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环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2014-06-10常福胜
常福胜
【摘要】“四环六步”的“四环”就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四个环节,即出示目标、实施目标、回扣目标、达标检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主线;“六步”是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要活动,也就是学生在课堂上高效学习的六个步骤,即:读读、议议、展示、点评、练习、反思。四环与六步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本文侧重介绍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主要进展、阶段性成果、主要创新点和存在问题等。
【关键词】四环;五步;高效;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课题立项后,全体课题组成员在课题主持人的领导下分工协作、潜心钻研,研究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我们适时对研究方案进行了调整,并努力在研究中寻找突破口,寻求创新点,坚持学习研究——实践反思——总结反思研究路线,研究工作步步扎实,层层推进。但在研究中我们也遇到了新的问题,产生了新的困惑。
一、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
(一)制定并细化了研究方案
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参与和深入探讨,我们制定了细致的研究方案并依照研究方案脚踏实地地进行课题研究。有方案,有行动目标,这些都有效引领、促进了课题研究的高效运行。
(二)开展教学理论学习活动
从2013年9月开始,课题组组织参与教师开展有关初中语文教学目标和教学技能学习培训活动。先后学习苏霍姆林斯基、布鲁纳等教育家理论,了解了全国九大教学范式,观看了李镇西、钱梦龙、余映潮等名师的课堂录像。采用多种学习形式,分散和集中相结合,文本和视频相结合,学习和讨论相结合。通过学习,参与教师进一步明确了目标的重要作用,也逐步明晰了四环六步教学模式各个环节的实施要领,增强了课题研究的信心。
(三)开展课题研究方法培训活动
为更好地进行课题研究,课题组在进行相关教学理论学习的同时,也根据参与教师的实际情况开展了课题研究方法培训活动。通过培训,参与教师掌握了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调查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等课题研究方式方法,并且开始在实践中运用以获取真实的研究信息。
(四)制定了教学实验方案并付诸行动
课题研究来自教学、服务教学是教学课题研究的重要原则,坚持这一原则我们的课题研究才能出成效、有实效。本阶段我们根据课题研究需要制定了教学实践方案并积极行动,在实践中检验研究成果,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困惑,教学实验丰富了课题研究内容,我们也在实践中收集到了课题研究的第一手资料,收到良好效果。
(五)开展教学实验研讨活动
从开展教学实验之后,为积极总结、反思、修正实验方案,我们定期开展实验研讨活动。第一个月,我们讨论了课堂实践中目标的达成情况和学生的读议效果及四环六步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第二个月我们讨论了四环六步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探讨如何使各个教学环节更好的衔接。讨论充分发挥了集体智慧,在讨论交流中我们有了很多新的发现、新的思路,课题研究工作得以更快速地向前
推进。
二、扎实有效的研究过程
以踏实而严谨的研究态度,学习、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学习、再反思的研究思路,以科学的研究方法使我们的课题研究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成果。
(一)问卷调查,摸清“底情”
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了教师及学生对课堂的设想和渴望,以此了解教师和学生喜欢怎样的课堂,渴望怎样的课堂。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已开始逐步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学生观,由此带来了课堂教学状况的改善,教师在授课方式、授课态度上有了较大的突破,这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课堂的生机与活力。而大多数学生也已经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已经有了明确学习目标及合作学习的意识,渴望将自己的思考呈现出来并与他人进行讨论交流,较为喜欢师生互动式的教学形式。但调查结论同时也显示了我们在课堂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作业布置及预习任务设置不够合理。作业布置重量不重质,引起学生的厌烦心态。预习缺少指导,缺少统筹安排和整体规划;
(2)学习目标的设置及教学进度安排没有准确考量学情;
(3)课堂上没有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与交流的空间,合作交流还处于流于形式或浅交流层面,缺乏对学生讨论交流方式的引导甚至规范,缺乏对学生讨论效果的评价,造成了课堂“轰轰烈烈”,部分学生依然“飘然世外”的状况;
(4)我们的学生在当下的课堂上,体会不到求知的快乐,缺乏学习内驱力,学习成了不得已,学校成了“青春的墓地”。
针对调查结果,撰写了一份调查报告,为开展教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实施数据。
(二)建构“四环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所谓“四环”,就是上课的四个重要环节,即出示目标、实施目标、回扣目标、达标检测。所以语文课堂就得以“课堂目标”为主线,每一个教学环节都与目标相关联,始终围绕目标来进行。在研究过程中,老师们在进行集体备课的第一件事就是明确目标。教学中,这个目标不仅老师心中有数,学生也应当明白。课堂实施的六个步骤读读、议议、展示、点评、练习、反思中,不偏离目标。真正达到心中有目标,教学扣目标,检测达目标。经过一个学期的摸索与实践,我们的四环六步教学模式已经基本成型,老师们能够熟练操作与运用。
(三)研读课标和教材,精编导学案
课标是我们教学的指向标,在研究之初,我们对课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明确初中三年每一年的教学重点,并分配到各个学期去落实。
为更好推进课题研究的开展,我们在教学中使用了导学案。导学案的编制有严格的要求:新老结合,备知识体系,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情,考虑综合因素,编制出导学案的初稿。备课组所有成员根据课标要求,认真斟酌,给出个人的修改意见,并在集体备课时说明修改依据或理由。教师集思广益,精益求精,真正确定出高质量的教学设计。在我们语文老师的共同努力下,现在已经形成初中七八九年级上期完整的导学案一套。endprint
(四)科学分配,构建学习小组
