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蒲汤联合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40例疗效观察

2014-06-23潘丽君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7期
关键词:消化性胃镜病程

潘丽君

(湖北省蕲春县马畈卫生院,湖北 蕲春 435318)

连蒲汤联合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40例疗效观察

潘丽君

(湖北省蕲春县马畈卫生院,湖北 蕲春 435318)

连蒲汤;消化性溃疡;中西医结合疗法

消化性溃疡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主要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临床上以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部疼痛,伴有烧心、反酸、嗳气为主要表现。笔者自2008年7月至2011年5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4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80例患者为我院中医内科门诊观察病例,临床症状体征、胃镜检查均符合消化性溃疡诊断标准[1],全部在县级以上医院做了电子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中医诊断为脾胃虚弱,痰热互结型,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其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23~69岁,平均年龄40.1岁,病程2~14年,平均病程8.7年,胃溃疡23例,胃十二指肠复合溃疡7例,十二指肠溃疡10例;,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22~68岁,平均年龄38.6岁,病程1~15年,平均病程8.9年,胃溃疡25例,胃十二指肠复合溃疡8例,十二指肠溃疡7例。

1.2 治疗方法

①对照组:给予消化性溃疡常规三联疗法:奥米拉唑胶囊20 mg,甲硝唑片400 mg,阿莫西林胶囊750 mg,口服,早晚各1次。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自拟连蒲汤加减,基本方黄连6 g、蒲公英15 g、生黄芪20 g、党参12 g、乌贼骨10 g、焦白术10 g、茯苓10 g、姜半夏6 g、丹参15 g、生甘草6 g,恶心、呕吐加竹茹15 g、藿香10 g、生姜10 g,腹痛甚者加延胡索10 g、白芍12 g,腹胀加陈皮6 g、木香6 g、佛手10 g,纳差加焦三仙各10 g,肝气郁结加柴胡10 g、郁金10 g、绿鄂梅10 g。每日1剂,加水300 mL,文火煎,取汁150 mL,加水再煎取汁150 mL,两次药液混合后,分2次服。在服药期间要戒除烟酒、咖啡、浓茶之类,忌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

1.3 疗效标准

痊愈:症状、体征全部消失或基本消失,胃镜下可见溃疡病灶由活动转为瘢痕期或消失,Hp检测呈阴性;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胃镜下可见溃疡基本消失,仍有明显炎症,Hp检测呈阴性;有效:主要症状和体症有明显减轻,胃镜下可见溃疡面积缩小50%,Hp检测呈阴性或阳性;无效:自觉症状改善不明显或加重,胃镜下可见溃疡面积缩小≥75%。

2 治疗结果

2.1 疗效比较:治疗组复诊患者40例,总有效率92.5%;对照组复诊患者40例,总有效率82.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复发率

治疗组与对照组1年内消化性溃疡复发率分别为12.5%、22.5%,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 论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病之一,中医学认为属“胃痛”、“胃脘痛”、“嘈杂”等病证范畴。本病病情复杂,病程长,多为外感六淫、饮食失节、情志不舒、脏腑功能失调等导致脾失运化,气机不畅,痰热互结,气滞血瘀,痰、热、瘀互结日久,腐浊胃黏膜形成溃疡。病位在胃,多与肝脾有关,也与胆相关。现代医学认为胃酸分泌过多,胃黏膜的保护因素减弱或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多因素共同作用、或独立作用导致消化性溃疡发生。

笔者运用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常用三联疗法和中医治以清热祛痰,健脾益气,制酸止痛方法。本方黄连、蒲公英清中焦郁热,消炎杀菌作用;党参、白术、茯苓、生黄芪健脾益气,和中养胃;生黄芪还有托毒生肌作用,乌贼骨善制酸止痛,止血生肌,黄芪、乌贼骨两药合用可缩小溃疡面,促进溃疡面愈合;姜半夏和胃降逆,止呕化痰;丹参活血化瘀,去瘀生新;生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综观全方,清热祛痰,健脾益气,生肌敛溃,制酸止痛。奥米啦唑胶囊能够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从而促进溃疡的愈合,阿莫西林胶囊对于幽门螺杆菌具有较强的杀伤作用,再加甲硝唑,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首选药物,诸药合用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消炎杀菌,抑制胃酸分泌,促进胃黏膜上皮细胞的修复。中西医结合,双管齐下,发挥自身优势,相得益彰。

本组临床观察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比单纯西药治疗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569-1572.

R573.1

B

1671-8194(2014)27-0258-01

老年人因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筋骨失健,风寒湿邪乘虚侵袭,痹阻经脉,致筋结肩凝,肩关节周围疼痛、活动不利,久则气血运行不畅,筋肉失养,致肩部肌肉萎缩。故治疗上大多主张以滋补肝肾的中药为主,佐以祛风通络止痛。方中党参补气健脾取气行则血行之意从而能利血通痹;巴戟天、熟地滋补肝肾、强筋骨;当归、白芍酸甘养阴缓急止痛并制桂枝温燥之性;羌活、姜黄祛风通络引药上行;全蝎、木瓜通经活络祛风止痛。诸药共用,共奏滋补肝肾,祛风通络止痛之功效。在此基础上采用针灸疗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肌肉的水肿,激发神经的恢复,从而起到活血化瘀,温通经络解痉止痛的作用。二者合用,共奏佳效。

猜你喜欢

消化性胃镜病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消化性溃疡观察与探究
187例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体会
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急诊胃镜下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洛赛克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分析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纤维连接蛋白联合基因分型检测在预测乙肝进展、病程及转归中的作用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颞叶癫痫脑灰质和白质减少及其与病程的相关分析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
让人笑翻的实习医生病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