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隐喻的跨文化翻译策略研究
2014-04-29李娜
李娜
摘 要: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在本质上更是人类形成对周围世界的思维模式和认知手段的过程。中西方背景下,英汉语言的隐喻现象与文化密不可分。翻译不仅是语际间的转换,更是一种跨文化转换。因此,在认知隐喻的跨文化翻译过程中,应从认知的角度分析隐喻所蕴含的文化信息,确定相应的翻译策略,实现源语文本及文化信息的准确传递。
关键词:隐喻;认知语言学;跨文化;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4)05-0176-4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4.02.043
对隐喻最早进行系统的关注和研究要追溯到亚里士多德,他认为隐喻是对语言的一种装饰。现代系统功能语言学将隐喻定义为一个用来表达事物相似性的词汇。20世纪,认知语言学蓬勃发展,美国语言学家及认知心理学家Lakoff指出:所有的语言都是具有隐喻性的,我们每天所做的,所经历的几乎都是一个隐喻现象(Lakoff & Johnson, 1980)。国内学者束定芳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更是人类的一种认知现象。它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解释另一领域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束定芳,2000)。传统翻译理论对于隐喻翻译的研究多集中在修辞层面上,即译者只是基于源语言文本的语义进行隐喻现象的修辞分析,从而达到源语言与目的语在隐喻表达形式上达到“对等”,以此实现源语言与目的语之间的语言转换。而近年来认知语言学从认知的角度研究隐喻,对传统隐喻观提出了挑战。从认知角度来看,隐喻是人类思维活动的结果,是人类语言普遍现象的基础。因此,避开认知谈隐喻的翻译显然是不科学的,隐喻翻译应以认知为取向(肖坤学,2005)。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张培基, 1980)。隐喻、文化及翻译之间必然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跨文化视角探讨隐喻翻译策略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1 . 隐喻的认知性
隐喻在人类语言中俯拾即是,普遍存在。“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不但在语言中,而且在思想和行为中。我们赖以进行思考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基本都是隐喻性的(Lakoff & Johnson, 1980)。”一直以来,隐喻都被认定是一种使语言生动形象的修辞手法,归属语言层面的修辞学范畴。传统的隐喻理论将隐喻视为语言内部文本及语义的问题,因此限制了隐喻在更大范围内对语言现象的解释。直到1980年,Lakoff和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隐喻不仅仅是语言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并对传统的西方哲学及语言学的语义理论提出了挑战。认知语言学认为,他们将隐喻定义为“跨概念域的映射”,即隐喻为源域(source domain)和目标域(target domain)之间的映射(mapping)。源域为人们已经认知熟悉的概念领域,目标域为人们未知陌生的概念领域,即隐喻现象是人们建立在已知的概念基础之上,去认知未知概念的一种认知思维方式。这种把不同概念领域用思维关联起来的认知方式,就是隐喻的认知现象。因此,“映射”实际是两个概念领域的对应,而不仅仅是两个语言意义实体的对应。
如:Love is a journey. 爱情是旅行。
在本句话中旅行是源域,爱情为目的域,隐喻即为利用源域已有的概念去理解目的语的概念。因此在这两个认知领域中,源域中如果有旅行者,那即为目的域中的爱人,源域中的目的地即为目的域中的共同目标,源域中的路途障礙即为目的域中的爱情困境,如下图所示:
因此人们的认知能力理解并接受此映射后,理解句子“We may have to go separate ways.”时,既可将之代入源域中,表示我们(旅行者)必须分道扬镳,道路不同,目的地也不同。也可将之代入目的域中,表示我们(爱人)必须分手,结束爱情关系。
由此可以得出,映射是概念与思维的一个部分,隐喻是认识映射的对应,不是语言实体的对应。而这一映射的过程正是人们认知能力产生作用的过程。隐喻的认知性显而易见。
2 . 隐喻与文化
语言既是文化的产物,也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是一个互为依存、密不可分的整体。“世界上没有哪一种语言能离开特定的文化,任何语言都充满了人类文化活动的痕迹”(孙致礼,2003)。隐喻,作为一种内涵丰富的语言现象,毫无疑问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喻体意象,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必不可少。“隐喻是一个民族语言文化的体现,是语言中与文化联系最紧密的部分,也最能反映各个民族思维的相似性与差异(王守元、刘振前,2003)。”隐喻现象能够在语言中体现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因此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认知现象,还是文化现象,反映不同民族的思维模式和文化差异。
人类身体构造和感知器官的相似性导致了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思维认知的相似。奈达曾指出不同文化的人们所具有的共性远远大于将他们区分开来的个性(Nida, 1983)。也恰恰是不同文化具有的这一共性构建了跨文化交际的基础。在最能体现认知概念的隐喻现象中,存在一些相同的文化概念。如,汉语“披着羊皮的狼”在英语语言文化中也使用了相似的隐喻概念来表达“wolf in sheeps clothing”。同时,人类的认知受制于客观物质世界,因此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存在着认知上的差异。这一点在隐喻的运用上完全体现,尤其是英汉两种语言中广泛存在的成语谚语等隐喻现象,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如“pull ones leg”与汉语的“拖后腿”并不对等,表示的是“和某人开玩笑,取笑某人等”。
由此可见,隐喻与文化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密不可分的。隐喻具有文化属性,对隐喻翻译的探讨及研究绝不可能绕开文化因素。
3 . 隐喻与翻译
