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的问题意识
2014-04-29周洁
周洁
摘 要: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常常意味着创新的开始。我国的教育以传授知识为主,但是也一直倡导对学生要“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要改善这种状况,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需要教师去激发、培养。因此,课堂教学重要的是保护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质疑,并在思考中学会释疑。
关键词:问题意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问题,所以中国的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都回答不了,那算是非常成功,所以美国的学生年级越高,越富有创意。
一、问题意识淡薄的成因
1.不敢提问题
第一种可能性就是因为怕老师,从幼儿园开始就养成了对老师的一种莫名紧张感,随着慢慢长大,发现教师对于知识具有权威性地位,“权威”所讲授的必定是对的。第二种可能性就是自卑心理,怕提出的问题受到同学或老师的嘲笑。
2.不想提问题
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学生在性格上的问题,造就了比较内向的性格,习惯被动接受,不会主动提问。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没必要提问题,反正都会了,即使不会,老师也会讲的。
3.不会提问题
平时在课堂中,一直是教师把所要掌握的知识进行分解讲授,而学生就像一个个听众,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如何会提问题。这样的课堂,学生只能静听接受,久而久之,学生习惯了被动地接受知识。
二、问题意识养成的策略
1.激励爱提问题的兴趣
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这就是有了爱提问题的兴趣,作为学生,只有在自己的提问得到老师的欣赏时,他们的思维才会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例如:下面是新苗书店四、五、六月图书的进货情况,除了填完整表格外,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当看到这道题后,孩子们能迅速把表格填写完整。但是看到需要提问题时,只有少许几个孩子举手。其中有个孩子说道:四月儿童图书和成人图书一共多少本?刚提完,有个孩子就指出,这个问题就是表格里原有的问题,不要再提一遍了!那个提问题的孩子一下泄气了。我对他说:你提的这个问题真好!虽然是原有的问题,但是既然能求一共用加法,那是不是可以变换下说法呢?那个泄气的孩子双眼一下亮起来了!“四月份成人图书比儿童图书多进货多少本?”他说道。看到他又恢复到自信满满的状态,我适时对全班进行激励:“××巧妙地提出了这个问题,你们还会提出什么问题呢?”在那个孩子的带动下,其他问题脱颖而出,就像一株株“小幼苗”在茁长成长。
2.注重情境教学的创设
传统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很少创设问题情境,没有给学生提问的机会,所以,我们应该竭尽所能去思考,创设一种可以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情境,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如:“初步认识分数”中,课一开始呈现出四瓶水、两个苹果、一个蛋糕让两个小朋友来平均分,每人拿到的东西用一个数来表示。孩子们兴趣盎然地开始平均分,前两样物品很快有了一致的结论,但是一个蛋糕平均分的结果引起来他们的“纷争”。马上有孩子提出:半个蛋糕是一个数的表示形式吗?在这个问题引起大家的质疑,在随后思考交流中,最终得出一个新的认知:分数二分之一。
3.利用教学手段的引导
新課程的核心理念就是以生为本。在我们的课堂结构中,可以选择性地选取一些教学内容,让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的教学手段,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在学习用竖式计算46÷2时,因为有一定表内乘法基础,所以一开始就让孩子们进行书本自学。在随后的交流提问中,有孩子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十位上4÷2商2后,为什么还要写2×2等于4。孩子在提出这个问题后,全班孩子陷入了思考,有孩子说是为了检验一边十位上的商是否商对;有孩子说是因为格式要求……在一圈圈讨论声中,孩子们激发起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意识,在最后的结论中,孩子们明白了十位上是平均分第一次,一定要看看分完了没有,如果分完了,就是0,可以进行个位上的第二次平均分。
4.增强自身意识的培养
学生不爱在课堂上提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教师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布鲁姆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问题,让学生学会提问题。”老师应巧抓学生的“问题”,并以此为教学起点,以不变应万变,着力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另外,教师平时自己提的问题也要注意质量,切勿过多过滥。人的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敢于提问题亦是如此,千万不能把提问题作为惩罚思想开小差的学生的杀手锏。
苹果落地现象司空见惯,可贵的是牛顿的问题意识,促使他思考为什么苹果会落地,从而才有了万有引力定律的伟大发现。只有学生敢于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并从此踏上创新之路。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