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童话剧表演游戏中提升幼儿多元表现力

2014-05-30顾慧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4年4期
关键词:表演游戏童话剧

顾慧

【摘 要】童话剧是一种以童话故事改编成的故事剧本为原型,幼儿进行表演的一种游戏形式。就是幼儿根据童话作品中的情节、内容和角色,通过语言、表情和动作进行表演的一种游戏。这与幼儿园以游戏为主的教育理念十分契合。

【关键词】童话剧 、表演游戏、多元表现力

【正 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幼儿园应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儿童故事剧是一种以儿童故事改编成的故事剧本为原型,幼儿进行表演的一种游戏形式。它是幼儿通过扮演儿童文学作品中的角色,运用一定的表演技能(言语、动作、手势)、道具、场景等,再现儿童文学作品的内容(或某一个片断)的表演形式,幼儿在儿童故事剧的表演中可以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提升幼儿的多元表现力。

一、集体表演(3~4岁)

3~4岁的幼儿对童话剧感到亲切而陌生。他们喜欢童话剧里的人物,喜欢里面虚幻的童话世界,但由于语言表达不够清晰,缺乏表演经验,大部分孩子会害怕这种表演活动。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重在激发表现热情,体验表演的快乐。集体表演形式则比较适合次年龄段的孩子。

集体表演型是指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按照故事的情节发展连贯完整地表演故事情节,只设1~2名主要角色,其余均为群体角色,重点在于幼儿以集体表演的形式参与童话剧的演出,在表演时,要求幼儿一起念台词,一起表演故事中角色的动作,通过相互模仿,集体练习,激发每个孩子参与童话剧的热情,帮助幼儿积累最初的舞台经验。以童话剧《拔萝卜》为例,具体指导方法:

(1)理解作品内涵。在作品讲述两遍至三遍后,通过提问的方式,帮组幼儿分析作品中的任务形象的特征,动作特征,如:“老爷爷是怎么走路的?”“老奶奶是怎么走路的?”“植物是怎么生长的,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等。

(2)挖掘自身体验,融入表演活动。让幼儿讨论如何用动作表现角色的性格与特点。例如,让幼儿自有模仿老爷爷弯腰走路呢的动作,模仿老奶奶走路一扭一扭的样子,模仿小狗、小猫、小老鼠的动作。将幼儿自发的模仿动作,加上语言、节奏、音乐、融入表演过程,使幼儿感到自然、亲切。

(3)巧妙介入,师生互动,贯穿表演过程。在表演过程中,由于幼儿受自身表达能力水平限制,对整个故事的复述有一定难度,此时,在表演时,可由幼儿念读一些简单、重复的台词。通过加强语气、改变声调和语速等方法,帮助幼儿跟上故事情节的发展,进入表演情境中来。

(4)提供简单道具,增加表演乐趣。小班童话剧的演出,我们可以提供一些简单、可操作性强的道具,来增强童话剧表演的乐趣。过于装饰性强的道具一方面可能会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忽略了角色動作和情感体验。

二、分角色表演(4~5岁)

中班年龄的幼儿已经积累了部分的表演经验,在语言表达,动作表现也日趋成熟,分角色表演型方式是比较适合的。

分角色表演型是指在童话剧中增加不同角色,增加不同场景。这种类型的表演可以由多人扮演不同角色,以童话剧《三只小猪》为例,具体指导方式如下:

(1)深入理解作品,体验角色情感。中班的幼儿在欣赏故事之后,不仅需要了解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动作特征、更要引导幼儿讨论作品中角色的情感变化,从而帮组幼儿体验角色心理,把握角色性格发展的线索。

(2)根据自身经验,选择合适角色。中班的孩子对于自己的表演经验有一定的认知度,所以在童话剧表演前可由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能力水平,自由选择角色。鼓励幼儿相互交流,学会商量并试做角色动作。

(3)间接调控,师生合作。与小班童话剧的全程参与不同,在整个表演过程中,由幼儿自己掌握童话剧演出的顺序,教师担任提醒角色上场,提醒幼儿根据音乐节奏完成表演,由台前转为幕后。

三、创造性表演(5~6岁)

大班的孩子有着较完善地表达能力,在这个阶段,创作型表演的方式,来创新童话剧表现的形式。充分体现“孩子在前,教师在后”的特色。

(1)联系文学作品,完善角色表演。在学习和理解文学作品时,帮组幼儿联想自己生活经验片段,帮助孩子们重新组合想象,使他们头脑中呈现人物形象、情节和作品主题,表演时能体现出人物特色,表现出故事情节。

(2)利用区域资源,设置表演舞台。在区域中为幼儿设置一个表演剧场,提供简单的操作材料,让幼儿自己制作道具,教师可提供一些音乐背景。幼儿可以自己商量角色分分配。

(3)成果展示,完美提升。孩子们天生就是伟大的表演家,都喜欢得到老师和小伙伴们的欣赏。每个表演都是一场精彩的演出,其余幼儿可以提出修改意见,通过展示,使每个孩子都得到一定的提升。

大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应让儿童自由地表现自己的自我,自己的思想,以神圣的劳力依照自己的情感去创作,让孩子学会驾驭自己的才能。”通过童话剧这一孩子们所喜爱的方式,幼儿积极地、主动地、创造性地表现自己对童话故事的理解和感受,从中体验到成功、快乐,确定自身内在的本质和价值。所以,我认为童话剧这种综合艺术教育可以促进幼儿多元表现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邱学青.《学期儿童游戏》.江苏教育出版社

[2]《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

猜你喜欢

表演游戏童话剧
幼儿园主题式童话剧教学模式初探
The Ugly Duckling
展童话剧之魅力,促幼儿人际能力的发展
浅析幼儿园童话剧表演的指导策略
蓝天上的童话剧
如何构建游戏化的小学音乐课堂
运用表演游戏促进幼儿对无字图画书的理解
“幼儿在场”在表演游戏中的意义探究
幼儿表演游戏中教师角色定位略谈
浅谈音乐欣赏活动与表演游戏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