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探析

2014-05-30揭晓

理论观察 2014年7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环境实效性

揭晓

[摘 要]网络对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在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转变教学理念,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强化教师队伍建设等措施,切实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构建大学生思想上的“堡垒”,防止消极意识形态的侵蚀。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7 — 0169 — 02

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的信息网络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人类社会迈入了以网络为主要技术支撑的信息时代。据统计,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从学历构成来看,高中和大专以上学历人群中互联网普及率已经到了较高水平。网络造就了当代大学生数字化生存方式的同时,也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所面临的教育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构建大学生思想上的“堡垒”,防止消极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侵蚀,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网络对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带来的机遇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拓展了新的空间和渠道,丰富了教学资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增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1.创设了以网络为平台的新的教学环境。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打破了国家和地区的地理性障碍,为人们提供了先进的信息传播手段和信息交流平台,改变了人们的行为习惯和传统的表达方式,创造出了新的生存空间,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传统的课堂式教学,延伸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大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适应网络传播的快捷性、实效性等特点,使教学内容及时不断更新,体现其时代性和现实性。

2.提供了新的载体和教学渠道。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上多方面的局限性,丰富了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同时也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的变革。表现为:一是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网络作为一个集综合性、高速性的多媒体数据集成系统,不仅提供了大量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而且提供了大量的影像资料;二是拓宽了教学渠道。网络的普及和发展,有利于信息的传播和交流,通过微博、QQ、BBS等网络交流空间,便捷了大学生的生活,活泼大学生的思想,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极大地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

3.改变了教学过程中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其特点是以“主客二分对立”为基础和以“灌输”教育理念为指导。〔1〕这种教学模式限制了大学生的创造性,也无法调动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大大减弱了。在网络环境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学生也不再是一味地处于被动位置,而是可以很容易接触到各种信息,积极主动地使自己进行探究式学习,平等地与老师进行交流和沟通,从而使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得到增强。

二、网络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带来的冲击

网络环境突破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空限制,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学素材和教学手段。但是,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具有明显的“双刃剑”特征。在网络环境下,面对网络价值多元性、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等影响,极易造成部分大学生价值观的迷失和行为的失范,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带来巨大的冲击。正如埃瑟·戴森指出:“数字化世界是一片崭新的疆土,可以释放出难以形容的生产能量,但它也可能成为恐怖主义者和江湖巨骗的工具,或是弥天大谎和恶意中伤的大本营。”“它是一个虚弱的宣传工具,但却是施展阴谋诡计的好地方。”〔2〕

1.面临网络价值多元化的冲击。網络一经产生,即成为各种意识形态、价值观传播、交锋和争夺的新阵地。江泽民指出“大量事实证明,思想文化阵地,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的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非无产阶级的思想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 在网络环境下,西方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经济、科技上的优势,千方百计地抢占网络阵地,不遗余力地向我国进行所谓“民主、自由、人权”等意识形态渗透。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利用网络的无国界、虚拟性,鼓励青年学生追求现实社会中的绝对自由和大势宣泄反政府、无政府情绪,从而鼓动对社会、法制和民主的不满,进而攻击和反对现实的政治制度。网络无政府主义强调虚拟空间的独立性,反对来自政府或其他集团的法律和技术管制,造成网络无序和混乱,弱化大学生的民族、国家意识理念。网络民族主义散布各种错误的政治言论,从事分裂主义活动,威胁国家的政治稳定和领土完整。这些灰色信息、反动信息,给青年学生带来很多负面、消极的影响,削弱了青年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2.西方意识形态的网络渗透干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实现。约瑟夫·奈毫不讳言地指出:“信息优势作为美国外交的力量倍增器同样十分重要……新的政治和技术的形式已经成熟,美国应利用自己庞大的软力量工具,把观念、意识形态、文化、经济模式和社会政治制度投射出去,并好好利用自己在国际上的商业和传播网。”〔3〕网络已经成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进行政治思想、价值观念渗透的重要工具。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时期,他们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易于接受新生事物,但也容易受西方文化、思想观念、宗教信仰等影响。一些政治思想敏锐性不强的学生,面对纷繁复杂、良莠不齐的各种思潮,极易在政治思想、价值观念、是非标准上做出的错误判断,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必将出现思想意识上的混乱,导致背离主流意识形态的立场。

3.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产生了冲击。阿尔温·托夫勒也指出:“世界已经离开了暴力和金钱控制的时代,而未来世界政治的魔方将控制在拥有信息强权的人手里,他们会使用手中掌握的网络控制权、信息发布权,利用英语这种强大的文化语言优势,达到金钱无法征服的目标。”〔4〕网络的无边界性、隐蔽性、开放性、自由化等特点,使各种低俗、淫秽、错误等信息可以在网络中任意驰骋,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不断受到冲击,淡化乃至弱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三、网络环境下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路径

江泽民指出“大量事实证明,思想宣传阵地,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的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非无产阶级的思想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因而,在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主动迎接网络化所带来的挑战。充分利用网络,发挥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采取转变教育理念、充实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等措施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1.转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理念。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关键在于教学理念上的转变。“教学理念,是教育教学文化的凝结和提炼,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遵循的根本原则,它综合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行为目标和发展方向。”〔6〕首先,树立学生主体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使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在主动参与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其次,树立网络阵地理念。在“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的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高度重视网络阵地建设,通过网络拓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空间和教学手段,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积极主动地利用网络优势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最后,树立服务意识。在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从过去单纯的“宣传型”向“服务型”转变,积极主动地为大学生解疑释惑,回应当前社会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引起大学生的情感共鸣。

2.精心设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内容的选择。当前,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存在教学内容滞后于社会的急剧发展、脱离学生的思想实际。因而,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需要改变过去那种单纯的抽象理论、空洞的说教灌输,不断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一方面,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在网络信息化条件,要切实改革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与当前的世界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新情况紧密联系起来,与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联系起来,使教学内容充满生命力和感召力。另一方面,教学内容紧贴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在教学过程中,需动态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了解学生所关注的社会热点及思想认识上的局限。尽量选取学生熟悉的素材和事件,通过分析和剖析事件的本质,提高大学生的判断力和辨析力。

3.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在网络环境下,要进一步研究大学生的政治素质发展和教学规律,积极探索教学方式方法上的变革和创新,弥补传统理论讲授的不足。首先,坚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是通过建立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的网站,以及开发、利用和整合网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形成全方位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通过议题设置、主题讨论、网络视频教学等方式,將枯燥的教学信息生动化、把说教的内容人性化。其次,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传统的单向“灌输式”的教学向师生“互动式”的教学转变。针对不同学生层次、不同类型的大学生特点,可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倡导启发式、问题式、研究式、参与式、影视艺术等多种教学方式,通过专题讲座、主题讨论、角色互换、实践调查、学生自学等形式,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求、勇于创新的思维品质。最后,教学手段的多样化、现代化。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通过图片、录像、录音、影视视频等手段,使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形象、直观,增强教学内容的感染力和渗透力。

〔参 考 文 献〕

〔1〕 魏忠明.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困境及其出路〔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02).

〔2〕 〔英〕戴安·科伊尔.无重的世界——管理数字化经济的策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7-19.

〔3〕 美国网络外交解读.宽外交理念、更具攻势特性〔EB/OL〕.2009年7月9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9-07/09/content_11676992.htm.

〔4〕 〔美〕托夫勒.权力的转移〔M〕.吴迎春,等,译.北京:中共中央出版社,1991:105.〔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环境实效性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移动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的实施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