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创新教育

2014-04-29黄艳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创新教育小学语文学生

黄艳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广大教师的重任,也是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之一。这不仅需要教师突破传统教育的瓶颈,更新教育观念,更要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创新教学方式,构建有效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 创新教育 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c)-0016-02

语文是人们学习和掌握各门知识的基础学科,小学语文又是整个语文教育大厦的基石。2012《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开篇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尤为重要。这不仅需要教师突破传统教育的瓶颈,更新教育观念,更要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创新教学方式,构建有效课堂。

1 更新教育观念

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首先,教师必须有创新意识,不墨守成规,敢于向传统挑战。如果教师仍习惯于师道尊严和严师出高徒的教育观念,信奉“听话”就是好学生的教学标准,注定难以适应这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也难以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爱因斯坦说过:“学校凭借恐吓、压力和权威来管理学生是一件最坏的事情,它破坏了学生诚挚的感情和真诚的自信,它养成学生驯服的性格。”更新教育观念是小学语文创新教育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钻得进去,接受、领悟、吸收、获得人类的创造智慧,还要引导学生跳得出来,运用发散性和灵活性的创造思维,从评判、辨析、质疑、引申和发挥等角度来审视已有知识,善于从貌似正确的现象中敏锐地发现其错误之处,敢于否定其中的“是”,揭示其中的“非”,勇于开拓新路。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让学生可以自由读书,自由思考,自由发言,同时把教师的讲和问压缩到最低的程度,使学生有属于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有进行创新活动的空间,这样就能有效地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此外,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个性,善于发现学生内在素质的闪光点,认识每个学生的优势和发展方向,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个性与特长充分地发展。

2 创新教学方式

现在的小学生接受能力强,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蕴含着极大的创新潜力,这为培养创新思维和开展创新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教师在实施小学语文教学时,不能仅仅满足于将书本上的有限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来认真研究,探讨教学的方式方法。

2.1 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信息技术融合了自身的特性,将很多生硬的知识变得灵活,也让很多消沉的东西富有生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很好地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也能帮助教师营造教学氛围。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经典文章,都很适宜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声情并茂、情境结合的环境中学习,有助于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更有利于他们正确朗读,形成语感,增进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如讲授《望庐山瀑布》时,为了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古诗的意境之美,体味李白那种“万里一泻,末势犹壮”的艺术风格,教师可以先在网上寻找相关的视频、图像,伴随着动听的音乐,向学生逐一介绍庐山的秀丽风光,最后将影像定格在庐山瀑布,引导学生感受、体验瀑布之美,激发起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诗人李白描绘的庐山瀑布是怎样的景象呢?在这种状态下学习无疑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由于长期处在应试教育的固定模式中,学生形成了学习和思维定式,潜在的创新意识被紧紧抑制着。要开展创新教育,就必须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这种被动的教学方式,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变知识的传递者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使学生逐渐形成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思维意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正如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所说:“教师不应该站在学生面前上课,而应站在学生后面”,教師要充分发挥创造性,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讨论题目,鼓励学生对同一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变死记硬背为大胆质疑,让学生体验作为学习主体进行探索、发现和创造的乐趣,从而使学生自己获取和运用知识,享受创造成功的快乐。

2.3 安排具有实践性的作业

小学语文更加关注对基础性知识的学习与巩固,所以安排课后作业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事实证明,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知识,不仅学得快,而且有利于创新。在实践中学生会遇到新困难和产生新问题,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提高课后作业的实践性,容易使学生养成主动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进而提高创新能力和水平。例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进行绘画创作,学生通过画图,可以更生动地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境界,从而不断增强掌握课文主题的能力;以讲故事、演讲、读书汇报、表演课本剧等形式,安排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学习方式去实践、探索、激活知识储备,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使他们更深刻地了解课文内涵,提高语文素养。

3 构建有效课堂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语文学科较其他学科有着更特殊的优势,创新能力尤其是作为创新能力核心的创新思维能力,正是通过对语言和文字意义的摄取与输出,文章内容和结构的理解与分析,作品艺术形象的感染与创新等引发表现出来的。构建有效课堂,应当好好地借鉴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所提出的课堂教学“五实”标准:扎实—— 有意义的课,充实—— 有效率的课,丰实—— 有生成性的课,平实—— 常态下的课,真实—— 有待完善的课,在课前精心备课,课堂用心经营,课后潜心反思,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的眼光审视所遇到的问题,尽可能从小处着手,给学生创造一个个“创新”的机会,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

3.1 课前精心备课

备课是教学的前奏,是课堂教学的战略策划、战术酝酿,是对课堂教学运筹于帷幄,以致学生决胜于课堂,从而取得优良的教学效果。备课应是满足不同层次学生个体发展需要的过程。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分析学生的知识结构差异,找准新知识学习的切入点,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情绪,设计课堂教学,确定分层施教,使基础较差的学生“吃得进,消得了”,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跳一跳,摘得到”。

3.2 课堂用心经营

课堂是体现学生主体的主要阵地,也是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开展丰富多彩活动的场所。教师只有以经营者的角色把身心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创设灵活多变的语文课堂,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真正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才能算得上是用心经营。改变课堂教学问题的呈现方式,给予学生想象、自问和运用语言的空间,使师生交往的心理状态达到最佳水平,以保证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敏捷,使各种智力和非智力因子都处于最佳活动状态,从而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才能,让每位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在创新中学习,在发现中获取,在成功中升华。

3.3 课后潜心反思

在教学实践中,课堂一旦放开,真正活跃起来,就会有很多突如其来的可变因素,学生的一个提问,一个“发难”,一個突发事件,都有可能打破原来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案。教师在课后把这些突发事件记录下来,对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学生的表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理性的分析,通过反思、体会和感悟,可以帮助自己总结和积累经验,形成一套能适应教学变化的、能出色驾驭课堂教学的知识体系和本领,以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语文教学真正成为一片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沃土、一块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天地。

参考文献

[1] 缐秀丽.让多媒体徜徉在小学语文课堂—— 浅谈多媒体辅助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0):133-134.

[2] 应佳.浅谈小学语文创新教育[J].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1(14):15-16.

[3] 廖良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探微[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0(8):12-13.

[4] 任飞.浅谈备课中的学情把握[J].中国校外教育,2010(9):114.

[5] 张薇.创新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生命[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2).

[6] 张君芳.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J].陕西教育,2013(9).

猜你喜欢

创新教育小学语文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创新当前中学体育创新教育模式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