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许渊冲教授“三化”翻译理论和“三之”翻译目的的思考
2014-04-29宋楠张宇超
宋楠 张宇超
摘 要:本文基于对许渊冲教授“三化”翻译理论和“三之”翻译目的的思考,认识到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指出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应将译文读者的实际情况作为采取何种翻译理论为指导的依据。
关键词:三化;三之;翻译理论;翻译目的;许渊冲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4)05-0174-3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4.02.042
对于任何译者(兼职或专职)而言,对许渊冲教授及其翻译理论应该不会陌生。作为一名译界资深的作家和翻译家,许教授的名字享誉国内外。他一直致力于把中国文化推向全世界,使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的宝库中绽放光彩。因此,在翻译领域,许教授一直孜孜不倦,笔耕不辍,创作了多部翻译论著,翻译了无数优秀作品,如他的关于翻译的著作《翻译的艺术》以及他的译著《诗经》《楚辞》《唐诗三百首》等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和译者研究、学习的范本。许教授在长期的翻译实践中探索出了一系列指导翻译活动的翻译理论,如“三美”翻译理论,要求译者在翻译中追求“音美”“意美”和“形美”。许先生指出“三美”理论中,“意美”是最重要的(许渊冲,2006:81)。而他的“三化”翻译理论就是使译文达到“意美”的变通方法。不仅如此,他还提出了“三之”翻译目的。本文是笔者在长期的翻译实践中对许教授的“三化”翻译理论及“三之”翻译目的所作的领会及思考,并以此指导自己的翻译实践活动。
1 . 对“三化”翻译理论的思考
许渊冲教授在翻译实践中提出了翻译的“三化”理论,即深化、等化和浅化。在此,许教授的“三化”中“深化”指特殊化、具体化、加词、一分为二等译法;“等化”指灵活对等、词性转换、正说、反说、主动、被动等译法;“浅化”指一般化、抽象化、减词、合而为一等译法(林家修,2005)。
以下是“三化”翻译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具体应用与体现:
例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许渊冲教授译为:
With monkeys sad adieus the river banks are loud.
此句中adieus是“道别即辞行”之意。很明显,在这个句子中,译者采用了“深化”的翻译方法。在翻译时巧妙地加了一个“sad”,这样使读者容易感受到对于作者的离去连两岸的猿声都听起来使人感到伤感。作者用对猿声的感受表达出心中的离愁,而“sad”一词在这里正是起到了使读者身临其境的作用。读者读到此句时,脑海中便会浮现出一幅凄凉的图画:寂静的江岸、孤独的猴子、悲哀的叫声……,离别之愁油然而生。
又如诗句:“東风无力百花残”,“少小离家老大回”,许渊冲教授译为:
The east wind is too weak to revive flowers dead.
I left home young and not till old do I come back.
在以上例子中译者巧妙地运用了“等化”翻译法,对原文意思正话反说。第一句中的“too…to…”结构强调了东风的无力,而一个“revive”更是道出了暮春时节,百花不再,作者思念友人的孤独之情。
再如以下诗句,“烟花三月下扬州”
版本1:I journeyed south to Yangzhou in
March, a time when flowers were blooming
版本2:Tour to Yangzhou in early spring.
