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呋塞米与氨茶碱合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顽固性水肿的疗效分析

2014-05-22杨晓光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9期
关键词:呋塞呋塞米利尿

杨晓光

呋塞米与氨茶碱合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顽固性水肿的疗效分析

杨晓光

目的 探讨呋塞米与氨茶碱合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顽固性水肿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治疗组26例患者呋塞米20~80 mg+氨茶碱0.25+5%葡萄糖150 ml中静脉点滴, 1次/d;对照组26例患者呋塞米20~80 mg+5%葡萄糖150 ml静脉点滴;根据水肿减轻情况调整呋塞米剂量, 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 呋塞米与氨茶碱合用对慢性心力衰竭顽固性水肿心功能改善有明显疗效。

慢性心力衰竭; 顽固水肿;呋塞米;氨茶碱;联合治疗

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采用呋塞米与氨茶碱合用对48例慢性心力衰竭顽固性水肿进行治疗, 现将其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选病例均符合NYHA心功能分级IV级[1]。本组为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顽固性水肿患者共52例, 肺心病17例, 冠心病20例, 扩心病15例;除外甲状腺功能低下、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肿瘤等所致水肿。将患者随机分两组, 对照组26例, 其中男13例,女13例。治疗组26例, 其男13例, 女13例。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经常规氧疗、强心、扩血管、抗感染、解痉平喘、纠正水电解紊乱、抗心律失常及对症等综合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 呋塞米20~80 mg+5%葡萄糖150 ml, 1次/d静脉点滴。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呋塞米20~80 mg+氨茶碱0.25+5%葡萄糖150 ml, 1次/d, 6~18滴/min(以下称利尿合剂)静脉点滴。结合患者症状:呼吸困难、水肿等临床症状减轻情况, 调整利尿合剂中呋塞米剂量, 最后过度至静脉注射、口服利尿剂, 进行疗效比较。

2 结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 用药后根据尿量的增加、水肿的消退、肺瘀血的减轻等综合分析。显效: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 心功能改善Ⅱ级以上;有效:症状减轻心功能改善Ⅰ级;无效:症状基本与冶疗前相同或未达上述标准、死亡。经治疗后,治疗组26例患者中, 显效17例, 有效8例, 无效1例;对照组26例患者中, 显效14例, 有效6例, 无效6例;治疗组治疗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有5例出现低钾及心律失常, 给予补充钾盐后症状纠正。有2例发生低血压, 减少利尿剂用量及给予多巴酚丁胺冶疗后症状缓解。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的综合征, 也是不同原因所致多种心脏病发展的最终结果[2]。据资料显示:临床上, 患者因心力衰竭首次急诊住院后, 其中约1/4的患者在1个月之内将会再次入院;约1/2的患者在半年之内会再次入院。患者反复住院, 直至死亡, 因此, 其预后并不比肿瘤好。事实上, 50%~70%的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体液潴留是导致心力衰竭住院的最主要原因。所以去除体液潴留是治疗心力衰竭的第一步。迄今的各国指南建议, 慢性心力衰竭除以往传统的以“强心、利尿、扩血管”为原则的治疗模式, 还尽早开始和联合应用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和β受体阻滞剂。两者均可降低心力衰竭病死率,合用疗效更佳, 称为“黄金搭档”。但有时存在水肿或液体滞留时ACEI和β受体阻滞剂疗效不佳, 且易发生不良反应。这样做, 势必造成延迟应用可改善预后的“黄金搭档”。所以合理使用利尿剂是其他治疗心力衰竭药物取得成功的关健因素之一。常用的襻利尿剂呋塞米通过抑制肾小管特定部位钠或氯的重吸收遏制心力衰竭时的钠潴留, 减少静脉回流而减轻肺瘀血, 降低前负荷而改善心功能, 是心力衰竭合并顽固性水肿首选。但随着心力衰竭的发展和恶化一般是以需要加大利尿剂量为特征。此外长时间使用襻利尿剂后远端肾小管上皮细胞会出现适应性变化和钠重吸收部位的转移, 出现利尿剂拮抗现象, 致使水肿减轻及心力衰竭症状改善不明显,甚至心力衰竭恶化[3]。这时联合应用氨茶碱, 氨茶碱是茶碱与已二胺的复合盐, 是常用的支气管扩张药, 对气道平滑肌有直接松弛作用;从茶碱的药理学效应考虑, 氨茶碱除了有解除支气管痉挛的作用, 同时具有强心, 扩血管(尤其是肾血管), 这样的话, 从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分析, 氨茶碱有着一般的强心药物所不具备的好处, 因为它同时具有了利尿及解除气管的痉挛, 这样更有助于心力衰竭的改善。同时肺心病心力衰竭, 此时应用洋地黄及利尿剂均需慎重, 所以应用氨茶碱, 强心, 利尿, 平喘, 作者觉得一石三鸟。

本资料显示, 在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基础上, 呋塞米与氨茶碱合用比单用呋塞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顽固性水肿效果好。呋塞米属于利尿药, 氨茶碱根据其作用机制有一定的利尿作用, 两者合用具有相加作用并能互补。使用利尿合剂过程中应要把握的要点:①从小剂量起始, 根据尿量、体重逐日调整。②注意低血压的危险, 如果在利尿剂效果未达到预期效果出现了低血压和氮质血症, 应放慢利尿速度, 减量予以维持, 直到液体潴留消除。③注意电解质平衡, 监测血钾,发现有低血钾, 及时给予纠正, 以免心律失常发生。④根据水肿及心力衰竭缓解情况, 逐渐减少呋塞米剂量及停用上述利尿合剂, 并逐步过度至静注及口服利尿剂。需注意的是利尿剂的使用可激活内源性神经内分泌, 特别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 应用利尿剂后心力衰竭症状得到控制, 临床状态稳定, 亦不能将利尿剂作为单一治疗, 一般应与ACE抑制剂以及β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1333,1341.

[2]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166,173.

[3] 顾同进,殷民德,郑松柏.现代内科疾病诊断与治疗.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4:1-5.

132602 吉林省舒兰矿业集团总医院

猜你喜欢

呋塞呋塞米利尿
早期使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高渗盐溶液联合呋塞米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病人体重和血清肌酐水平的影响
贵州省民族药蕨类植物在利尿通淋中的药用研究(一)
蕨类植物在利尿通淋中的药用研究(二)
贵州民族药蕨类植物在利尿通淋中的药用研究(三)
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静脉泵入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80例观察
托拉塞米与呋塞米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比较
呋塞米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及共存金属离子的影响
呋塞米注射液配伍禁忌的文献分析
甘玉消胀散穴位贴敷联合常规保肝利尿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2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