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2014-06-19闫丽
闫丽
摘要: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给企业提供了许多难得的发展机会的同时,也让现代企业必须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较大的影响。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是中小企业转变其经营管理理念、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立足当前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以及其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了应该如何更好地加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中小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经济效益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的发展不仅增加了国民经济的生产总值,同时也以其灵活、敏锐的市场眼光推动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此外,中小企业的规模化发展也提供了大量的劳动结业机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家在就业方面的压力。同时,政府的扶持、政策的导向、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等,这些都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发展机遇,可以说中小企业已经发展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力量。中小企业的发展处于如此重要的地位,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本分,企业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中小企业必须不断改进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努力探索其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新措施、新方法来不断加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一、中小企业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意义
从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角度来说,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能为中小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加强企业创新提供智力支持。尤其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中小企业要想获得发展机会,人力资源管理是决定其发展成败的重要内容。具体地说,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对中小企业的发展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
(一)为中小企业的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人才支撑
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之一,人力资源影响企业生产力能否得到发展以及经济技术能否得到提升,可以说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任何企业要想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就必须加强对人才的重视。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更是如此。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规模、资金成本等方面都与大型企业有比较大的差距,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突破,就必须积极去寻找人才、留住人才,通过激发优秀人才的价值来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因此,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是保持中小企业获得足够的竞争力和创新力、实现其经济管理目标的重要保证。
(二)为中小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打下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企业是否拥有核心竞争力是评判其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的重要依据。从目前市场竞争环境以及其发展趋势来看,国内中小企业要想获得足够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将打造其他企业无法复制的核心竞争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目标来实施。人力资源作为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也必须给予相当的重视。加强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通过优秀的人才价值的发挥来为企业注入新的发展理念、提高生产技术,为构建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打下坚持的人才基础。
二、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领导层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不到位
目前,国内的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对人力资源管理不重视的现象。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经营者或管理者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不深,认为企业最重要的是发展生产,至于员工对企业来说只是单一的劳动者,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甚小。有些中小企业甚至没有设立人力资源部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属于行政部门。而这种设置大多也是由于企业的管理者认为没有必要设置人力资源部门。而有一部分中小企业虽然根据现代企业管理体制设置了单独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但是其实际负责的范围也仅仅局限在企业员工招聘、录用、员工人事关系的处理、员工绩效考核等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也具有极强的片面性和主观性,在其执行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随意性,这就极大地影响了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效用。
(二)中小企业人才吸引、招聘的困难较大
有一部分中小企业实际就是家族企业模式,本身规模比较小、资金能力比较差。在企业成立之初,很难有足够的资金来吸纳专业的社会人才。常常只能招聘一些能力不太够的技校、专科人才。而随着中小企业的不断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虽然能够吸纳一定数量的专业技术人才,但是由于中小企业的规模比较小,对于大多数人才来说,中小企业能够为其提供的薪酬以及自我价值的发挥空间都是比较有限的,出于这个原因的考虑,一般情况下,具有高学历的大学毕业生通常是不愿意去中小企业工作的。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只有不到10%的大学毕业生愿意去中小企业工作,博士和硕士生去中小企业的意愿比例才3%。即使一部分大学生怀揣着梦想进行了中小企业,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这部分人才又会很快流出。家庭式的中小企业管理一直采用一种家族内部人员负责管理的模式,其他外族人才很难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这种人员利用模式也对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三)中小企业主对人力资源的投入不足
