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适护理模式在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4-06-23郭小艳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7期
关键词:外科满意度心理

郭小艳

(河南省济源市中医院,河南 济源 459000)

舒适护理模式在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郭小艳

(河南省济源市中医院,河南 济源 459000)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模式在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9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主要实施舒适护理,并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察组患者疼痛评分、心理状态评分、基础护理落实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在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满意度高。

舒适护理模式;外科;应用

所谓舒适护理是指整体的、有个性的及创造性的护理模式,可提高护理质量及对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特选取我院自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以来收治的98例普外科患者,应用舒适护理模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入院顺序选取我院自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以来收治的196例普外科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其中观察组男患者56例,女患者42例,年龄范围56~85岁,平均年龄(70.5±14.5)岁。对照组男患者55例,女患者43例,年龄范围60~82岁,平均年龄(70.5 ±10.5)岁。两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即依照整体护理要求,把手术的各项常规护理做好即可;观察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其具体实施方法如下:①术前舒适护理:患者进行手术前1天,护理人员向患者详细的把手术室环境介绍1遍,并对患者的病情和一些个人信息进行一定的了解,让患者大致了解手术目的、过程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相关预后等;恰如其分的介绍相关麻醉及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症及预防措施;和患者交流过程中善于倾听,对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疑问进行详细解答,以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最终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②术中舒适护理:首先,手术室的温湿度进行调节,其温度通常控制在22~25 ℃,湿度控制在50%~55%。由护理人员将患者送至手术床上,盖好被子。其次,在手术过程中,若患者用药后出现口唇干燥,即用棉签湿润嘴唇;若术前插入胃管后,发现患者出现咽喉不适,可以嘱咐患者进行哈气,切忌吞咽。操作时动作要轻,最大限度避免由于声响而使患者产生恐惧等不适感。最后,给予心理舒适护理,消除患者紧张害怕恐惧的心理,以保证手术顺利实施。③术后舒适护理:首先,向患者说明手术进展成功,若患者情绪比较紧张,则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安抚,还要尽量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其次,用温水把患者身上的血迹和消毒液擦拭干净,帮助患者穿好衣裤,做好保暖工作。若有引流袋,应适当妥善固定引流袋。若患者出现躁动情绪,可对患者进行一定的约束固定,同时搬动患者时,一定要注意对手术切合、各种引流管以及静脉输液等进行保护,确保患者在移动过程中的平稳性。

1.3 观察指标

评价标准根据本院工作自行制定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内容包括病房环境、护理人员服务情况、健康教育、人文关怀等,共20个条目,每个条目1~5分,满意等级由低到高,总分≥97分者为非常满意,80~96分者较为满意,60~79分者一般满意,<60分者为不满意,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以医院制定心理状态评分表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价,评分范围0~100分,80分以上为心理状态良好[1]。

1.4 统计学分析

对所有录入数据采取软件SPSS 20.0分析,疼痛评分及心理状态评分采用表示,用t检验;临床护理效果采用χ2进行检验,当P<0.05时,表示具有差异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基础护理落实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比较

3 讨 论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基础护理落实率的比较[n(%)]

由于外科患者大多需要临床手术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难免受到不同的疼痛,这种疼痛可能使是麻醉或者患者心理不适造成的。通过在术中或术后给予舒适护理,可降低疼痛感。其次,可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增进护患关系[2]。对于手术患者而言,手术室护士的行为及态度直接影响到患者情绪,对患者是否顺利度过手术关有着重要影响。通过实施舒适护理可增强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让患者感觉到舒适及亲人般的温暖,改善护患关系,最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最后,可提高护理质量。护理人员通过每一次的舒适护理,从中总结护理经验,在下次的护理中及时改进,最终提高护理质量[2]。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其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基础护理落实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外科患者应用舒适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减轻患者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王晶茹,王晴,林英.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及实施流程在胸外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9(4):105-106.

[2] 李玉梅.舒适护理模式在普外科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3):41-42.

R473.6

B

1671-8194(2014)27-0356-02

猜你喜欢

外科满意度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中国整形与重建外科(英文)》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心理小测试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心理感受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