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2014-04-29贲中卫
贲中卫
【摘要】 虽然我们不停地在提倡教学改革,但是,在我国的教育还是以传统的“被动接受式”教育为主,尤其是在农村或偏远边区学校,教师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一味地将死板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没有考虑学生是否接受和吸收,也没有考虑过让学生自主地进行问题的建构和探索,从而慢慢地磨灭了学生的创新性和自主性,教育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关键词】 数学教学;问题;创新性;自主性
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的培养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 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 但是就目前教育的状况来看,我们所培养的人才在少数,多数都是没有自我意识和创新性的“工具”.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教师只是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通过讲述的方法教授给学生,但是却没有真正地去发掘学生的潜能,去培养他们的创新性.
古语言:“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又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说明教师的作用在于教授学生道理和解决学生的疑惑,可是如今的教育境况是,学生害怕提出问题,不敢提出问题.
一、营造良好的问题学习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
现在的学生由于习惯了“被动接受式”的教育方法,就不再主动地进行问题的探索,被动地去接受知识. 所以,需要教师去营造这样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
1. 教师在上课之前,以问题带入课程的学习,给学生培养一种问题带动教学的意识,然后他们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就会主动地带着问题去学习.
例如在讲授“教学三角形作高”时,可以问同学们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有哪些物体是三角形的,然后以此为切入点进行课堂学习.
2. 教师在面对学生的提问时,尽可能地对学生的问题作出回答,即使是天马行空的问题,并且尽量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接纳性的或者探究性的评价,从而激发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 例如:一个老师在上公开课时,一名同学提出了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老师一时无法回答,便对学生说下课找学生进行探讨. 可是等到下课时,学生在一旁玩,听课的老师感到好奇,便去问学生怎么没有去和老师探讨那个问题,学生只说了一句话,“去找他他也不会回答,他又不是第一次这样说”.
看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思考,这样的教师是优秀的老师吗?这样的行为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提问题的兴趣,甚至还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也影响了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
二、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知识构建,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由学生自己主动对知识进行构建,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尝试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构建,从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最好的实现办法就是由学生提出问题.
1. 教师通过启发学生,引导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对知识的吸收.
如在讲授“平行与垂直”这一课程时,问学生怎样理解平行与垂直,什么样的两条直线叫平行,什么样的两条直线叫相交. 然后,让学生自主地把他们理解的表达出来. 这时候,学生就会发现自主地进行问题的解决,而且,方法实现多样化,有的会选择画图,有的会选择用实物来组合.
2.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的是引导作用,所以,这就要求教师一改自己传统教学的方式,尤其是“被动接受式”的教育,不需要过多的讲授,主要依靠对学生的引导和学生自主地探索学习.
三、创造问题情境,从而更好地鼓动学生进行问题的探索
在整个课堂上,教师努力去创造一个问题情境,尤其是在新课程开始的时候,主动地去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在课堂开始的时候,首先问学生对本课时的学习有什么疑问,并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进行思考和发现. 但是往往这个时候学生会保持沉默,那么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问,以此激励学生去进行问题的发现和探索.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不仅需要学生的主动性,也少不了教师的引导作用.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这一方面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因为很多学生对于数学本身就有一定的恐惧,常常是因为被动地学习,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性不强,所以,很难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习惯了被动的接受.
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组成部分之一就是学生对问题的发现和提出,并以此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性. 而这,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也需要教师去引导学生主动配合,从而达到这一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任伯许,王春玲,等.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泰山学院学报,2006(05):25.
[2]陈文东.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3(01):15.
[3]徐玉卿.开放思维 学而会问——数学习题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尝试[J].中学数学月刊,2001(12):30.
[4]肖川,欧阳新龙.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