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弘扬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2014-04-29何凤兰
何凤兰
摘 要:在目前小学教育中,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品德与社会课程成为了重要手段。考虑到小学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重要阶段,如何在小学阶段积极开展品德与社会课程,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质量,针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熏陶,努力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及自信心,成为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内容。基于这一考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应明确教学任务和教学目的,应结合小学生特点,积极弘扬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关键词:小学教育 品德与社会课程 传统文化 民族自豪感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c)-0210-01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为了保證思想品德素质培养取得积极效果,小学阶段根据教学需要开展了品德与社会课程,并将其列入了小学阶段的教学计划。从目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开展来看,要想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质量,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积极性,做好传统文化的弘扬,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就要认识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作用,并结合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内容,形成对小学生的全面教育,把握教育原则,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果。
1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作用分析
从目前小学阶段开展的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实际教学来看,品德与社会对提高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培养小学生整体思想品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结合小学教学现状,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开展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
从小学阶段的课程设置来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属于思想品德课程类别,在小学阶段与文化课程享有同等的地位,是提高学生能力和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学科。由此可见,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对于小学教育而言具有重要作用。
(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对培养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上,都将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素质作为重点,因此,在小学阶段,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将成为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重要手段。为此,我们应认识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性。
(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对促进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设置,为提高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提供了支持,同时也对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形成了有力的促进。为此,对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理解,我们应认识到其对小学阶段思想品德教育的促进作用及其重要性。
2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如何做好传统文化的熏陶
(1)在教学内容选取上将传统文化作为侧重点。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为了做好传统文化的熏陶,使学生能够感知祖国优良的传统文化,应在实际教学中重点选取传统文化为内容,并以此为切入点做好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例如:可以在教材中对涉及传统文化的章节进行重点分析和精讲多练,保证传统文化教学能够得到有效开展,提高教学效果。
(2)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影响和渗透。
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除了要正面讲解之外,还要注重影响和渗透,使学生能够在不经意间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从而实现由浅入深的教学。例如:在教学五年级《让诚信伴随我》这一单元时,可以通过给学生讲故事,让学生讨论并续写书中有关诚信的故事,让学生搜集有关诚信的故事,学生讲故事等方法进行教学,学生通过听故事,讲古今中外诚信的故事,以及续写书中故事等方式,明白了“人无信不立”的道理。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应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应采用循序渐进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影响和渗透,满足教学需要。
(3)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在此基础上要想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做好传统文化的熏陶工作,就要从了解学生特点入手,充分发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多的了解传统文化,并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进而为提升品德与社会教学质量提供有力的帮助。
3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如何弘扬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1)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应将弘扬传统文化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
考虑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性,为了保证其整体教学效果满足实际需要,应将弘扬传统文化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并以此为依据,在教学思路制定、教学方法选择和教学内容选取上下功夫,重点开展传统文化教学,使学生能够获取更加全面的传统文化知识。
(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应增加传统文化的介绍,激发民族自豪感。
为了实现弘扬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的教学目标,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应增加传统文化的教学比例,应对传统文化部分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并将传统文化作为教学重点,使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应转变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培养。
在教学模式选择中,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要想实现弘扬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的教学目标,就要积极转变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模式创新,用较大的篇幅对传统文化进行介绍,并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看,满足教学需要,做到对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培养。
4 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想实现弘扬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的教学目标,就要在教学重点选择、教学目标制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创新等几个方面入手,保证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取得积极效果。为此,我们要认识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应将弘扬传统文化和激发民族自豪感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 史新颖.论少先队的系统发展与改革[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2] 王群.大众文化对农村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
[3] 临潼新市教育组,韩经斌.论传统道德在小学思想品德课中的扬弃[N].学知报,2010.
[4] 樟树市第八小学,肖海娥.浅谈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策略[N].宜春日报,2010.
[5] 宋歌云.发扬传统道德 推动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N].楚雄日报(汉),2009.
[6] 青神县,佘文成.谈小学品德教育的实效性[N].四川科技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