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H3PW12O40/TiO2-SiO2催化合成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

2014-06-09吴顺红杨水金

化工科技 2014年6期
关键词:磷钨酸环己酮环己烷

吴 梅,吴顺红,杨水金

(1.湖北师范学院 文理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2.湖北省黄石三中,湖北 黄石 435000;3.湖北师范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

缩酮通常作为合成中间体或者用于保护羰基[1-2],广泛用作香料[3]、香精[4],并且还可以用来定香。用无机酸(如浓硫酸)[5]做催化剂催化酮与醇合成缩酮传统合成方法存在着腐蚀设备、大量副反应、造成环境污染等缺点,这些缺点都会对我们的环境以及人体自身带来危害。

杂多酸因其具有酸性和氧化还原特性受到人们关注,但存在比表面积小(<10 m2/g),易溶于极性溶剂,回收困难的缺点。作者前期研究已表明[6-10],负载型杂多酸是一类理想的催化剂,可以克服杂多酸比表面积小,且回收困难问题,有望得到长足的发展。实验采用浸渍法制备了H3PW12O40/TiO2-SiO2催化剂,探讨了合成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目标产物各影响因素。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

1,2-丙二醇、环己酮、正硅酸乙酯(TEOS)、钛酸正丁酯[Ti(OC4H9)4]、无水乙醇、环己烷:均为市售分析纯,磷钨酸:自制。

Nicolet 5700 型红外拉曼光谱仪:KBr 液膜法;美国尼高力公司;Avance IIITM300MHz超导核磁共振谱仪:瑞士布鲁克拜厄斯宾公司;S-3400N型扫描电子显微镜:日本Hitachi公司;粉末衍射分析用D8 ADVANCE型X-射线衍射仪:德国布鲁克公司产品。

1.2 H3PW12O40/TiO2-SiO2催化剂的制备

1.2.1 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SiO2

按照n(TEOS)∶n(C2H5OH):n(H2O)∶n(HCl)=1∶5∶2∶0.03配制混合溶液,在80 ℃下回流3.0 h形成硅胶A;同时以n[Ti(OC4H9)4]∶n(C2H5OH)=1∶5.8在室温下搅拌2 h使溶液充分混合形成混合溶液B,然后向A中加入B,混合均匀后,在高速搅拌下滴加HCl溶液[V(HCl)∶V(H2O)=2∶1]51 mL,所得钛凝胶溶液在室温下静置2~3 h,然后经过滤,干燥后,在500 ℃煅烧4.0 h,研磨后即可得TiO2-SiO2。

1.2.2 浸渍法制备H3PW12O40/TiO2-SiO2

将一定量的H3PW12O40溶解于30 mL的无水乙醇中,准确加入一定质量的TiO2-SiO2,在室温下混合搅拌12.0 h。所得悬浮液经过滤,干燥后,在马弗炉中于一定的温度下,煅烧一段时间后即可得到H3PW12O40/TiO2-SiO2催化剂。

1.3 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的合成与表征

2 结果与讨论

2.1 催化剂的表征

2.1.1 催化剂的IR光谱

H3PW12O40(a),SiO2-TiO2(b)和H3PW12O40/SiO2-TiO2(c)的IR图见图1。

σ/cm-1图1 H3PW12O40(a)、SiO2-TiO2(b)和H3PW12O40/SiO2-TiO2(c)的IR图

由图1可知:H3PW12O40的主要特征峰为1 229.5、1 091.9、972.5、757.6和522.6 cm-1,属于Keggin型结构,而1 615.7 cm-1的吸收峰为水的弯曲振动吸收峰,表明H3PW12O40中含有结晶水。SiO2-TiO2的主要特征峰为1 628.2和1 209.4 cm-1,其中1 209.4 cm-1的宽峰归属于Ti—O—Si键和Si—O—Si键,而1 628.2 cm-1为吸附水的弯曲振动吸收峰。当H3PW12O40负载于SiO2-TiO2后,即H3PW12O40/SiO2-TiO2,其吸收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H3PW12O40中1 091.9 cm-1的峰和SiO2-TiO2中1 209.4 cm-1的峰都迁移至1 083.4 cm-1且表现为一宽峰,而H3PW12O40中1 229.5、972.5、757.6和522.6 cm-1的峰被掩盖。

2.1.2 催化剂的XRD图谱

H3PW12O40(a),SiO2-TiO2(b)和 H3PW12O40/SiO2-TiO2(c)的XRD图谱见图2。

2θ/(°)图2 H3PW12O40 (a),SiO2-TiO2 (b)和H3PW12O40/SiO2-TiO2 (c)的XRD图

由图2可知:H3PW12O40的主要特征峰为8.8°、11.1°、17.6°、25.5°、27.9°、30.0°和35.7°,表明其具有Keggin型结构。SiO2-TiO2表现为25.3°处为一较强峰,其为锐钛矿型TiO2的主要特征峰,SiO2的峰被掩盖。当H3PW12O40负载SiO2-TiO2后,即H3PW12O40/SiO2-TiO2,H3PW12O40的特征衍射峰被掩盖,表现为25.3°处一宽峰,说明H3PW12O40均匀分散在SiO2-TiO2的表面[13]。

