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语文教学中展现中华文化之博大

2014-05-30包春艳

新课程学习·下 2014年5期
关键词:教学原则语文学习语言教学

包春艳

摘 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语文学习是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展示中华文化醇厚底蕴的重要途径。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强调中华文化对学生的熏陶,使学生在文化知识不断积累的同时爱国情怀也得到培养,品德修养得到提升。

关键词:中华文化;语文学习;教师;语言教学;教学原则

王荣生先生说:“语文教材内容,是语文教材具体形态层面的概念,指为了有效地反映、传递课程内容诸要素而组织的文字与非文字材料及所传递的信息。”人教版选文所涉领域更广阔,它们大都是短小精美的名家名篇。其语言、内容、形式有着独特的魅力,其中蕴含积淀的文化底蕴与精神思想影响着一代代后人,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是一把能够打开学生心灵与智慧的钥匙。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着重知识而轻文化的现象,充分利用语文教学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需要广大教职工进一步的努力。

一、注重教师角色,融汇情感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引导者的地位。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具有文化气息浓厚、思想内容深邃、题材涉及面广泛的特点,注重学生情感的发展,既有对母爱的赞美,又有对祖国的热爱,还有对大自然的敬畏。情感普遍存在于教材的每篇课文。因此在备课时要充分准备,深度挖掘教材,在教学时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饱满的教学激情,“以情育情”,用自身的情感来触发学生的情感神经,使学生快速地进入情感体验。学生在初中阶段处于青春期,自尊心、独立欲望较强,容易叛逆,情绪波动较大,渴望得到关注。因此,教师有必要从情感陶冶角度出发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个性,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使学生全面发展。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注重學生情感的激发和引导,还要注重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和体验,使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互动,促进师生情感的融汇。

二、加强语言教学,感受语言背后的魅力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初中语文担负着培养和提高中学生语言素养的重任。初中学生要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提高驾驭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就必须不断提高对语言的理解运用水平。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应采用不同的语言教学模式。

1.文学作品语言教学

巧妙借助作品背景,深化语言理解。在语文课本中,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与孙犁的《荷花淀》,二者在语言教学时,需要探究其背景。同样的荷花,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创作目的,会产生不同的艺术现象。紧紧结合主题,探究语言的艺术化。文学作品中的语言不是随意写的,是经过艺术雕琢的语言与主题相扣。教材都是精挑细选的,教师的语言教学应该顺应教学目的,选择不同的语言做赏析。

2.诗歌作品语言教学

文学领域中的诗歌体一直都是我国文学作品的重要艺术形式,诗歌语言中所蕴含的独特的语言美感对培养学生认识美、创造美,开阔学生视野、激发想象空间等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诗歌语言教学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汉字的使用价值,这展示了中华文字美感。要理解整首诗歌,需要从单个语言文字组成的诗歌的意境出发。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意由心生,回味无穷,这就是诗歌语言的魅力所在。

3.文言文语言教学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人们开始重视古典文学。文言文中蕴涵了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化知识,但是由于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文言文语言教学上面临着较大的困难。文言文语言简练,含义生动。其语言与历史紧密结合,逐词逐句地分析,单个语言在不同场合有着不同的用途和意义。语文教师应该加强自己的素质,加强对古汉语的研究,掌握深厚的文言文知识,提高自己对文言文的鉴赏能力,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从而有效提高文言文教学水平。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情感的融入,例如,学习李密的《陈情表》时,要用深挚温婉的语调读出感人肺腑的“乌鸟私情,愿乞终养”的至孝亲情;而读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必须用昂扬激越的语调,只有这样才能感受李白的豁达乐观。

三、紧握教学宗旨,充分贯彻语文教学原则

教师作为一种已经流传千年的职业,我们可以对其不断探索创新,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不能离开其根本,“无本之木”那只是空谈,在进行改革的同时,我们还必须遵循它固有的一般原则:

1.全息性原则

语文教学内容必须覆盖言语及其活动的全部关系和所有映射、所敞开的整个世界,基于言语的整体理解和把握。在实际教学中,要全面认识到语文素质的整体性,坚持从部分逐步走向整体的教学理念,语文课程的教学必须做到人的精神文化和对生活的认识感悟有机的统一结合。

2.实践性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教学实践的主体,为学生提供、创造实践机会(例如,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练习,此外,在教学中将语文教学生活化和学生学习生活语文化也尤其重要。

3.创造性原则

语文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有思想、具有创造性的人才,而不是培养只会获取确定性知识的学者。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要适时适当地激发学生潜在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学会从书本中走出来,去到生活中进行思考,感悟语文的人文性。

总之,语文学习过程是感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促进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渠道。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具有文化气息浓厚、思想内容深邃、题材涉及面广泛的特点,注重学生情感的发展,既有对母爱的赞美,又有对祖国的热爱,还有对大自然的敬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的特点展现中华文化之魅力,让学生在精神文明的世界里尽情翱翔!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王晓光.情感: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教育教学论坛,2011(8).

[4]李传丽.浅谈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技术与市场,2008(12).

编辑 杨兆东

猜你喜欢

教学原则语文学习语言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对乔姆斯基普遍语法的认识及其与语言习得和教学的关系探究
浅谈西班牙语歌曲在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现代中职英语教学方法
激发小学生语文学科学习激情的新途径探析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当前影响中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主要原因及建议
小步教学法的教学原则
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的应用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