
[10] 刘怡. MSCT 薄层扫描和重建技术在隐匿性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J].当代医学,2012,18(17):57-58.
[11] 余景武,沈国鑫. 多层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在细微及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1,12(1):339-35.
2 研究方法
2.1 检查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行X线平片检查,依据X线平片的检查结果使用飞利浦MX16CT机对其进行薄层扫描,扫描范围为双侧1~12肋。扫描参数为:电压-120kV,电流-120~150mA,重建厚度-0.75~1.5mm,重建间隔-0.75mm,准直宽度-16×0.75mm,螺距-0.938。扫描方向分头到足和足到头两种,窗宽3200~4000HU,窗位500~600HU。三维重建方法采用最大密度投影重建(MIP),容积重建(VR),曲面重建(CRP),二维多平面重建(MPR)及三维表面重建技术(SSD),以供考察各类重建方法对隐匿性肋骨骨折的临床诊断精度。
2.2 影像诊断及分析
影像学检查后,由我院放射科经验丰富的2名医师进行双盲阅片,诊断意见达成一致后,书写诊断报告。
2.3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集后,使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mean±SD表示,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对比行x2检查。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以P<0.01表示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一般结果
结果显示,73例患者经MSCT检查最终共计确诊107处隐匿性肋骨骨折。依据肋骨骨折的临床分类相关标准,107处肋骨骨折中,完全线性骨折9处,不完全线性骨折98处(包括内缘性骨折和外缘性骨折)。所有确诊的肋骨隐匿性骨折的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3.2 不同重建技术对隐匿性肋骨骨折的检出情况
由表2可见,本研究中所使用的几种三维重建技术中,以CRP对隐匿性肋骨骨折的临床确诊率最高,为100%,MPR次之,MIP最低但对线性骨折的诊断率较高。SSD虽然在三维成像方面具有更为直观的立体性,但诊断隐匿性肋骨骨折方面则未表现出明显的临床优势,其诊断精度仅为85.59%。由此可见,在使用MSCT对隐匿性肋骨骨折进行临床诊断时,将其与CRP重建技术联用可以获取最为理想的诊断精度。典型影像图片如图1所示。
4 讨论
骨科临床中肋骨骨折较为常见,常规的X线平片检查,相对于CT和MIR而言具有快捷、经济的优点,但由于投照位受限且检查结果易受多发复合伤的影响,在肋骨骨折特别是隐匿性肋骨骨折的诊断精度方面并不理想。有临床报道显示[5],常规X线平片诊断隐匿性肋骨骨折的误诊及漏诊率为20.5%~33.3%,对非完全线性肋骨骨折的漏诊率最高。CT相对于常规X线技术而言,对肋骨骨折的临床敏感性较高,且可凭借其高识别度和高清晰度实现对肋骨骨折伴有的气胸、血胸裂伤等合并伤的临床诊断。随着影像学的发展,MSCT被逐渐应用到了肋骨骨折的临床诊断之中,该类技术可一次性获取多幅影像图像,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任意间隔重建的能力,并能够通过与CT轴面处理及三维重建技术联合应用而获取更高的图片质量和诊断精度。大量临床研究证实[6],MSCT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在诊断隐匿性肋骨骨折的确诊率和精确度方面,均明显优于常规CT和X线检查。
在本次研究中,使用MSCT联合CR、MRP、CRP等多种重建技术对73例隐匿性肋骨骨折患者进行了临床诊断。研究结果显示,73例隐匿性肋骨骨折的发生位置以肋骨角部位为主,且非完全线性骨折的比例为(98/107)91.59%。对MSCT联合不同重建技术对隐匿性肋骨骨折的临床诊断精度进行的考察结果显示,CPR的诊断精度为100%,MPR为97.19%,其它重建技术的诊断精度依次为SSD>VR>MIP,整体研究结果与既往临床报道基本一致[7]。SSD是最早应用于临床的三维重建手段[8],由于其具有极强的立体感和高质量的清晰度,在大关节病变、内脏脏器损伤等方面的应用较具优势,但由于该类技术仅可利用表明数据进行结构重建,数据信息大量丢失,针对骨折时仅可清晰显示骨折表面的状况,对于一些具有隐匿性或不典型的骨折比较容易漏诊,目前多用于MPR肋骨重建的定位参考,这也是本次研究中SSD针对隐匿性肋骨骨折精度仅为85.89%的原因。为满足临床的诊断需要,VR逐步代替了SSD,VR技术不仅可获取与SSD立体感类似的影像学图片,且可通过对不同结构进行色彩和透明度编码而现实细微性的病变,在隐匿性肋骨骨折的诊断中具有明确优势。但因VR操作精度和数据丰度的要求较高,大样本量的临床研究证实[9],其在诊断隐匿性肋骨骨折方面仍无法获取较为理想的诊断率。MPR和CRP作为二维重建技术,因能够有效利用骨折部位骨骼与周围软组织的天然对比差异,对非完全线性肋骨骨折、前肋骨折、无移位性骨折及靠近肋软骨部位的骨折等均具有很高的诊断精度,且相对于SSD和VR具有更好的可操作性和便捷性,本次研究中CPR和MRP对隐匿性肋骨骨折的诊断率分别达到了100%和97.19%。既往也有大量的临床报道MPR对肋骨骨折的诊断精度也可达100%,本次研究中MPR精度偏低的原因考虑与样本数量、操作因素等有关,但基本与既往临床报道一致[10]。MIP是利用容积组织或物体最大强度值进行投影而实现多维重建的一类技术,虽然能有效地反映各组织间的密度差异,但骨折线和骨折的对比差异则更加明显,在诊断一些隐匿性骨折时很难达到较好效果,目前仅用于移位明显骨折或者完全骨折临床诊断。本次研究中,MIP对隐匿性骨折的临床诊断率仅为27.88%,与既往临床报道类似[11]。
综上可知,MSCT对隐匿性肋骨骨折具有较为明确的临床诊断价值,使用MSCT联合多维重建技术对隐匿性肋骨骨折进行临床诊断时,CRP或MPR与VR联合应用是诊断率最高的一种诊断方案。但在具体的应用中,为获取更多的骨折相关信息,同时辅以SSD或MIP也很有必要。
参 考 文 献
[1] 杨世传.肋骨骨折X线检查特点[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9):180.
