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实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2014-04-29刘昌吉
刘昌吉
摘 要:新課程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是把部分课程的决策权还给学校,它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以课程为载体。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要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进而为高效化学课程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校本理念;化学课程;教材开发;趣味实验;自主实验
化学是一门科学性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形象、直观的化学现象展示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素质教育下,教师要注重校本理念的贯彻实施,以促使学生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获得健康全面地发展。
一、化学趣味实验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也就是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探究性实验,使学生在不断探索中找到学习化学的乐趣。下面以教学“硫酸”为例,对高中化学实验校本课程进行简单的介绍。
【课程设计】
知识与技能:
认识硫酸的物理性质;学习并掌握浓硫酸的特殊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知道硫酸在生产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形成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具有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课程内容】
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硫酸的一些性质,每个知识点都有相对应的实验原理和操作说明,这对学生理解相关的知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节课通过三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浓硫酸的三个特殊性: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促使学生在形象的实验中准确地掌握浓硫酸的性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通过趣味性的实验,还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求异的创新精神。
【课程实施】
实验一:验证浓硫酸的吸水性。
实验器材:烧杯 玻璃棒 试管 药匙 水 胆矾。
实验步骤:在试管中放入少量胆矾,并滴入少量浓硫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观察固体和溶液的颜色变化。
实验结论:浓硫酸能够吸收结晶水。
实验二:验证浓硫酸的脱水性(黑面包实验)
实验器材:稀硫酸、浓硫酸、水、蔗糖、烧杯、玻璃棒、试剂瓶、胶头滴管。
实验步骤:在烧杯中放入蔗糖,然后加入一定的稀硫酸,迅速搅拌,观察实验现象;再取一个烧杯放入等量的蔗糖,加入一定的浓硫酸,迅速搅拌,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蔗糖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物质;有大量气体和刺激性气味产生。
实验结论: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实验三:验证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实验器材:试管、导管、酒精灯、铁架台、石蕊试液、品红试液、铜丝、稀硫酸和浓硫酸。
实验步骤:实施对比实验。
实验:浓硫酸和铜在加热的情况下进行实验,观察品红试液和石蕊试液的颜色变化;
对照试验:稀硫酸和铜反应,观察品红试液和石蕊试液的颜色变化情况;
实验现象:稀硫酸和铜在加热的情况下不反应,石蕊试液和品红试液的颜色没有发生变化;
浓硫酸和铜在加热的情况下反应有气体产生,该气体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硫。
实验结论:说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课程评价】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常常忽视实验的价值,课堂基本呈现的是单一说教式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根本意识不到实验的价值。然而,本节课进行了三个有趣的实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而且,使学生以良好的学习心态走进化学学习当中。所以,在评价过程中,我对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给予肯定评价。
二、化学自主性实验
“要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充分的自由,这种自由是个性化教育的必要条件”这是校本课程基本的核心思想。因此,在化学实验校本课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操作实验,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下面以“Al(OH)3的制备及两性探究”为例进行介绍。
【课程设计】
教学目标:了解Al(OH)3的制备及Al(OH)3的两性。
【教学过程】
实验器材:Al2(SO4)3溶液、稀氨水、稀NaOH溶液、稀盐酸、试管若干、胶头滴管。
探究问题一:为什么当氨水过量时,白色沉淀不会溶解?
探究问题二:在实验室里能否用氧化铝和水反应制备氢氧化铝?
探究问题三:当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时,白色沉淀溶解,能否说明氢氧化铝具有两性?
引导进行自主实验,验证上述三个问题,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究性。
【课程评价】
该过程主要评价学生的主动性和实验操作能力,目的是让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的过程中理解相关的知识点,以促使学生养成自主探究意识。
总之,在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中找到探究化学的乐趣,进而促使学生获得自主选择和发展的空间。
参考文献:
[1]蒋静.高中化学实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J].苏州大学,2011.
[2]陈斌.开发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8(5).
(作者单位 甘肃省平凉市第一中学)
编辑 代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