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龄游戏中交往障碍与策略研究

2014-04-29刘淑兰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混龄游戏社会交往解决策略

刘淑兰

摘 要:同龄编班在方便教学、提高效益的同时,存在阻碍儿童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等问题。作者从一个教师的角度出发,以南京师范大学紫金幼儿园的混龄户外体育游戏为例,讨论在混龄游戏开展过程中幼儿遇到的交往障碍,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尝试寻找解决策略。研究表明,教师可以通过科学的反思路径,及时发现幼儿存在的交往困难,并提供具体的策略以帮助孩子解决困难,训练幼儿的社会交往技能,帮助幼儿和教师共同成长。

关键词:混龄游戏; 交往障碍; 解决策略; 反思路径; 社会交往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12-107-001

在幼儿园中,幼儿被人为地按年龄编排为大、中、小班。我们要反思诸如以下问题:在大多数时间里,“伙伴”一词对于幼儿是否仅仅意味着自己的同龄人?人为地按年龄编班教学,在提高效益的同时是否也存在着问题?

蒙台梭利认为,社会生活的魅力在于一个人可以遇到不同類型的人,按年龄实行隔离是一种人为的隔离,它打破了社会的契约,剥夺了生活对儿童的滋养,阻碍了儿童社会意识的发展。在国外,相对于同龄编班的混龄编班已经是幼儿园中一种常见的组织形式。在国内,混龄教育虽然困难重重,但也有了一定的研究与实践。我园自2010年起开始尝试开展各种混龄活动,主要组织形式是间断式混龄,即大班和小班幼儿固定结伴,并在固定时间段内进行混龄活动,活动内容主要是户外体育游戏。在此,作者从一个教师的角度出发,讨论在混龄户外体育游戏的开展过程中幼儿遇到的交往困难,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尝试寻找解决策略。

困境一:“老师,弟弟不听话”——给幼儿一个交往最近发展区

“臭小豆、死小豆,我要把他扔掉!”

“老师,小豆又跑了,臭小豆,死小豆,我要把他扔掉!”来告状的是大班大姐姐方雅仪,小豆是她的小弟弟。老师抬头一看,小豆正在草地上高兴地跑着,方雅仪低着头,两个手交错着。这个时候,其他小朋友正在玩着两人合作的游戏——两人三足。老师说:“那你把他喊回来。”“我喊了,没用。”老师说:“那你去拉他。”方雅仪听了,走过去追小豆,可是小豆跑的飞快,她根本抓不住。她追了一会放弃了,剁着脚说:“臭小豆。”

小豆是方雅仪的固定伙伴,最初结伴是由幼儿自主选择的,这已经不是方雅仪第一次来向老师求助了,在前两次活动中,小豆或是四处乱跑,任凭方雅仪怎么说都没有什么改善。老师采用的策略一是鼓励小豆积极参与活动,二是教给方雅仪一些沟通语言和交往方式来与小豆交流,但是效果并不好。从今天的情况来看,方雅仪已经有些急躁了。她和小豆之间存在的交往障碍使她得到的不是交往本身带来的愉悦和成就感,反而是压力和挫败感。这次活动之后,老师征求了方雅仪和小豆的意见,并决定给他们重新结伴。方雅仪和一个小妹妹结伴以后,再也没有向老师求助。小妹妹能很好地和她交流,而她也越来越有当姐姐的感觉。因为这样的变化,她得到了幼儿园所有老师的肯定,在交往方面也获得了自信。

对于在混龄活动中需要主动开展交往活动的大龄幼儿而言,交往障碍过大显然会增加幼儿之间交往的难度。也许小豆不是方雅仪的最近发展区。在更换伙伴之后,方雅仪获得了愉快的交往体验,也很好地体验到了由关心、爱护、教导小妹妹所带来的作为大姐姐的成就感。

困境二:“给他一张贴画”——给幼儿一个建议,提高幼儿的交往技能

这天下午,我对大班的哥哥姐姐进行访谈,访谈到小豆的哥哥李沐轩。

老师:你觉得小豆怎么样?

李沐轩:还可以,不过他有时候还是不听话,到处跑。

老师:我有个主意,他很喜欢小贴画。在今天活动开始的时候,你拿一个贴画给他看,告诉他,如果他今天能和你一起玩游戏,就把贴画送给他,好不好?

李沐轩:好的。

活动时间到了,我看见李沐轩把手心的贴画拿给小豆看,小豆马上伸手去抓,李沐轩立刻把手合了起来并跟他说话,小豆边听边看着他的手。彩虹伞游戏开始了,小豆在没听到老师指令的时候就想去抓彩虹伞,李沐轩喊他,同时把贴画给他看,小豆看到贴画后跑了回来,安静地坐在李沐轩的旁边。

在了解中发现,小豆性格也比较急躁,不遵守班级常规,但他喜欢得到鼓励,爱听老师表扬。在访谈中,教师把建议提供给了李沐轩,他也愉快地采纳了。在以后的活动过程中,小豆基本都能跟随李沐轩参与活动,在活动结束时,当李沐轩将贴画给他的时候,他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贴画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和大班幼儿的访谈中,有好几个小朋友都反映有时候小班的弟弟妹妹不听话。教师需要在活动过程中及时发现幼儿存在的困难,提供具体的策略,以帮助孩子解决困难,训练幼儿的社会交往技能。

困境三:“我们不要哥哥姐姐”——循序渐进,给低龄幼儿舒适的交往环境

“哇!老师,我不要!我害怕!我要老师!”那时候,正是大班幼儿进入小班幼儿教室两两结伴的时候。听到这样的哭声,教师吃了一惊,看着小班的小朋友,发现他们的脸上充满茫然,有的孩子仿佛要哭出来了,而一个胆小的孩子已经哭了。

针对低龄幼儿中出现的不欢迎、不接纳的情况,教师放慢了结伴活动的开展速度,循序渐进。首先,利用物品分享活动来增进大龄和低龄幼儿的情感交流,有了食物、玩具、图书等幼儿熟悉并喜爱的物品作为媒介,幼儿之间的接触开始变得自然起来;其次,开展集体游戏,大班幼儿和小班一起玩同一个体育游戏。另外还通过大班哥哥姐姐表演节目等活动来增进情感,减弱陌生感。

教师在混龄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往往比较重视通过游戏的设计、组织来促进幼儿发展,但是混龄活动不仅要促进幼儿认知水平的发展,更承担了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功能。希望本文的内容可以为同行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李玉峰.国外儿童混龄教育及其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J)现代教育管理,2009,7:104-106

[2]董玉.浅谈混龄教育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J)才智,2012,7:113

[3]周仲亚.开展混龄自主体能游戏区初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7:92

猜你喜欢

混龄游戏社会交往解决策略
我的游戏我做主
网络化时代的技术赋权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三重意蕴
慧玩、慧学、慧生活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在体育课中设计有效的自主合作学习环节,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星座社交App的用户需求和偏好研究
关于我国水污染治理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的分析
幼儿园户外混龄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