[2] 龚洪翰,蒋海清,韩萍.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临床应用[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4-27.
[3] 李元峰,吴庆超. 创伤性肋骨骨折影像学诊断方法探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1):899-901.
[4] 迟宝权,刘亚静,康洁.64层螺旋CT在隐匿性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河北医药,2011,33(16):2418-2420.
[5] 张治邦,陈钢,庞学桂.螺旋CT及三维成像在诊断胸骨肋软骨骨折中的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20(7):1031-1033.
[6] 庄玉忠,方佩君,葛箐芳,等.多层螺旋CT 三维成像在急性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J].放射学实践,2005,(11):997-998.
[7] Lawrence C Chow,Geoffrey D Rubin.Ct angiography of the arterial system[J].Radiol Clin North Am,2002,40(4):729-749.
[8] 王荣品,翟茂雄,唐斌,等.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5,(5):426-428.
[9] 叶文钦,陈忠,练旭辉,等.螺旋CT重建技术在骨关节外伤中的联合应用[J].放射学实践,2004,(6):415-418.
[10] 刘怡. MSCT 薄层扫描和重建技术在隐匿性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J].当代医学,2012,18(17):57-58.
[11] 余景武,沈国鑫. 多层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在细微及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1,12(1):339-35.
2 研究方法
2.1 检查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行X线平片检查,依据X线平片的检查结果使用飞利浦MX16CT机对其进行薄层扫描,扫描范围为双侧1~12肋。扫描参数为:电压-120kV,电流-120~150mA,重建厚度-0.75~1.5mm,重建间隔-0.75mm,准直宽度-16×0.75mm,螺距-0.938。扫描方向分头到足和足到头两种,窗宽3200~4000HU,窗位500~600HU。三维重建方法采用最大密度投影重建(MIP),容积重建(VR),曲面重建(CRP),二维多平面重建(MPR)及三维表面重建技术(SSD),以供考察各类重建方法对隐匿性肋骨骨折的临床诊断精度。
2.2 影像诊断及分析
影像学检查后,由我院放射科经验丰富的2名医师进行双盲阅片,诊断意见达成一致后,书写诊断报告。
2.3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集后,使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mean±SD表示,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对比行x2检查。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以P<0.01表示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一般结果
结果显示,73例患者经MSCT检查最终共计确诊107处隐匿性肋骨骨折。依据肋骨骨折的临床分类相关标准,107处肋骨骨折中,完全线性骨折9处,不完全线性骨折98处(包括内缘性骨折和外缘性骨折)。所有确诊的肋骨隐匿性骨折的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3.2 不同重建技术对隐匿性肋骨骨折的检出情况
由表2可见,本研究中所使用的几种三维重建技术中,以CRP对隐匿性肋骨骨折的临床确诊率最高,为100%,MPR次之,MIP最低但对线性骨折的诊断率较高。SSD虽然在三维成像方面具有更为直观的立体性,但诊断隐匿性肋骨骨折方面则未表现出明显的临床优势,其诊断精度仅为85.59%。由此可见,在使用MSCT对隐匿性肋骨骨折进行临床诊断时,将其与CRP重建技术联用可以获取最为理想的诊断精度。典型影像图片如图1所示。
4 讨论
骨科临床中肋骨骨折较为常见,常规的X线平片检查,相对于CT和MIR而言具有快捷、经济的优点,但由于投照位受限且检查结果易受多发复合伤的影响,在肋骨骨折特别是隐匿性肋骨骨折的诊断精度方面并不理想。有临床报道显示[5],常规X线平片诊断隐匿性肋骨骨折的误诊及漏诊率为20.5%~33.3%,对非完全线性肋骨骨折的漏诊率最高。CT相对于常规X线技术而言,对肋骨骨折的临床敏感性较高,且可凭借其高识别度和高清晰度实现对肋骨骨折伴有的气胸、血胸裂伤等合并伤的临床诊断。随着影像学的发展,MSCT被逐渐应用到了肋骨骨折的临床诊断之中,该类技术可一次性获取多幅影像图像,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任意间隔重建的能力,并能够通过与CT轴面处理及三维重建技术联合应用而获取更高的图片质量和诊断精度。大量临床研究证实[6],MSCT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在诊断隐匿性肋骨骨折的确诊率和精确度方面,均明显优于常规CT和X线检查。
