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文化差异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

2014-05-30封书勤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4年9期
关键词:影响研究对外汉语文化差异

封书勤

摘要: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发展,汉语在周边国家引来了众多爱好者的学习和研究,这就是当前对外汉语教学的背景。然而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文化习惯和表达方式,对对外汉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本文将以语言文化差异为理论依据,对高校的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提升对外汉语教学的质量,促进汉语的对外传播。

关键词:对外汉语 文化差异 影响研究

一、语言文化差异研究的必要性

(一)汉语跨文化传播的需要

进入80年代后,在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所有领域的人际交流中,人们感受到语言教学应该注重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应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和风俗。如果以前掌握一门语言是工作的需要,那么在今天或未来掌握一种或几种外语已成为生存的需要,接触不同民族和国家,增进各国的交往,是人们不可逃避的现实。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深化高等教育改革,高等院校对以如何培养外汉语专业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研究和实践进行得如火如荼。在国外,随着信息化和国际化,汉语专业人才专业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也加快了跨文化的传播进程。国际化和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的信息共享,传播媒介和形式的多样性,其方便快捷是史无前例的。同时,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民之间的交流、互动,不同的文化背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再是一个空想。这一现实,让我们意识到整个世界成为一体,政治、经济、文化活动每天都在不同的语言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流动。我们知道,在这个地球村的社会环境中,如果我们想快速掌握更多的知识,更有效地沟通,首先需要的是这种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因此,对外汉语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语言人才,不仅是语言知识和能力,还需要有一个文化系统。人都背负着自己的历史,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表现形式,有着不同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要有效地沟通和理解,首先需要了解它的历史和文化。

(二)学习和掌握汉语文化的需要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外汉语专业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个最终目标,已经经过多年的艰辛探索与实践形成了共识。但是如何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如何理解和构建其模式是不少高校研究的重点,对教学计划的制定、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教材的开发与建设均具有重要意义。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一培养目标应由“语言”和“文化”作为手段支撑或保证,缺一不可。但是,知识构造不同,文化知识和文化能力构成了文化,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构成了语言知识。正是这种结构不同,所以,通过理解能力获得的是知识,通过实践取得的是能力,两者相辅相成。外语人才应首先具有扎实的相关语言知识和能力,语言知识须通过指导和练习使之转化为实践能力,否则就等于纸上谈兵而无大用途。

二﹑语言文化差异具体表现

“语言是存在的家”。语言是人们生活的记录,能映射出整个社会的世界结构。而两个社会构成的不同,必然会在语言系统上表现出来,文化是物质文明和精明文明的总和,文化的构成离不开语言,研究文化和研究语言二者必然是联系的。中日两国在语言和文化上面存在的差异也表现在方方面面。

(一)语言使用习惯上的差异

尽管日本也使用汉字,但其语言使用习惯迥异于中国。首先,寒暄语上的差异:寒暄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极大,不同的民族心理可以通过寒暄透视出来。汉语和日语在日常的寒暄语上的差别,也暗示中日两国特有的文化内涵。以“谢谢”为例,中文的感谢主要表现在人的感恩行为,体现这一行为本身的重要性。而日语的感谢主要体现在客观对象值得人感恩,其重点强调的不是人,而是物。从这句礼貌语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存在。而日本文化强调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要对万物都充满感恩的心理。通过这一细小的差别,我们也不難理解为什么日本人在日常交往中表现出的谦虚甚至礼节过分繁多了。

(二)在隐喻惯用语上的差异

惯用语是日常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隐喻语往往不能通过简单的背诵就能掌握其内涵,这种语言现象往往和一个国家的文化习惯息息相关。中日两国因其文化差异,所以其隐喻语的使用也必然存在差异。只有通过隐喻语了解文化的内在差别,才能克服母语使用习惯的干扰,更好地做好跨文化交流。汉语惯用语大多为三字组成,比如:“下马威、差不多、走过场”等等,而日语的字数是不规则的。同时,汉语在这些惯用语上有着更大的自由度。惯用语因其通俗、生动的特点,日常使用的频率极高。隐喻型的惯用语占了日语的百分之七十,在汉语的惯用语中也占了一半之多,所以要了解惯用语,从隐喻入手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莱科夫和约翰逊曾这样说隐喻:“隐喻无所不在,在我们的语言中、思想中。从根本上说我们人类的概念系统就是建立在隐喻之上的。”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它的意义不仅是在修辞格上,更在文化上,惯用语和各国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地理环境等息息相关。汉语和日语在语言的来源上、语言的使用习惯、语言的使用场合等等方面都存在细微的差别,这些差别势必对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造成不小影响,我们将在下文联系对外汉语的教学具体谈谈这些影响。

三﹑语言文化差异与对外汉语教学影响及教学对策

(一)语言文化差异对对外汉语教学影响

两国的语言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也有很多的差异存在。前文中我们提到在语言的使用习惯上和语言的来源方面都存在着不少差别,这些差别也体现出两个国家不同的文化内涵和生活习惯,这些差异对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造成的影响不能孤立地撇开具体情况而谈利弊,其利弊都有造成这些不同影响的客观环境。我们知道,强化差异性如果运用得当,常常能在他族语言的学习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正是由于差异性的存在,所以才能激发学生求异的心理,这也符合青少年逐渐健全个体意识,追求个人存在感的身心特点。总之,语言文化中这些差异的存在,也是吸引学生学习的因素之一,同时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只有明白了两国语言文化的差异性,才能自觉克服自身的母语使用习惯,向目标语言的习惯靠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日两国语言文化上面的差异对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有着促进作用。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正是因为种种语言的使用习惯和生活习惯上的差别,给对外汉语教学也增加了不少难度。

(二)语言文化差异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策略

我们介绍了中日在语言的来源和使用习惯上的差别,也谈到了这种差异对对外汉语教学的不同影响,其实我们列举的差别只是冰山一角,中日的语言文化差别还有很多。根据这种差别,我们只有主动采取对应方案,积极正视和利用这种差别,才能让这种差别成为我们对外汉语中的润滑剂而不是绊脚石。

首先在教材的编写上面,根据汉语的日常交流中惯用语使用频率高的特点,我们可以加大惯用语的分量,适当削弱难度较大的书面语,多加入一些中国人常用的惯用语,通过更多的日常口头语的使用使学生们在汉民族文化的关照下更好地理解汉语。其次,要对学生们解释说明汉语背后的文化内涵,可以给学生们说明一个字的来源和典故,这样不但让他们对汉民族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同时又能深刻理解汉语的语言习惯,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增加了其文化底蕴。最后,可以在具体语境中教学。进行汉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让他们最终脱离课堂,可以游刃有余地进行跨文化交流。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某种交际语境,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应付具体语境。

结语

通过语言文化差异的分析,我们可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直视差异,主动提出应对方案,以求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效率,让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更游刃有余。语

参考文献

[1] 王玉芝.日语学习与日本文化[J].社会科学论坛,2004(04).

[2] 罗琳.日本文化语言学动态考察及反思[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

猜你喜欢

影响研究对外汉语文化差异
国际汉语教学的理念方法
浅谈基于HSK5级考试的对外汉语写作教学
汉法时态表达方式的异同及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发
体育电视节目对大学生体育教学的影响研究
浅论对外汉语听力课教学热身环节中中文歌曲的应用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
高校瑜伽形体选项对女生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
文化差异对初入国际市场的法国中小企业影响分析
信息化对民政档案管理工作的影响研究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