目前,国内的中小企业大多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所需要的科学技术、生产工艺等都不是很高。中小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或输出都比较偏重于稳定性和重复性。大多数中小企业主都认为只要留住一两个技术人员就足够应付企业的生产活动的运行了。在对人力资源管理存在比较大的偏差以及急切希望在短时间内获得经济效益回报等企业经营理念的基础上,不少中小企业主都致力于将资金投入在发展生产,扩大生产规模上,他们认为过多的人力资源的投入不仅在短期内得不到回报,还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快速提升。有些中小企业主对自身企业不是很自信,他们认为增加人力资源的投资,帮助企业人才得到能力上的提升,只会加速企业人才的流失。因此,出于这些因素的考虑,大多数中小企业都在增加人力资源投资这方面保有迟疑、审慎的态度。而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的投资不足直接造成的就是企业人力资源质量的低下,对中小企业的经济发展也是十分不利。endprint
(四)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格化”特征明显
国内的中小企业中,真正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企业几乎很少。而部分企业虽然也按照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来建立了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却几乎很难进行严格的执行。中小企业的员工职位、薪酬升迁、员工绩效考核等内容都没有明确的标准和规范。一些中小企业虽然在企业人员的管理上采用了绩效考核的方法,在表面上也实行将员工的工作绩效与其薪酬、职位的升迁等相挂钩,但是,由于中小企业基本上还是由管理者全权做主,因此,员工的绩效考核也缺乏足够的科学性和公平性,有时全凭企业管理者的个人好恶来决定员工的薪酬、职位的升迁。从某一方面来说,中小企业的管理更多地是依靠一种“人情”关系来维持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准则等能够发挥的效用比较有限。中小企业的“人格化”经营特征十分明显。
三、加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措施
(一)加强企业领导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
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有着无限的发展潜力。因此,中小企业的管理者不能只看短期的利益,而应该着眼未来、立足长远,确立更长远的企业发展目标。从企业管理者方面来说,更应该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积极认清市场环境和人力资源在现代企业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将这种素养转化为高质量的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积极落实各项人力资源管理措施,通过现代化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来实现对企业员工的制度化、规范化、效益化的管理。
(二)加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的投资,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
缺乏足够的专业技术人才是阻碍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我国的劳动力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中小企业也有吸引和扩充人才队伍的资金实力。但是,中小企业的人才吸纳的力度却极为不够,这与企业的经营理念有很大的关系,许多中小企业不懂得如何经营和管理好人才,导致人才的流动性比较大。因此,加强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就要 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吸纳和培养。首先,中小企业要立足 长远,积极引进职业经理人,对企业的人才管理进行规范。要善于构建一个稳定的企业领导班子,借助职业经理人的良好眼光来进行企业人才的招聘、吸纳和管理,保证中小企业拥有足够的人力资源。其次,中小企业要加强员工的教育培训工作,努力提高企业人员的综合能力。员工培养主要包括职业技能培训和思想素质培训等方面的内容。通过长期的人力资源投资来获得长远的经济效益的回报。此外,企业加强人力资源的投资,还要善于关注企业人才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要适时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人才约束机制,为中小企业留住更多优秀的人才。
(三)建立完善的员工激励制度,为中小企业留住人才
中小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员工激励机制,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激励员工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加强对企业员工的激励机制的完善,首先,要该根据相应的员工岗位和职责的划分,制订有效的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方法和实施办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的员工绩效考核制度。员工的绩效考核既要涉及到对员工的激励功能,同时也要包含一定的约束功能。此外,加强对员工的绩效考核,还要做到:进一步明确员工绩效考核的目标、明确员工绩效考核项目、绩效考核的时间要周期化。其次,建立科学、合理的员工薪酬体制也是完善员工激励机制的重要内容。企业要对员工进行有效的引导,帮助其建立正确的薪酬观。总而言之,企业要向留住人才,就必须在员工激励政策上多下功夫,建立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努力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最后,中小企业加强对员工的激励,还要通过为员工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制订完善的薪酬福利待遇等方式来凸显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
(四)积极推进企业文化的发展,努力提高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加强企业文化的培育和创新是中小企业在其经营发展过程中必须予以重视的一项重要内容。打造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是中小企业保持发展动力的重要措施之一。成功的企业文化的形成,能够对企业员工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精神文化的内在影响,有时能够更好地激励员工谋求发展和进步。尤其是对中小企业来说,企业文化的构建往往比其他方式更容易实施,效果也更高显著。同时,它也是为中小企业留住人才的一个好方法。通过物质和精神上的激励手段的实施,能够充分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企业员工的潜能,真正建立起完善的企业经营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李鸿雁.浅析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J].考试周刊,2010(01)
[2]王勇,王飒飒.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探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9(04)
[3]王勇,王飒飒.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探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9(04)
[4]王芬.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2010(06)
[3]王蕾.浅析中小企业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J].才智,2010(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