在本次研究中,使用MSCT联合CR、MRP、CRP等多种重建技术对73例隐匿性肋骨骨折患者进行了临床诊断。研究结果显示,73例隐匿性肋骨骨折的发生位置以肋骨角部位为主,且非完全线性骨折的比例为(98/107)91.59%。对MSCT联合不同重建技术对隐匿性肋骨骨折的临床诊断精度进行的考察结果显示,CPR的诊断精度为100%,MPR为97.19%,其它重建技术的诊断精度依次为SSD>VR>MIP,整体研究结果与既往临床报道基本一致[7]。SSD是最早应用于临床的三维重建手段[8],由于其具有极强的立体感和高质量的清晰度,在大关节病变、内脏脏器损伤等方面的应用较具优势,但由于该类技术仅可利用表明数据进行结构重建,数据信息大量丢失,针对骨折时仅可清晰显示骨折表面的状况,对于一些具有隐匿性或不典型的骨折比较容易漏诊,目前多用于MPR肋骨重建的定位参考,这也是本次研究中SSD针对隐匿性肋骨骨折精度仅为85.89%的原因。为满足临床的诊断需要,VR逐步代替了SSD,VR技术不仅可获取与SSD立体感类似的影像学图片,且可通过对不同结构进行色彩和透明度编码而现实细微性的病变,在隐匿性肋骨骨折的诊断中具有明确优势。但因VR操作精度和数据丰度的要求较高,大样本量的临床研究证实[9],其在诊断隐匿性肋骨骨折方面仍无法获取较为理想的诊断率。MPR和CRP作为二维重建技术,因能够有效利用骨折部位骨骼与周围软组织的天然对比差异,对非完全线性肋骨骨折、前肋骨折、无移位性骨折及靠近肋软骨部位的骨折等均具有很高的诊断精度,且相对于SSD和VR具有更好的可操作性和便捷性,本次研究中CPR和MRP对隐匿性肋骨骨折的诊断率分别达到了100%和97.19%。既往也有大量的临床报道MPR对肋骨骨折的诊断精度也可达100%,本次研究中MPR精度偏低的原因考虑与样本数量、操作因素等有关,但基本与既往临床报道一致[10]。MIP是利用容积组织或物体最大强度值进行投影而实现多维重建的一类技术,虽然能有效地反映各组织间的密度差异,但骨折线和骨折的对比差异则更加明显,在诊断一些隐匿性骨折时很难达到较好效果,目前仅用于移位明显骨折或者完全骨折临床诊断。本次研究中,MIP对隐匿性骨折的临床诊断率仅为27.88%,与既往临床报道类似[11]。
综上可知,MSCT对隐匿性肋骨骨折具有较为明确的临床诊断价值,使用MSCT联合多维重建技术对隐匿性肋骨骨折进行临床诊断时,CRP或MPR与VR联合应用是诊断率最高的一种诊断方案。但在具体的应用中,为获取更多的骨折相关信息,同时辅以SSD或MIP也很有必要。
参 考 文 献
[1] 杨世传.肋骨骨折X线检查特点[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9):180.
[2] 龚洪翰,蒋海清,韩萍.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临床应用[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4-27.
[3] 李元峰,吴庆超. 创伤性肋骨骨折影像学诊断方法探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1):899-901.
[4] 迟宝权,刘亚静,康洁.64层螺旋CT在隐匿性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河北医药,2011,33(16):2418-2420.
[5] 张治邦,陈钢,庞学桂.螺旋CT及三维成像在诊断胸骨肋软骨骨折中的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20(7):1031-1033.
[6] 庄玉忠,方佩君,葛箐芳,等.多层螺旋CT 三维成像在急性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J].放射学实践,2005,(11):997-998.
[7] Lawrence C Chow,Geoffrey D Rubin.Ct angiography of the arterial system[J].Radiol Clin North Am,2002,40(4):729-749.
[8] 王荣品,翟茂雄,唐斌,等.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5,(5):426-428.
[9] 叶文钦,陈忠,练旭辉,等.螺旋CT重建技术在骨关节外伤中的联合应用[J].放射学实践,2004,(6):415-418.
[10] 刘怡. MSCT 薄层扫描和重建技术在隐匿性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J].当代医学,2012,18(17):57-58.
[11] 余景武,沈国鑫. 多层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在细微及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1,12(1):33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