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胫骨中下段骨折经皮钳夹复位配合外支架固定术的治疗效果探讨

2014-06-23唐志豪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7期
关键词:中下段钳夹胫骨

唐志豪

(烟台芝罘医院骨科,山东 烟台 264000)

胫骨中下段骨折经皮钳夹复位配合外支架固定术的治疗效果探讨

唐志豪

(烟台芝罘医院骨科,山东 烟台 264000)

目的探讨分析胫骨中下段骨折经皮钳夹复位配合外支架固定术治疗效果,丰富临床治疗经验。方法选择于2011年12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9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经皮钳夹复位配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经皮钳夹复位配合外支架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踝关节功能的优良率为91.7%,对照组患者踝关节功能的优良率为79.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中出现延迟愈合2例,不愈合1例,感染2例,骨折愈合时间2~6个月,平均(3.5±1.5)个月,对照组患者中出现延迟愈合5例,不愈合4例,感染4例,骨折愈合时间4~6个月,平均(4.5±1.5)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胫骨中下段骨折经皮钳夹复位配合外支架固定术治疗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提高临床效果,同时能够促进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治疗。

胫骨中下段骨折;皮钳夹复位;外支架固定术;临床效果

胫骨中下段骨折属于骨科中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占各部位骨折的10%左右,同时由于近些年交通意外、工伤等事故的频发,使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发生率不断增加,因胫骨解剖特点的特殊性以及损伤机制的复杂性,使得胫骨中下段骨折通常较为严重复杂,往往存在软组织的损伤与感染状况,增加了治疗难度[1]。近些年,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微创技术在胫骨中下段骨折中逐渐应用起来,且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本文选择于2011年12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分析胫骨中下段骨折经皮钳夹复位配合外支架固定术治疗效果,丰富临床治疗经验,具体信息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均通过X线影像、临床诊断等确诊为胫腓骨中下段骨折。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28~69岁,平均年龄(36.1±10.2)岁;骨折原因:交通意外事故20例,工伤15例,摔伤10例,其他原因3例;其中属于斜形骨折31例,属于螺旋形骨折16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27~71岁,平均年龄(36.8±11.0)岁;骨折原因:交通意外事故21例,工伤16例,摔伤9例,其他原因2例;其中属于斜形骨折33例,属于螺旋形骨折15例;患者主要表现出小腿肿痛、无法行走、腓骨上段压痛等症状表现。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骨折原因、病情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经皮钳夹复位配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经皮钳夹复位配合外支架固定术治疗:①对照组:术前常规准备,患者选择连续硬膜外麻醉的麻醉方式,患者仰卧,常规使用消毒铺巾,两名护理人员环握胫骨近端和足踝部进行对抗牵引。通过端提挤按手法使患者骨折端对位,应用经皮钳夹刺入骨折远近端,钳夹点外低内高,从而利于作用力可垂直骨折面,同时髌骨保持中立位,进行牵引操作并且内外旋转小腿,且钳夹对骨折端缓慢加压,待骨折端复位良好后拧紧钳夹关节,确保足部中立位固定[2]。患者采用采用钢板或髓内钉固定骨折断端,其中钢板固定者30例,髓内钉固定者18例。②观察组:患者接受上述相同的经皮钳夹复位操作,患者则通过外支架固定术治疗,患者先以l、2枚螺钉固定,以防止外支架加压时造成移位,复位完成后,放置支架,拧紧螺丝,调整加压杆,对骨折端进行适当加压[3]。

1.3 疗效标准和预后

①踝关节治疗疗效标准。优:评分88~100分,踝关节不存在肿痛症状,走路姿势和活动恢复正常。良:评分69~87分,活动时踝关节存在一定程度的肿痛,走路姿势和活动有一定的缺陷;差:评分<69分,活动时踝关疼痛明显,走路跛行,活动存在严重缺陷。②预后情况。患者的预后主要观察解剖愈合、功能愈合、延迟愈合、不愈合、感染等,同时观察患者的骨折愈合平均时间,并做好对比分析工作。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 果

2.1 疗效

治疗后观察组中踝关节治疗疗效为优的29例,占60.4%(29/48),疗效为良的15例,占31.3%(15/48),疗效为差的4例,占8.3%(4/48),优良率为91.7%(44/48);对照组中踝关节治疗疗效为优的20例,占41.7%(20/48),疗效为良的18例,占37.5%(15/48),疗效为差的10例,占20.8%(4/48),优良率为79.2%(38/4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比较

2.2 预后

观察组患者中出现延迟愈合2例,不愈合1例,感染2例,骨折愈合时间2~6个月,平均(3.5±1.5)个月,对照组患者中出现延迟愈合5例,不愈合4例,感染4例,骨折愈合时间4~6个月,平均(4.5± 1.5)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3 讨 论

胫骨中下段骨折的骨折端相对不稳定,通过单纯的手法复位治疗无法起到有效的效果,过往对胫骨中下段骨折的治疗主要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应用钢板或髓内钉进行固定,其不仅会影响骨折端的血供,同时会造成骨膜剥离,最终导致疗效不显著、预后差[4]。近些年的临床治疗发现通过经皮钳夹复位配合外支架固定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疗效显著,取得了患者与临床医务人员的青睐和欢迎。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临床疗效和预后情况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主要原因在于应用经皮钳夹复位配合外支架固定术治疗具有以下的优点:①其操作方便、操作创伤小,对骨折端血运影响小,利于患者的预后。②外支架固定具有固定效果好、骨折端不容易出现移位,同时取除支架不需要通过手术操作。③骨折中后期可解除副架,放松延长结,使支架动力化。④可早期进行关节活动,避免骨质疏松及肌肉萎缩,预防关节粘连、僵直[5]。

综上所述,胫骨中下段骨折经皮钳夹复位配合外支架固定术治疗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提高临床效果,同时能够促进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治疗。

[1] 李晔,高鹏,王以朋.胫骨中下段骨折的治疗进展[J].中国骨与关节外科,2009,2(2):145-148.

[2] 傅跃文,赵振武,郑志业.外固定支架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J].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35.

[3] 杨鸿发.经皮钳夹复位配合外支架固定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5):46-47.

[4] 李仁嵩.内外固定法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效果比较[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1): 22-23.

[5] 蔡伟凡,闫振升,林谦,等.外固定支架/内固定接骨板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2,16(5):359-361.

R683.42

B

1671-8194(2014)27-0156-02

猜你喜欢

中下段钳夹胫骨
胫后动脉穿支带蒂皮瓣联合膜诱导技术治疗小腿中下段严重开放性损伤
一种多功能标准化剥线钳在电力计量装置安装中的应用
公铁联运钳夹车的研究探讨
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小腿前外侧单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腓骨中下段双骨折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中下段输尿管结石的体会
指压钳夹法抢救心脏破裂
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进行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手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胫骨远端骨折术后陈旧性踝关节前脱位1例
经胫骨隧道外侧半月板后角缝合固定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