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数学互动教学模式初析
2014-04-29龚伟刚
龚伟刚
【摘要】 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生数学学习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离不开生生之间的互助合作. 实践证明,双边互动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效能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 本文作者根据新课改要求,对当前初中数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互动;教学效能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情感交流、技能培养和品质培养的双边互动过程. 学习活动是学生个体独立学习探知或个体之间进行协作互动的学习过程. 两者都表现出互动性、双边性等特性. 教学实践证明,双边互动的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发挥师生的主导和主体特性,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活动的双边效能. 脱离互动特性的教学活动,不能实现教学活动的预定目标和效能. 新实施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师生双边交流互动是教与学双边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互动性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特性,要进行有效运用和实施”.由此可见,双边互动的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学意图和学生学习技能得到展示和提升的重要条件和途径. 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采用了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性教学模式,学生主体特性得不到有效发挥,学习技能得不到有效锻炼. 因此,在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策略的应用上,要将互动特性融入到教学方式实施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交流、讨论等形式,实现师生作用的有效发挥,活动效能的有效提升.
一、在探究问题策略中有效互动
探究策略的掌握和运用,能够对学生解题活动进程和解题效能起到“推动”和“助力”作用. 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开展探究问题活动中,往往省略探究实践、分析思考的过程,而是将解题策略直接灌输给学生,导致学生对解题策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降低了学生探究效能. 因此,在新课改深入实施的今天,初中数学教师应将双边互动特性融入到探究问题教学活动中,引导和指导学生开展探究问题解答活动,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探析、交流互动,逐步明晰解题策略,掌握解题方法,实现探究技能的提升.
如在“如图,△ABC是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BD = CD,∠BDC = 120°,E,F分别在AB,AC上,且∠EDF = 60°,求△AEF的周长”探析活动中,教师转变以往教师讲解、学生练习的“教学脱节”教学模式,而是将教师的讲解指导和学生的探知分析进行有效融合,做到“教学合一”. 先要求学生对该问题内容条件及要求进行认真的阅读、分析,找寻问题条件中所涉及的数学知识点内容及其之间的联系.学生分析认为,“由∠BDC = 120°和∠EDF = 60°得到∠BDE + ∠CDF = 60°,从而想到把这两个角拼在一起构造全等三角形,即延长AC至点P,使CP = BE,证明△BDE ≌ △CDP,然后证明△DEF ≌ △DPF,得到EF = PF,从而把△AEF的周长转化为用△ABC的边长表示”,然后,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教师进行指导帮助,根据学生解题策略进行适当指导,总结解题规律和方法,最后,学生书写解题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双边之间进行了有效互动,教师引领学生一起参与探析问题活动,共同找寻解题策略方法,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双边互动中得到有效展示和发挥.
二、在评析解题过程中有效互动
新课程标准倡导师生平等的教学理念,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应处于同等地位,都应参与和实施教学活动. 评价性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效互动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教学活动中有着广泛应用. 它能够通过评析活动,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交流,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因此,教师在问题评讲过程中,可以采用评价性教学策略,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解题活动进行双边互动交流,共同探析教与学的“得”与“失”,使师生评价活动形式更加丰富,效能更加显著.
如在问题案例解答结束后,教师根据学生对该问题案例的解答方法以及解题过程,引导学生组成评价小组,开展解题过程的评价辨析活动,先让小组内学生进行互动评价交流活动,然后选取小组代表,分别提出本小组的评价结论和依据. 最后,教师总结提炼,与学生进行共同评价分析,得出正确解题策略和方法,这样,学生在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评析活动中,评价更加科学、更加具体、更加系统,实现了在“辩”和“评”中学习效能的有效提升.
三、在层次性教学活动中有效互动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要参与者,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在智力、技能、素养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导致学生学习能力以及效能等方面出现差距. 学习主体学习差异性客观存在,不能完全消除,但可以缩减. 层次性教学策略,是适应新课改整体性目标要求所采用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教师在层次性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在教学内容的选择、问题案例的设置以及目标要求的制定等方面体现出层次要求,同时还要将不同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助互动进行有效开展,实现“人人获得发展和进步”的教学目标.
如在“一次函数”教学活动中,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类型学习实际,在设置 “A市和B市分别有某种库存机器12台和6台,现决定支援C村10台,D村8台,已知从A市调运一台机器到C村和D村的运费分别是400元和800元, 从B市调运一台机器到C村和D村的运费分别是300元和500元.(1)设B市运往C村机器x台,求总费用W(元)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2)若要求总费用不超过9000元,共有几种调运方案?(3)求出总费用最低的调运方案,及最低运费是多少”等层次分明的问题案例基础上,教师与不同类型学生之间进行有效互动,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同时,开展“以优带差”活动,让优等生带领后进生,向后进生讲解较难问题的解题方法和策略,共同解决问题,达到共同进步的目标.
总之,初中生在教学活动中,只有创新教学方式,将师生互动融入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共同研析,才能实现教学双边活动效能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