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型的调查研究
2014-05-28杨一玲方显明
杨一玲,方显明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是严重类影响人群健康的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近年来,有关高血压的中医证型诊断国内已做了大量的探索,但其辨证诊断标准仍需要进一步统一。笔者采用对列研究方法,对654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中医证型进行了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及诊断 本组654例病人均来源于2010年—2011年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院)及其社区医院(社区),其中医院就诊人群231 例,社区体检和就诊人群423 例。全部病例西医诊断参照2010版《中国高血压指南》,中医诊断及证型参照卫生部1993年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高血压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眩晕的证候分类标准。
1.2 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西医诊断及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年龄20岁~85岁;病人同意参与本次调查研究。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压;虽有原发性高血压史,近3个月未服药且血压正常者;伴有严重心脑、肾脏器损害者;妊娠期高血压病人。
1.3 调查研究方法
1.3.1 制作高血压症状量化调查表 将头晕、头痛、胸闷等55个高血压病人临床常见中医证候进行量化,按其轻、中、重三个等级分别计2分、4分、6分,介于两者之间者,则分别计1分、3分、5分。舌象、脉象等体征则由医生根据诊察所见记录。
1.3.2 血压测量与统计 根据《中国高血压指南》标准进行血压测量,测量前排空膀胱,测量时取坐位,连续测量右臂部动脉血压3次,每次间隔1min,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作统计分析。
1.3.3 问卷调查与记录 对符合入选标准的高血压病人,按调查表内容逐项进行问卷调查、评分,诊察舌象、脉象,并将结果填入统一调查表中。
1.4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量化指标与证型相关分析用多元性回归分析。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
2 结 果
2.1 性别与年龄分布 654例病人中,男241例(36.85%),女413例(63.15%),男女之比0.58∶1。年龄最小32岁,最大85岁,平均68.95岁±9.50岁,其中55岁以上者占84.56%。详见表1。
表1 性别与年龄分布情况 例
2.2 各证型要素分布特点 本组654例病人按中医证型分为肝阳上亢证(含阴虚阳亢证)、肾阴亏虚证、痰浊中阻证、气血亏虚证、瘀血阻络证等五大要素,以肝阳上亢(含阴虚阳亢)者居多,瘀血阻络者最小,其比例大小依次为肝阳上亢证>肾阴亏虚证>痰浊中阻证>气血亏虚证>瘀血阻络证。详见表2。
表2 各证型要素分布特点 例
2.3 高血压分级与中医证型 本组654例中,各级高血压与证型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社区高血压1级186例,2级194例,3级43例,以1级~2级居多,占89.83%;医院高血压1级13例,2级74例,3级144例,以2级~3级居多,占94.37%。详见表3。
表3 高血压分级与证型要素关系 例
2.4 年龄与证型要素 本组654例中,55岁以下者以肝阳上亢型为主(37.62%),其次为痰浊中阻证(28.71%),肾阴亏虚证(16.83%)及气血 亏 虚 证(15.84%)基 本 相 当;56 岁~65 岁 及6 6岁~75岁这两个年龄段证型分布规律相似,均为肝阳上亢证>肾阴亏虚证>痰浊中阻证>气血亏虚证>瘀血阻络证;76岁以上则以肾阴亏虚证及痰浊中阻证为多,分别占28.57%、27.73%,肝阳上亢及气血亏虚次之,分别为21.85%、20.01%。详见表4。
表4 年龄与证型分布 例
3 讨 论
中医古籍中无高血压之病名记载,其有关症状的论述散见于“眩晕”、“头痛”、“肝风”等经典篇章中。现代中医学依据中医理论对高血压病以“症候”作为分析的基本依据,将脏腑气血阴阳失调作为原发性高血压共同的病因病机,归纳总结出高血压的常见中医证型,并逐渐形成中医的诊疗规范。中医证型能够相对集中地反映出疾病的病因、性质、病位、范围、动态变化等多方面信息,为中医辨证论治高血压病提供了参考。但由于患病机体的个体差异性,临床表现千变万化,各地有关高血压中医证型的研究仍需要进一步统一,所以证型的规范化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本研究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调查结果表明,本组病例就诊人群及体检人群为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总体比例为0.58∶1;从年龄阶段看,高血压病主要集中在56岁~75岁阶段,占总人数的66.36%;55岁以下年龄段,医院构成比高于社区,但也仅占医院所有病人的21.21%。这也正好说明高血压病为中老年常见病这一特点,所以中老年群体更应注意定期监测血压,以便于早发现,早治疗。
从中医证型要素构成比上看,医院就诊高血压病人以肝阳上亢证及痰浊中阻证为主,占70.56%,与多数临床报道相似[1-3]。社区高血压病人(绝大多数为体检人群)则以肾阴亏虚证多见,依次为肝阳上亢证、痰浊中阻证、气血亏虚证、瘀血阻络证,与周莉等[4]研究相似。从高血压分级构成比上看,社区以1级、2级高血压多见,占89.83%。而医院以2级、3级高血压为主,且3级占62.34%。分析其原因,社区病人症状较轻,一般就近在社区就诊即可,而医院病人一般症状较重,需要到医院进一步诊治,符合小病病轻在社区,大病病重到医院的就医特点。
从血压分级与证型要素构成比相关性上看,在医院就诊人群中,各级高血压证型要素分布均以肝阳上亢证及痰浊中阻证为主,其比例大小依次为肝阳上亢证>痰浊中阻证>气血亏虚证>肾阴亏虚证>瘀血阻络证。而社区体检人群中,3级高血压也以肝阳上亢证及痰浊中阻证为主,其比例大小依次为肝阳上亢证>痰浊中阻证>肾阴亏虚证>气血亏虚证>瘀血阻络证。而1级、2级高血压则均以肾阴亏虚证为多,依次为肾阴亏虚证>肝阳上亢证>痰浊中阻证或气血亏虚证>瘀血阻络证。其结果与其他研究均有差别[2-5]。故有研究者认为[2],从量的层面研究高血压证型和血压分级的相关性,显示不同证型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分级规律存在一定的差异,但这种差异很难进行量化,难以制定一个理想的量化标准将不同证型的高血压病人分开。
从高血压5大证型要素与年龄分布看,年龄作为原发性高血压的自然影响因素,与中医证型有密切的关系。当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逐步由亢盛转为衰弱,脏腑生理功能也衰退,出现肾阴亏虚,阴虚及阳,进一步导致阴阳两虚(气血亏虚)。本组资料提示,肾阴亏虚证及气血亏虚证有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多之趋势,而肝阳上亢证则有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趋势。55岁以下青壮年以肝阳上亢证及痰浊中阻证为主,分别占37.62%、28.71%;56岁~65岁及66岁~75岁这两个年龄段证型分布规律相似,均为肝阳上亢证>肾阴亏虚证>痰浊中阻证>气血亏虚证>瘀血阻络证;76岁以后则以肾阴亏虚证及痰浊中阻证多见,分别为28.57%、27.73%。可见,年龄因素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高血压的证型要素分布情况。
[1] 罗翌,汤湘江,周红,等.632 例急诊眩晕患者中医证型特点分析[J].新中医,2002,34(6):29-30.
[2] 张荣珍,陈志祥,胡素颖,等.3 578例高血压中医证型构成临床调查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7,19(4):360-364.
[3] 谷万里,史载祥,余云旭,等.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证型特征[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0,8(9):842-847.
[4] 周莉,王佑华,周端.上海市某社区高血压患者一般情况及中医证型分布调查[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0,44(3):15-17.
[5] 张志斌,周春刚,陆曙.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及其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6):969-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