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在新学情下教师“以学定教”教风的转变
2014-06-10郑秀玲
郑秀玲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学生面临的诱惑逐渐增多,教育界对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加大了重视力度。私立教育机构的迅猛发展,迎合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带给教师教学工作以深刻启迪。为此,有必要转变教学风格,使其与时代发展相结合。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对新学情下教师“以学定教”教风的转变进行了探讨,旨在促使教师教学效用的提高。
【关键词】新学情;以学定教;教风转变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当前新学情形势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还要对具体教学工作进行不断总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化发展需要。教学风格应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风格为转移,同时要兼顾部分差异性较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有如此,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提高教学质量。
一、“以学定教”教风概述
“以学定教”理念的提出,最早源于1994年,至今已有20余年的发展历程,该理念提出之初,通过一系列的理论实践活动,获得了小学教育界的普遍认可。顾名思义,指的是教学方法、内容等要以学情变化为转移,而学情变化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如学生知识、学生认知水平、能力水平、课前预习水平、接受新知识能力水平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面临着较大的外界诱惑,学习吸引力已然下滑。可见,新学情形势下,教育理念和模式均发生了较大变革,故而对其理论和实践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有数据资料统计显示,当前我国小学生学习成瘾现象匮乏,取而代之的是网络成瘾现象,且占比已达80%—90%。通过数据可以直观展现出学生已经在慢慢远离学习,网络带给学生的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抢占了学生兴趣先机。此外,社会上私立教育机构的兴起,有利于学生的个性与全面发展二者相结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了充分挖掘和利用,带给教育界相当大的启迪。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兴趣为转移,实现被动—主动、单一—多元、效率—效用的过渡。
二、教师的教学风格要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转移
教育界常谈的话题之一就是“学习兴趣是学生的最好老师”,可见学习兴趣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为此,教师要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以其为中心来转变自身的教学风格。以往的教学强调学生感染力的重要性,但基于新学情形势下,教师如何通过教学风格的转变来提升学生的感染力,是当前面临的首要任务。
学生之所以会网络成瘾,就某种意义而言,取决于网络形象生动、信息量丰富、可实现互动交流的优势。有些课程在设置上不免稍显枯燥,很难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要想方设法改变此现状。而新学情形势下,教学工作也可以迎合学生的这些合理化要求,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依据,营造出生动形象、愉悦宽松、互动性极强且信息量极为丰富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学中也可以引入计算机等多媒体教学模式,以生动的图像来对课堂中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在提高吸引力的同时,也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师的教学风格要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转移
以往的教学实践中,过度重视教学风格的成分明显,往往会忽略学生的学习风格。“以学定教”理念提出后的一年,也就是1995年,谭顶良先生曾表示,学生的学习风格作为学生具有个性化特征的某种特定的学习方式,可以视为是学生学习倾向和学习策略的总和。通常情况下,小学二、三年级的学生便会形成自己的一套学习风格,如部分学生喜欢电子课件、部分学生喜欢讨论演讲、部分学生喜欢死记硬背等。尽管学生的学习风格呈现出多元化特点,但是大多具有活跃、好动的共性,教师可抓住学生这一共性特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转变以往单纯性授课的教学模式,可将学生分为几个兴趣小组,通过课堂上的不断沟通、交流和讨论,在改变以往课堂上枯燥局面的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学生的全面化与个性化二者之间的共同发展。
教育界将教学风格视为重点,这就表明了现阶段教学风格以学习风格为转移的过渡还具有局限性和长期性。但若不重视学习风格的重要性,“以学定教”下形成的个性鲜明的教学风格所发挥的教学效用,实属有待商榷。当前教师教学风格存在着显著差异性,而学生的学习风格差异性同样存在,新课改下要求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若还是依然重视教学风格,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很难提高。因此,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风格在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加以引导,条件允许下可进行学习风格测评,找到共同倾向点,进而针对性的转变自身的教学风格,兼顾不同学生之间的共同发展,打破僵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为提升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由上观之,不同学生之间的学习风格和学习兴趣的培养路径是不尽相同的,因此,教师若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教学质量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要掌握灵活的教学风格。新学情形势下,教师要深入贯彻和落实“以学定教”的要求,以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俞春燕.浅谈在新学情下教师“以学定教”教风的转变[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3(03).
[2]宁益民,宋红斌.教学风格:新 实 活 乐[J].小学语文教学,2010(21).
[3]何小微.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的个案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
(小学教师),2011(02).
[4]花旭太.教育中教学艺术风格的探析[J].时代经贸(下旬刊),2010(06).
[5]张黄兆,李倩茹.浅谈新学情下关于教师教风转变的探讨[J].语数外学习,2013(09).
(编辑:龙贤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