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意义探讨

2014-05-22张君娜刘芳金家岩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9期
关键词:多肽抗原特异性

张君娜 刘芳 金家岩

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意义探讨

张君娜 刘芳 金家岩

目的 探讨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4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 同时选取40例同期住院治疗的良性肿瘤患者为常规组, 并以4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 对两组患者血清中的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含量及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阳性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TPS含量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及对照组(P<0.05), 观察组患者中临床Ⅲ-Ⅳ期患者的TPS浓度及TPS阳性率均明显高于临床Ⅰ~Ⅱ期患者(P<0.05);治疗后患者的TPS浓度及TPS阳性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的含量较高, 且具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 其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意义

为探讨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意义, 对选取的4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0例良性肿瘤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人员血清中的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水平进行了检测,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4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 其中男27例, 女13例, 最小年龄35岁, 最大年龄75岁, 平均年龄55.3岁;其中17例患者年龄≥60岁, 23例患者年龄<60岁;患者经病理活检均确诊为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期:其中5例患者为Ⅰ期, 12例患为Ⅱ期, 9例患者为Ⅲ期, 14例患者为Ⅳ期;同时选取40例同期住院治疗的良性肿瘤患者为常规组, 其中男25例, 女15例, 最小年龄36岁, 最大年龄76岁, 平均年龄56.8岁;并以4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6例, 女14例, 最小年龄34岁, 最大年龄78岁, 平均年龄57.6岁;三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 三组患者均在晨起时采集5 ml外周静脉血,并对采集的血液进行离心分离血清, 分离后将其置于零下80℃的冰箱中保存。然后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患者血清中的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进行检测。本次研究所用的试剂盒均由瑞典BEKI Diagnostics AB公司生产, 严格以试剂盒说明书为依据进行操作。

1.3 判定标准 以健康体检人员血清中的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平均含量作为标准, 若患者体内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含量大于标准含量的1.96倍则为阳性, 其余则为阴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用形式表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展开χ2检验, 计量资料展开t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血清中TPS浓度及TPS阳性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血清中TPS浓度为(391.55±78.65)U/L, 常规组患者血清中TPS浓度为(80.45±22.70)U/L, 对照组血清中TPS浓度为(76.65±18.95)U/L, 观察组患者血清中TPS浓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及对照组(P<0.05);常规组及对照组患者的TPS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40例患者中34例患者TPS为阳性, 其阳性率为85.0%, 常规组40例患者中3例患者TPS为阳性, 其阳性率为7.5%, 对照组40例患者中1例患者TPS为阳性, 其阳性率为2.5%, 观察组观察组的TPS阳性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及对照组(P<0.05), 常规组及对照组患者的TPS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不同临床分期患者TPS浓度及阳性率对比 观察组中17例Ⅰ~Ⅱ期患者的TPS浓度为(225.35±74.35)U/L, 其中12例患者TPS呈阳性, 其阳性率为70.6%;23例Ⅲ~Ⅳ期患者的TPS浓度为(542.50±112.25)U/L, 其中21例患者TPS呈阳性, 其阳性率为91.3%;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TPS浓度及TPS阳性率均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

2.3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前后TPS浓度及阳性率对比观察组40例患者中20例患者行手术治疗, 其治疗前TPS浓度为(393.25±72.55)U/L, 其中17例患者TPS呈阳性, 其阳性率为85.0%;治疗后TPS浓度为(155.60±73.40)U/L, 其中11例患者TPS呈阳性, 其阳性率为55.0%;20例患者行化疗治疗, 其治疗前TPS浓度为(389.25±76.40)U/L, 其中18例患者TPS呈阳性, 其阳性率为90.0%;治疗TPS浓度为(138.60±68.55)U/L, 其中14例患者TPS呈阳性, 其阳性率为70.0%;治疗后患者的TPS浓度及阳性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

3 讨论

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 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据调查, 男性肺炎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已占据了全部恶性肿瘤的首位, 而女性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则占据第2位, 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1]。而非小细胞肺癌则是常见的一种肺癌, 其约占据了全部肺癌患者的80%左右;非小细胞肺癌主要伴有肺鳞癌、腺癌及大细胞未分化癌三种, 相对于传统化疗而言其敏感性较差[2]。因此,及早发现并及时给予患者行之有效的治疗对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临床上必须要及时找到一个理性的非小细胞肺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团。

组织多肤特异性抗原是常见的一种肿瘤标志物, 其是细胞角蛋白18含有的抗原决定簇M3的可溶性活性片段, 在正常组织中组织多肤特异性抗原的含量较少, 然而该物质在上皮来源的肿瘤及转移瘤中的含量则相对较高, 特别是在肿瘤细胞增殖活跃期, 组织多肤特异性抗原呈高表达, 且可大量进入患者血液中, 因而可有效的对肿瘤的生物学行为进行体现, 从而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分裂情况进行反映。且多数研究表明组织多肤特异性抗原在肿瘤早期诊断、预测复发及转移、预后评价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在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卵巢癌等的诊断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且相关研究表明组织多肤特异性抗原和肺癌有着非常大的关联, 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其可作为评价治疗效果的一项关键指标,因而组织多肤特异性抗原逐渐被外国学者应用于肺癌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中。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TPS含量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及对照组(P<0.05), 观察组患者中临床Ⅲ~Ⅳ期患者的TPS浓度及TPS阳性率均明显高于临床Ⅰ~Ⅱ期患者(P<0.05);治疗后患者的TPS浓度及TPS阳性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这就说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的含量较高, 且具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 其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朱有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联合DCCIK治疗的临床研究.实用医学杂志, 2013,29(19):3180.

[2] 马若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水平测定及意义研究.中国全科医学, 2013,16(24):2816.

475000 开封,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

猜你喜欢

多肽抗原特异性
多肽类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CT联合CA199、CA50检测用于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探讨
负载抗原DC联合CIK对肝癌免疫微环境的影响
管家基因突变导致面部特异性出生缺陷的原因
高多肽含量苦瓜新品种“多肽3号”的选育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酶法制备大豆多肽及在酱油发酵中的应用
重复周围磁刺激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效果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为靶标的放射免疫治疗进展
徐寒梅:创新多肽药物研究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