近年在隐喻和翻译各自领域的研究表明,隐喻与翻译两者相互关联,密不可分。首先,隐喻和翻译在各自的源语言中都是表示转移(transfer),两者具有相同的词源。这意味着隐喻与翻译在很多方面可以融会贯通。隐喻是从一个概念域或认知域(源域)向另一概念域或认知域(目标域)的结构映射,可以这么说,隐喻是人类认知上的一种转化。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表达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萧立明,2001),即,翻译是语言语义或风格上的转化。前者是人类在思维认知层面的转换,后者为表达此思维认知概念的转换。
其次,正如笔者前面提到,隐喻与翻译两者都与语言和认知密切相连。隐喻的本质是其认知性,研究隐喻即是研究人类的思维方法和认知过程。语言作为认知的表现形式和组成部分,能直接反映隐喻特征。同时,翻译过程即为语言转换过程,故翻译必定与认知隐喻联系密切。有的学者甚至认为翻译是用一种语言将另一种语言进行二次喻化的认知过程。据此推断,翻译的过程如同隐喻的映射原理,也属于思维活动的认知过程。此外,根据Lakoff对隐喻的定义,隐喻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是全新语言之根源。人们可以通过隐喻从全新的视角来认识另一事物,使这一事物具备全新内涵。在认知过程中,人类对具体的、可直接感受事物的经验,为我们认识更复杂的概念和抽象事物提供了基础,使语言保持创新性。同时,由于其性质及方法的多样性,作为语言转换过程的翻译,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能把一些外来文化内涵丰富的词语引入本族语,为本族语输入“新鲜血液”。在这一点上,隐喻及翻译在跨文化交际方面都具有一定积极的促进意义。
4 . 认知隐喻的跨文化翻译策略
根据隐喻的认知性以及翻译的定义,隐喻的翻译也可以说是将某种文化中语言所表现的认知方式用目的语传递到另一种文化中去的过程。在进行认知隐喻翻译过程中应首先尽可能传达原文喻体的文化内涵,在无法求同的情况下,也不应逾越译文喻体的文化内涵。孙致礼(2003)提出跨文化转换的策略主要有三种,分别为移植法、借用法和意译法。下面笔者就从跨文化转换视角来谈一下认知隐喻的翻译策略。
(1)移植法
笔者前面提到,由于人类认知的共性,使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人们在对同一事物进行理解及认知时具有相似性,这一相似性为隐喻翻译提供了基础。特别是英汉中的谚语及歇后语等,充分体现了中西文化背景的人认知的相似性与普遍性。在处理此类语言的翻译时,可直接将原文喻体的文化内涵直接移植至译语喻体文化中。如:
crocodile tears 鳄鱼的眼泪
armed to the teeth 武装到牙齿
The three religions and the nine schools of thought 三教九流
Walls have ears. 隔墙有耳。
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 血浓于水。
(2)借用法
人类认知存在共性,但更多的是差异性,这体现在表达同一概念事物时会使用不同的喻体。在原文喻体与译文喻体文化内涵非常相似,但在表达形式上略有不同时,可以采取借用法,即直接借用译文喻体来代替原文喻体,处理翻译过程,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如:
castle in the air 空中楼阁
Great minds think alike. 英雄所见略同。
a shower of applause 雷鸣般的掌声
spending money like water 挥金如土
(3)意译法
人类认知的差异性体现在文化和思维上的差异,因此在翻译过程中更多的情况是在译文语言无法找到相同或相似的喻体,或出现喻体缺失。在处理此类隐喻翻译时,既难以采取移植法,也不宜使用借用法,则需意译,即舍弃原文喻体所表达的文化内涵,保留原文喻体意义或相近的替代意义。如:
In fair weather prepare for foul.
将其翻译为“未雨绸缪”,而非“晴天要为阴天做准备”。
The teenagers dont invite Bob to their parties because he is a wet blanket.
青年们不邀请鲍勃参加他们的聚会是因为他是个令人扫兴的人。在这“wet blanket”是文化隐喻,不能翻译为“湿地毯”。
5 . 结束语
隐喻不但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在本質上是人类形成对周围世界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文化的反映方式。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的隐喻现象能够反映不同文化人群的认知共性和差异,体现不同文化人群的思维方式。本文从隐喻的认知性以及文化性角度探讨了隐喻、文化以及翻译三者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提出隐喻翻译必须考虑文化因素。处理认知隐喻在跨文化视角下的翻译是跨文化转换的基础,在隐喻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在对隐喻充分和正确的理解基础之上,采取适当的跨文化转换翻译策略,保证隐喻信息的准确传递以达到促进不同文化的正常交流之目的。
参考文献
Lakoff &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Nida, E. 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Newmark P.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Newmark, P.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陈道明. 隐喻与翻译——认知语言学对翻译理论的启示[ J ] . 外语与外语教学,2 0 0 2 ( 9 ) .
段峰. 论翻译理论研究的认知视角[ J ]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0 9 ( 1 1 ) .
刘法公. 谈英汉隐喻翻译中的喻体意象转换[ J ] . 中国翻译,2 0 0 7 ( 6 ) .
束定芳. 隐喻学研究[ M ] .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 0 0 0 .
孙致礼. 新编英汉翻译教程[ M ] .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 0 0 3 .
肖坤学. 论隐喻的认知性质与隐喻翻译的认知取向[ J ] . 外语学刊,2 0 0 5 ( 5 ) .
王守元、刘振前. 隐喻与文化教学[ J ] . 外语教学,2 0 0 3 ( 1 ) .
萧立明. 新译学论稿[ M ] .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 0 0 1 .
杨忠. 英汉语义认知基础对比研究的框架[ J ] . 外语与外语教学,2 0 0 8 ( 1 1 ) .
张培基. 英汉翻译教程[ M ] .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 9 8 0 .
赵艳芳. 认知语言学概论[ M ] .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 0 0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