2.1.3 催化剂的SEM图

H3PW12O40,SiO2-TiO2和 H3PW12O40/SiO2-TiO2的SEM图见图3。

a H3PW12O40

b SiO2-TiO2

c H3PW12O40/SiO2-TiO2图3 H3PW12O40,SiO2-TiO2和H3PW12O40/SiO2-TiO2的SEM图

由图3a可知,H3PW12O40的外部形态呈花瓣形结构,比表面积相对较小。SiO2-TiO2为大小不一球状结构,作为载体可以使H3PW12O40均匀地分散开。图3c表明,H3PW12O40负载于SiO2-TiO2后,H3PW12O40不仅均匀分散在SiO2-TiO2载体上,而且比表面积得到增大。

2.2 合成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正交实验条件的优化

2.2.1 正交实验设计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H3PW12O40/TiO2-SiO2为催化剂,固定环己酮的用量为0.2 mol,选取n(环己酮)∶n(1,2-丙二醇)A,m(催化剂)∶m(反应物料)B,V(环己烷)C和反应时间D 4个因素,选择L9(34)正交表安排实验,因素水平表见表1。

表1 L9(34)正交实验的因素水平表

2.2.2 正交实验结果及极差分析

按表1安排进行正交实验,以合成产物收率为实验指标,正交实验结果及极差分析见表2。

表2 L9(34)正交实验结果及极差分析1)

1)Ki:各因素收率总和;ki:各因素收率均值;R:收率极差。

由表2正交实验结果的极差可知,4个影响因素中,各因素对合成产物收率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D>A>B>C,即:反应时间>n(环己环)∶n((1,2-丙二醇)>m(催化剂)∶m(反应物料)>V(环己烷)。最佳的合成工艺条件为A3B3C1D3,即:反应时间为60 min,V(环己烷)=6 mL,m(催化剂)∶m(反应物料)=0.8%,n(环己酮)∶n(1,2-丙二醇)= 1∶1.6。在优化条件下,产品收率可达81.9%。

3 结 论

用催化剂H3PW12O40/TiO2-SiO2催化合成目标产物的适宜条件为:反应时间60 min,V(环己烷)=6 mL,m(催化剂)∶m(反应物料)=0.8%,n(环己酮)∶n(1,2-丙二醇)= 1∶1.6,该条件下,产品收率高达81.9%。因此,H3PW12O40/TiO2-SiO2对目标产物的合成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应用前景。

[ 参 考 文 献 ]

[1] Loader C E,Anderson Hugh J.Pyrrole chemistry part XX:synthesis of pyrrole acetals[J].Synthesis,1978(3):295-297.

[2] [苏]N H 勃拉图斯.香料化学[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4:250.

[3] Bruns K,Conrad J,Steigel A.Stereochemistry of cyclic compoundsI[J].Tetrahedron,1979,35:2523-2530.

[4] 王俏,贺福俊,曹燕,等.氨基磺酸催化合成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4(4):70-71.

[5] 李述文,范如霖.实用有机化学手册[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1:319.

[6] 杨水金,徐玉林,龙辉,等.原位法制备H3PW12O40/SiO2催化剂及其催化性能[J].功能材料,2014,45(增刊1):128-131.

[7] 徐明波,刘晓,王娟,等.二氧化硅负载磷钨酸催化合成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J].日用化学工业,2012,42(6):440-442.

[8] 周国辉,喻莉,杨水金.二氧化硅负载硅钨钼酸催化合成丁酮1,2-丙二醇缩酮[J].化工中间体,2011,8(10):27-30.

[9] 杨水金,喻莉,殷巧巧.二氧化硅负载硅钨钼酸催化合成异丁醛1,2-丙二醇缩醛[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3,29(6):47-50.

[10] 龚文朋,王伊婷,喻莉,等.二氧化硅负载磷钨酸催化合成丁酮1,2-丙二醇缩酮[J].化工中间体,2012,9(12):21-24.

[11] 李叶芝,黄化民,金辉,等.硫酸铁催化环己酮的缩合反应和缩醛(酮)反应[J].吉林大学学报,1989(2):113-116.

[12] 杨水金,杜心贤,吕宝兰.活性炭负载磷钨酸催化剂催化合成缩醛(酮)[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05,32(1):81-84.

[13] 潘晓民,谢有畅.X射线相定量法测单层分散阈值[J].大学化学,2001,16(3):36-39.

猜你喜欢

磷钨酸环己酮环己烷
Cu/SiO2催化硝基环己烷加氢反应路径
基于Dawson型磷钨酸杂化材料[Co(2,2´-bipy)3]3(P2W18O62)的吸附性能的研究
环己烷催化氧化生产环己酮催化剂的专利技术综述
吸收法处理有机尾气技术研究
环己烷冷液倾析器腐蚀与选材
Keggin与Dawson型磷钨酸对NOx的吸附性能及机理研究
聚对二氧环己酮的合成及其结晶性能
Hydrothermal synthesis and crystal structure of an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Keggin-type silicotungstate[FeII(phen)3]2[α-SiW12O40]·H2O
TEMPO 催化环己醇合成环己酮的研究
基于磷钨酸/ZnO纳米纤维的抗坏血酸传感器的制备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