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德育教育之我见

2014-05-30叶友超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4年4期
关键词:情理引领小学德育

叶友超

【摘 要】小学生在成长和青春时期,由于社会诸多方面的影响,学容易误入歧途,在学校教育中,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让学生形成健全的性格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笔者就如何更好地开展小学德育教育,结合教学中案例谈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小学德育;德育教育;情理;引领;情感

小学生在成长和青春时期,由于社会诸多方面的影响,容易误入歧途,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对于学生的整个成长来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庭、学校的教育是学生德育形成的重要基础,家长或社会中的人都是学生成长过程的指引者,而学校更是学生德育形成的关键,教师更是学生的引路人。由于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发展的过程,因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作为一名班主任,就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结合的平时德育教育教学实例谈自己的看法。

一、对情理教育学生

学校教育,都是要求孩子们树立严格的集体和时间观念,遵守学校纪律。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年龄小,仅懂得了道理,如果不经过反复训练,也不一定做到。因此从开学起,我便对他们进行常规教育,对怎样上课,怎样下课,如何回答问题、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等等,都做了明确的要求,然后,进行反复训练,对做得好的同学给予表扬,并让他示范给大家看。有的同学做错了,就让他们重做一次,两次……不厌其烦,多次反复,直到做好为止,不能因为错了一次而批评,应真诚地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去做好。

当今社会,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外出工作的人非常多,这样就导致了留守儿童现象的发生,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对于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来说,是一个非常头痛的问题。我班有一位学生,父母都外出工作,爷爷奶奶去世得早,一直跟随伯父生活,这位学生的性格散漫,经常做坏事,在班里成了出名的捣乱分子,久而久之,只要班上有坏事发生,都会有他的一份,对于他,我是说理教育做了,批评教育也做了,但是毫无成效,我也觉得无可奈何。又一天,我刚走进教室,就见班里乱哄哄的,有位学生在嚎啕大哭,嘴里正说着这位学生的名字,我走进教室,把这学生叫到办公室,不分青红皂白地把这位学生狠狠地批评了一顿,这位学生第一次哭了,而且哭得特别伤心,好像特别委屈似的。后来,我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别人做了坏事赖到了他的头上,严重地伤了他的自尊心,我误会了他。

我向他诚恳地道了歉,并说有错就改,知错能改就还是好的。他居然也破天荒地给我道了歉,说以前是自己不对,请求我的原谅。趁此机会,给他讲解了很多道理:让他知道学校、老师都很关心他,让他享受了国家的免费科书,鼓励他好好学习。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珍惜读书的机会,将来报答祖国。这位学生感受到了教师的用心良苦,自此以后,学习变得非常努力,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提高。

二、用事迹陶冶学生

小学生的特点是可塑性强,模仿性也很强,生动形象的典型容易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榜样学习热情,也能给学生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让学生知道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让学生明白应该如何做。榜样示范教育有利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师要选择有教育意义又切合实际的典型人物、事例、影片对学生进行教育,通过板报、图画、书刊,对学生讲革命领袖和英雄模范人物。革命领袖和英雄模范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光辉业绩是具体而生动的材料,学生学习以后,不仅产生敬爱之情,而且也会受到榜样的感染照着去做。此外,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有意无意地影响着学生,教师要以自己的言行,思想作风,待人接物的态度给学生作出表率。

三、用爱心感动学生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泉水之恩,一生相报”。其实,人不论年龄大小,都会有着感恩的心理。如果教师能够对学生投入真感情,真正关心学生,关心学生学习,关心学生生活,关心学生心理,这样就会让学生性格更加健全。问题学生往往都是缺少爱,缺乏安全感,认为社会是冷漠无情的,他们在社会上,是不会受到关注的,因此就会有强烈的破罐子破摔的心理,这样的学生,需要的不仅是老师学习上的关心,更需要的是生活上的关心,心理上的慰藉,感情上的抚慰。我们班有一个学生,自幼丧父,母亲又长期不在身边,就跟着年老的、行动不便的奶奶过,生活上是有了上顿没下顿。这样的情况让学生感到非常不安,觉得没有安全感,对于生活没信心,更不要说学习了,更是不感兴趣,完全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作为班主任,我了解到了这个情况,便经常把这个孩子带到家中,让他感受到家的温暖,同时,也联系到孩子的母亲,给她讲,孩子没有父母是身边,是缺乏安全感的,这样非常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最后,这位母亲放弃了外地的工作,回到孩子身边,从此,这个孩子脸上有了笑容,眼中也充满了自信,学习也努力了,成绩也提高了。

“愛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作为班主任,对于班上调皮的学生,特别是那些教师眼中的“坏孩子”,不能放弃他们,如果连我们都放弃了,还有谁来管他们。对于这些学生的德育教育,不能是干巴巴的说教,需要用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需“动之于情,晓之于理”需要从情理上进行教育,需要典型事迹的引领,还需要才教师生活上的关心和心理上的慰藉。

参考文献:

[1]熊翠琴.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三途径[J].甘肃教育,2011年11期

猜你喜欢

情理引领小学德育
主持人语:情理与法律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内容分析到落实语用
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意义初探
知真求通中的情理交融——基于历史阅读的情感培养为案例
以文化为引领加强水利院校德育工作
法外开恩:郑继成刺杀张宗昌案中的情理、法律与政治
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浅析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论中国传统情理审判中的调处和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