版本2中译者也是巧妙地运用了“浅化”译法。将“烟花三月”译为“early spring”。译者认为“烟花三月”不一定特指三月份,而应该是代指那个季节。早春,比如美国的春天一般在三至五月份,如果译成三月,读者很难体会到春风和煦,繁花似锦的美景,从某种程度上讲,诗歌体现的意境之美会大打折扣。
其实我们在翻译实践中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用“三化”理论处理我们在翻译中遇到的问题,只是没有有意识地上升到理论高度而已。
2 . 对“三之”翻译目的的思考
上面提到许渊冲教授的“三化”翻译理论就是为了达到“三之”的目的。这一点和孔子的想法不谋而合。孔子在《论语》中讲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说懂它的人不如喜欢它的人,而喜欢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孔子没有确切地指出“它”在这里代表什么,可以是技艺,也可以是学问。具体指什么在于个人亲身经历和感悟。在此,许教授灵活地将其引用到翻译理论中,以此给译者指点迷津。许教授的“知之”就是指使受众者知道原文说了什么;“好之”就是喜欢译文;“乐之”就是从译文中感到了乐趣。“知之”是三“之”中最基本的要求,“好之”“乐之”是它的高级阶段。要让人知,就必须用地道的语言、符合译语习惯的表达方式、充分发挥译入语的优势,尽可能准确、全面、忠实地传达原文的意思,防止望文生义和词不达意,反对形式主义和自由主义。请看以下例子:
One night there flew over the city a little Swallow. His friends had gone away to Egypt six weeks before, but he had stayed behind, for he was in love with the most beautiful Reed. He had met her early in the spring, as he was flying down the river after a big yellow moth, and had been so attracted by her slender waist that he had stopped to talk to her. (Oscar Wilde, The Happy Prince)
巴金译文:某一个夜晚一只小燕子飞过城市上空。他的朋友们六个星期以前就到埃及去了,但是他还留在后面,因为他恋着那根最美丽的芦苇。他还是在早春遇见她的,那时他正沿着河流顺流飞去,追一只黄色飞蛾,她的细腰很吸引他的注意,他便站住同她谈起话来。
笔者译文:有天晚上,一只小燕子飞过城市上空。他的朋友们已经在六个月前去埃及了,但他留了下来,因为他爱上了一根最美丽的芦苇。他在早春遇见了她,那时他正沿着河流顺流飞翔,追逐一只黄色的大飞蛾,被她的纤纤细腰所吸引,他便停下和她讲起话来。
这段原文摘自一则寓言童话故事,读者当然是儿童或青少年。童话故事的特点就是语言要生动、形象,能使读者产生想象或幻想,从而深入浅出地讲述一个道理。所以就需要读者充分把握目标语读者或受众的特点及语言接受能力,选择适当的译入语用词。不管是巴金先生还是笔者都考虑到了读者的接受能力及实际情况,尽力发挥译入语的优势,使译文做到贴近读者,达到使读者“知之”“好之”从而“乐之”的目的。
3 . 笔者的反思
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而在翻译实践中,译文的目标读者是另一个影响翻译方法的因素。在翻译理论的指导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译文读者的实际情况,包括读者的文化水平、文化背景等,以便能使读者轻松地接受译文传达的信息,达到交流目的。以下例子可以说明这一点:
众所周知,电影Lolita叙述了一个中年男子与一个未成年少女的恋爱故事。就笔者所知,目前市面上对这部电影名字的翻译有两个版本:《洛丽塔》和《一树梨花压海棠》。很明显第一个译本名称《洛丽塔》是等化或直译的结果,对熟悉西方文化的读者而言,一目了然。而另一个版本《一树梨花压海棠》采用的是深化或意译的翻译方式。“一树梨花压海棠”这一诗句出自宋代著名诗人苏东坡对其好友张先(990-1078,字子野)的调侃之作。据说张先在80岁时迎娶了一位18岁的小妾,举行纳妾仪式当天,苏东坡酒过三杯,兴奋之余作诗一首:
八十新郎十八娘,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不难理解,这里的梨花指白发的新郎,海棠指的是红颜新娘,一个“压”字道尽无数未说之语!春暖花开之时,人们很容易发现这一意境之美:一棵高大的梨树,花團锦簇,洁白如雪,而在其身旁依偎着的,恰是一株红色的海棠,娇艳似火。笔者认为,这一名称可能适用于精通中国古文化的文人学者。其实在笔者看来,针对不同读者或受众群体,如一般的普通读者或乡村居民,我们将其译为《老夫少妻》也未尝不可,这样更能达到使某些译语读者“知之”“乐之”或“好之”的目的。显而易见,对目标读者的准确定位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译者的翻译策略。
4 . 结语
许渊冲教授指出:学习翻译的一条重要的途径是参加翻译实践。因此任何一种权威的具有指导意义的翻译理论,如果不被用来指导实践活动的话,永远都是苍白无力的。当然译者对译入语读者或受众文化背景掌握的程度也决定了译者能否达到翻译目的,即使受众者“知之”“好之”从而“乐之”。
参考文献
陈福康. 中国翻译学史[ M ] .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 0 1 1 .
林家修. 许渊冲翻译理论在《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中的再现[ J ]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 0 0 5 ( 1 ) .
许渊冲. 文学翻译[ M ] . 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1 9 9 8 .
许渊冲. 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 M ]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 0 0 0 .
许渊冲. 翻译的艺术[ C ] . 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 0 0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