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2014-04-29董红雷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有效策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董红雷

摘 要: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学生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时刻牢记语文教学姓“语”,不管怎样创新,要体现语文教学的特点,要立足语文本位,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12-062-001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即“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素质教育的目的以及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其实就是对“有效性”的最好注释。在这里笔者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思考,具体谈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一、深入钻研文本,开发利用教学资源

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教科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文本,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怎样才能了解到学生的需要点,从而提高课堂的实效性?总的来说,需要教师先“钻进去”深入解读文本,再“跳出来”站在学生的角度确定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

1.抓住文本疑难,启发学生思考

教师要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沉下去了解学生。学生已经具备了怎样的知识基础和情感起点?对今天的学习内容,学生感到难于理解和掌握的地方可能会在哪儿?哪些地方是学生最想了解、最需要老师引导的?作为教师,在组织教学之前,都应该对这些问题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既不会重复教学浪费教学时间,也不会因为知识链的隔断而让学生不得要领。比如在教学《会走路的树》时,课文中有一处这样写道:小鸟看见了驯鹿,好奇地问:“你能让我爬到你的身上坐一坐吗?”教师就可以抓住一个“爬”字,打开学生的思路。因为在此之前,“小鸟会飞”已经成为学生的思维定势,即固有知识,但小鸟的“爬”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到。小鸟为什么不说“飞”而说“爬”?教师以此为教学线索,积极引导学生体会到这只羽翼未丰的小鸟的特点和心理,想象驯鹿天天不厌其烦让小鸟爬到它的身上,去了很多地方的情景,从而体会到驯鹿美好的心灵和真挚的情意,并以此唤醒学生内心的美好情感。

2.把握住学生的“兴奋点”

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找出能紧紧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兴奋点”,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教学内容,很多时候在教学参考书上都可以得到,而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寻找一条恰如其分的渠道,让这些知识流淌到学生的脑海里。而寻找“兴奋点”,就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渠道”。教师可以在上课伊始抛出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然后,在学生纷纷找出自己的论点、论据进行争议的过程中,学生的内需不断得以实现,并得到提升,教学效果也得到真正实现。

二、创设课堂情境,引起学生情感共鸣

学生自己对文本有一定的理解,但往往理解不会深入,教师需创设体验点,引导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出发,去深入地理解文本的情境和情感,体验点的创设比贴标签式的说教会使学生更易于接受。

1.引导学生移情体验

当课文意义生成在学生的原认知结构中找不到呼应时,由于受知识和生活经历的局限,学生对课文中所蕴含的主题与情感往往缺少体验,经常产生陌生感与疏离感。因此,教师在教学组织过程中,特别要注重找到学生类似的情感体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提高教学效果。

2.激发体验的内需

教师要调动起学生对内容情境的兴趣,情感体验是以兴趣为主要出发点的。在教《游园不值》中,爱花、惜花的诗人没能进到园子里,却看见“一枝红杏出墙来”,可请学生扮演那枝“红杏”,想象红杏会对园主人说些什么,会对诗人说什么?会对园子里不能出墙头的花花草草说什么?这样学生便会兴趣盎然,透过文本进入了诗境。

3.培养问题意识

现代思维科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思维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营造民主的教学气氛,培养学生乐于提问、敢于提问的学习品质,从学生提出的问题入手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生树立“学习源于问题”的意识,培养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勇于提出的良好习惯。这也是创新品质形成的基础。

三、抓住教学本质,落实语言文字运用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抓住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质,将语文教学实实在在地落实到语言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选择多种阅读方式

阅读方式单一,势必造成课堂上的心理疲劳,造成学生不愿读下去,乃至恹恹欲睡;只有根据教学需要不断变换阅读方式,学生觉得新奇,才能产生继续阅读的欲望,从而提高课堂阅读教学的效率。在教学课文《做一片美的叶子》时,我通过让学生全班读、小组读、个人读、开火车读、大声读、小声读、默读等形式,运用了多种阅读方式,教学效果非常好,同学们读的热情特别高,很快理解课文了,体会到叶子的美丽,激发了学生对叶子、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之情。

2.注重“读写结合”

学生学习语文的真正目的,是运用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包括两个方面:口头表达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而最终的落脚点是书面表达能力。不动笔墨不读书,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很好地融合了这一传统的读书方式,注重把学生的感悟写下来,从而使语言的训练落到实处。在教学《北大荒的秋天》时,我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同时,让学生学习课文中的写法,写一写果园的景象,学生很快就写了出来。

3.运用语境进行词语教学

新课程对词语教学越来越重视,一改过去理性的、复杂的、枯燥的词义分析,注重有效的、生动的、富有价值的词语教学。教学课文《开天辟地》时,我在语境中出现“( )天( )地”词语,学生用这些词语把整个故事串了起来,词语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符号,形成了学生头脑中生动的形象,将课文内容深刻地印在了脑海。

重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以学生为主体,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使我们的语文教学事半功倍,努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只要我们目中有學生,心中有方法,教学有艺术,相信我们一定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猜你喜欢

有效策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