改革学习方式是课题研究的核心。学习小组的建立和建设是打造高效课堂的灵魂。我们科学分配,对小组进行了精心的编排。“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是合作学习小组的构建原则。合作学习小组通常由6名学生组成,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的性别、学业成绩、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等方面有着合理的差异,使每个小组成为班级的缩影和截面。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同时明确小组成员分工:①每小组设常务组长、常务副组长、学科组长。②常务组长抓学习,常务副组长抓常规,分工合作。③学科组长每科一名,具体负责本学科的各项学习工作,用以调动、激发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五)开展示范课活动,推广“四环六步”教学模式
为扩大实验规模,获取更全面的研究信息,让更多的人参与研究,我们开展了示范课活动,让更多的人实实在在看到本教学模式的高效性,从而激发教师参与研究的热情。通过示范课的开展,老师们真实看到了学生们的潜能被激发,感受到了此模式下课堂的生机与活力,开始自主地在自己的课堂上进行尝试运用,四环六步教学模式在学校广泛推广。持续不断地进行实践使实验校教师教学能力不断提高,聂晓素老师执教的《最后一片叶子》,在县赛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第一名。
三、亮丽有效的创新点
创新是一切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也是课题研究的基石之一。我们在课题研究中不断寻求创新。主要创新点为:
(一)展示与质疑有创新
在课堂上,我们往往习惯于让学生展示导学案上的所有问题,因为我们总是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够信任,漏掉了任何一个问题的展示我们就会担心学生可能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不够正确,不够完整,不够全面。这样一来,课堂就出现了学生对已知的陈述和教师强调“复述”的现象,课堂时间被这样的现象大量占用,何谈高效!教学生不会的才是真正的高效,那么怎样才能准确知道什么是学生不会的存疑的呢?为此,我们要求学生在展示环节展示疑问,这些疑问可以是导学案上的问题,更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二)融入“群文阅读”
语文的重要学科教学目标之一是提升学生的阅读力,这也决定了语文学科对其他学科的基础性作用,阅读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的学习力,实践证明:阅读力的提升不能仅仅依靠学生、老师对某一课例的精细分析,它更来源于学生的广泛阅读。基于此,我们在四环六步教学模式中的“读读”和“练习”环节融入了“群文阅读”,用同一作家、同一主题、同一写作手法或同一语言风格的文章扩充课堂容量,锻炼学生的阅读力,让课堂更高效。
四、实现有效的“教学相长”
课题研究一直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课题组如火如荼地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活动。这些研究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一)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提高了
在2013年10月份,我县开展全县范围内的赛课活动,不同的教学模式纷纷登场。课题组聂晓素老师,依照这种教学模式上了一堂课《最后一片叶子》,赢得了所有评委老师的赞赏,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聂老师一直在积极尝试四环六步教学模式,才半年时间,在驾驭课堂的能力上就有了这么明显的变化。从聂老师身上我们看到了课题发展的前景。聂老师不仅仅是个例,像她一样的默默耕耘在课堂上的老师,使一节又一节的语文课,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二)教师成功实现了角色的转变
教师的角色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成为学生学习中的帮助者、促进者,与学生一起创造、参与课堂生活,在师生互教互学中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的主导思想,让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也始终把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在第一位。站在教室讲台上的不再只有老师,学生走上讲台,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阅读自己的作品、对展示同学评头论足等等,这些画面早已不是新鲜事。
(三)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
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了,表达能力得到提高了。我们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预习时,不仅扫除障碍文字,还要让学生深读课文,对文章中有感触的地方做批注,对文章中不懂的地方大胆质疑,写下疑问,明白自己的懂与不懂的地方,并在导学案的指导下初步理解课文。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段或篇章的阅读,同时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阅读技巧的指导,这无疑对学生阅读速度起到了促进作用,并且教师每一次都有具体的训练方案,阅读方法指导。学生有了较强的自主学习意识,并自觉进行语文学习。课堂上,能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意见,经常为了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语文学习兴趣浓厚了许多,看到学生的显著变化,更加坚定了我们进行课题研究的决心。
五、存在的问题
(一)读的方式比较单一
语文课堂必须有读书声,但是我们的读书声却沉闷而单一,缺乏美感,不能达到“读中感”、“读中悟”的效果。长期以来,我们的“读”固定在集体读、分组读、个人展示读、散读、默读等几种形式上,缺乏创新使学生逐渐对读失去了兴趣。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师没有给学生创设读的情景,不能寻找恰切的文本阅读角度,也不具备给学生以阅读指导的能力。
(二)学生的展示、评价能力不强
在教师长期掌控课堂话语权的背景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普遍存在问题,这就致使学生展示不清楚、评价不到位现象比较严重。实践中,学生的展示、评价甚至老师的评价都还很不成熟,主要存在展示话语单调,评价机械化、不到位等问题。展示、评价缺乏规范,不成体系。基于此状况,展示、评价便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发挥应有的效能。所以,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本人真正成为展示、评价的主体,这不仅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四环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中期研究报告。课题编号:JCJY130110006)。
(编辑:龙贤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