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智数学教学中的愉快教育
2014-04-29杜玉莲
杜玉莲
摘 要:愉快教育是充满爱的教育,是新形势对素质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主要起着使教学内容转为学生内在意识和外在行动的先导和中介作用。
关键词:愉快教育;移情效应;互动效果
教学活动是在知识、情感这两条主线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下完成的。情感这条主线在培智数学教学中尤其重要,因为智障儿童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可以消除紧张的情绪,减小畏惧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使思维变得活跃,从而有效地改善他们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和实践能力。下面我就自己几年来在培智数学教学中开展的愉快教育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以愉快教育的效应筑牢培智数学的教学基础
1.要强化移情效应
培智数学的教学不只是进行枯燥无味的数学教学,要充分利用教学中的情感活动把教师和学生紧密相连,通过教师爱学生,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亲近感,对智障儿童尤其重要,通过真切的感情投入,把一串串数字与学生联系起来,逐步培养其良好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培智数学中对学生体现无微不至的爱,会使学生对老师有加倍的亲近感、信任感。当这种爱加以升华的时候,学生就会自然形成一种心理定势,会把对老师的爱转移到该教师所教的数学学科上,产生移情效应。学生“爱屋及乌”正是“爱”所产生的强大的移情作用。
2.要强化威信效应
教师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要有较高威信。威信不是教师固有的,是师生情感的延伸,是靠教师自己树立起来的,教师要在教学中重视自己威信的树立,提高学生的信任度,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应,使自己的数学教学更加有效、更趋完美。
3.要提高期望效应
心理学证明,教师爱学生,对学生可产生期望心理,在较难的数学学习中,当教师的情感“映射”到学生的心灵上,会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对教师的良好期望会看成是社会的认可和成功的体现,进而获得实现自我价值极好期盼,激发奋发有为的强大力量。
4.要放大情感效应
优秀教师的模范行为往往体现在工作的一丝不苟中,数学教学更是这样,教师以身先士卒、言谈举止的情感言行,给学生以极大的感召力,形成极好的崇师度,也就使学生产生求学上进的内在动力。在数学教学中,要利用数学的逻辑严谨性,穿插师生情感的诱导契机,在教学活动中观察学生的情感行为和性格特点,了解其爱好和才能,通过有效的针对性的方法,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达到较好的成功效应。
二、以愉快教育的特点精心设计培智数学的教学内容
1.要提高数学教学的新颖性
老师每次备课时都要根据智障孩子的特点,设计新颖的教学方法,把教学内容磨碎了再去喂学生,让他们容易吸收消化。比如,教学生数数,看起来很简单,真正要让智障孩子学会,不是那么容易的。可根据他们喜欢看的动画片制作课件,学生看见喜洋洋就很兴奋,纷纷叫道:喜洋洋。这时候老师就因势利导对学生说:“有几个喜洋洋呢?我们一起数一数。”自然地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活动。然后跟着老师的鼠标点击,大声数出:一、二、三……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2.调整数学内容的适宜性
数学内容非常周密和环环相连,似乎无懈可击,但老师可在不违反数学教学规律的情况下,适当根据内容调整教具、穿插实验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不厌烦,通过趣味数学例子,吸引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把愉快教育的审美性、科学性有机和有效地运用于培智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智障孩子也不例外。他们看见美的事物和人会惊呼“老师今天的衣服好漂亮”“某老师说话真好听”。孔子云:“亲其师,信其道。”老师的眼神、微笑、嗓音、和蔼的态度都可以向学生传递美的信息,唤起学生美的情感体验,愉悦学生的身心。老师在培智数学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把数学教学和美育相联系,丰富和发展数学教学中的美的领地,利用数字游戏和趣味数学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同时,让学生从学习中充分体验数学的科学性,可结合一些数学的历史故事,提高学生尊重科学、相信科学的自觉性等等。
三、以愉快教育的原则搞好培智数学的课堂组织教学
1.要按照主体性和情感性原则,提高课堂教与学的互动效果
智障儿童对数的概念模糊,计算能力低下。因此,在教学中要采用多种直观教学手段来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例如,教学10以内的加法:3+5=?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先分别摆出3个小棒和5个小棒,然后把两部分小棒合起来数是多少。这样,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既复习了10以内数的认识,又明白了加法的含义,加深了对加法计算的印象。这样也就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情感性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前面已有表述,不再赘文。
2.要充分利用教学的艺术化原则,活跃培智数学的课堂教学
教学的艺术化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因为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在课堂里接受新的知识,我们老师重点就是要通过有效的课堂组织教学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成功的快感,从变“苦学”为“乐学”,从“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实现获得知识的质的转化,培智数学教学也不例外。
3.体现创造性原则,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
智障孩子是特殊教育的特殊对象。他们的病因各不相同。有的自闭、有的好动、有的痴呆、有的狂妄。关爱他们、尊重他们是实施特殊教育的前提。他们之间也常常发生矛盾互相歧视。作为教师,就要有创造性,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各种不同的教学应对措施,把爱心教育渗透在教育的每个环节,让他们明白:我爱人人,人人爱我。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是创设和谐愉快课堂气氛的基础。这种关系不仅应用于课堂,更重在平時。要求我们教师通过认真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为特殊儿童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其次创造性也要体现于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不是呆板地接受知识,而是形成举一反三的理念。
(作者单位 湖北省黄冈市特教学校)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