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
2014-04-29刘丽红
刘丽红
【摘 要】在我国一系列的体制改革过程中,关于经济制度的改革是尤为重要的,而会计是一种以经济效益为目标的经济管理活动,因此会计制度的改革也是在所难免的。为保证不断扩大发展的事业单位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国家财政部提出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不断改革,这便为我们提供了制度改革的前提,而在发现问题中完善改革制度便是最有效的改革手段。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制度改革
随着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也在不断地进行完善。自1998年财政部颁发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来,人们总会在执行过程中发现一些漏洞,使公民的利益遭到损害,还导致会计师从业资格受到怀疑。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在2006年国家财政部将此制度加以修改,并发布了新的会计制度,进一步完善了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为了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得到不断的更新、发展与完善,我们需要全面的了解会计制度与中国国情,然后发现问题并且提出改革。
一、我国会计制度的现状分析
1.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分析
事业单位是为增进社会福利,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求而设立的国家机构的分支,为了管理事业单位的财务支出,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增加社会福利的支出,我国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有明确的制度规则。该制度规定事业单位需在国家相关法律、政策之下来进行财务规划,秉承着勤俭、不浪费、不攀比的原则,为广大人民群众谋求利益。除此之外,事业单位还需要正确的处理收入与支出的关系,切莫入不敷出,要在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基础上,努力的发展事业单位的财务事业。只有这样,国家和单位才能为我们广大人民群众遮风挡雨。
2.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分析
事业单位的管理制度主要是为了管理为事业单位工作的工作人员,为了扩大发展事业单位,将贤能之人聚集在一起是相当有必要的。对于人事的管理主要是指对事业单位岗位的设置、招聘、聘用合同及奖罚等环节的管理,一般来讲,工作人员为事业单位努力工作加班无非是为了工资与奖金,所以对于工资的合理安排与奖罚制度的制定必须深思熟虑。事业单位须将自身的利益放在首位,最大程度的为公司员工谋取福利,只有这样员工才会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任何事情都是相互的,事业单位设立合适的管理制度就会吸引更多的人才,然后才能达到双赢,共同进步。
3.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不断地发展与进步,事业单位的不断扩大,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也需要逐步的进行完善,现在我们首先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现状进行分析。会计近年来是我国极其热门的一个专业,会计行业需要的人才极多但很少培养出精英型人才,缺乏精英型人才的配合就会使得我国会计制度的发展受到阻碍。除人才稀少之外,我国的会计制度还有只为解决眼前问题而停滞不前的状况存在,由于危机频发,事业单位员工无暇探索会计制度的发展。我国的会计制度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还需要后代人不断地完善。
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监督管理
1.事业单位资产管理
事业单位的资产涵盖国有与私有两种,国有资产的使用需要依照相关的法律制度与政策,在使用过程中不可以随意破坏损坏国有资产,而且国有资产一般只能事业单位内部使用,不得向外借出或对外租赁。而对于私有资产的要求则比较宽泛,在事业单位法人代表同意的情况下,私有资产可以向外租赁,这便为事业单位提供了小部分的资金来源,在法律范围内事业单位对这部分资产的管理基本不受限制。合理的管理事业单位的资产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2.收入与支出管理
事业单位是指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性组织机构,是为了培养人才、宣传教育、发展科学技术、保护公众安全而设立的单位,事业单位多半是不盈利的。事业单位的收入来源主要是政府拨款与科研经费以及一些活动的承办费用等,主要用于事业单位的建设、人才的培养与公共福利设施的筹建等。关于事业单位的收入与支出,都需要有详细的记录,以免出现漏洞,收入与支出需要有一个平衡点,尽量避免收支不平衡的现象的发生。
3.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监督政策
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除了需要不断地建设、发展,还需要进行监督与管理,只有在正确的监督管理政策下,事业单位才会有更好的发展。事业单位会计部门主要管理单位的资产分配,而负责监督的部门则需要对他们的资产分配是否合理进行判断,这样一环扣一环既会使会计制度更为完善,还会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事业单位的监督政策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对会计制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这对于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的改革尤为重要。
三、事业单位现行会计制度的不足
1.会计核算基础的不足
目前,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依然以收付实现制作为主要核算基础,造成年度内收支不配比的情况。就拿卫生监管部门来讲,收入来源无非就是卫生状况不合格的工厂或小商店的罚款,但假若某年需要进行房屋修缮,其花销就远远大于收入,这便使得该年度内收支出现不配比的现象。该年度的正常支出金额就被迫减少,从而导致事业单位运营状况下降,而如果出现采购后跨年度支付则会导致单位账目不符,很难真实地反映单位的经济业务。
2.会计科目设计的缺点
现行事业单位会计科目设有资产类、负债类、支出类、净资产类等五大类,对于“在建工程”这些科目中都没有涉及,这就造成了在建工程经济管理的漏洞。在建工程在实际建设工程中涵盖很多方面,如购入需安装的的仪器设备、基建项目的筹建、以及某些网络公司的在升级版本的费用均需要通过“在建工程”进行核算。还有“低价值易耗资产”也是需要单独的科目分类的,在办公室里纸张、笔等办公用品与桌椅家具等的使用频率较高,易损坏,更换较为频繁,所以应当列入“低价值易耗资产”中。本文认为应当细化会计科目,是每个科目的涵盖内容少一点,这样更易于管理。
3.事业单位资产的不合理反应
对于固定资产,一般只核算帐面原值,但是在固定资产的不断使用过程中,总会对固定资产造成磨损,有时还会导致其性能下降,所以在试用期内需要计算折旧率,而不能一律以新产品的价格来计算固定资产。对于无形资产,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尚未进行明确的规定,这使得事业单位的无形资产不能在账面上加以体现,会导致单位总体资产下降,而且在年末的报表上会出现收支不符的现象。
四、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完善改革
1.建立资金管理制度与核算体系
对于现在存在的事业单位收支不平衡的现象,其产生原因极有可能是会计制度的不完善,为了使收支达到平衡,我们需要建立相应的资金管理制度,资金管理制度的建立既可以坚决收支不平衡的问题,又可以完善改革会计制度。相比于资金管理制度的建立,核算体系的建立是相当有难度的,本文认为应该加长事业单位的核算周期,仔细分析事业单位的发展进度与资产耗损情况,然后利用积分求算出一个大概的周期,每个周期进行一次资产核算,这样便能避免年度内收支不配比的现象。
2.会计科目体系的完善
会计科目应当是涵盖各个方面的,但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于会计的科目的分类太过笼统,使得有些科目包含的内容过多,不能更好的进行分析。本文认为,应当细化会计科目的分类,例如上文提到的“在建工程”、“低值易耗”等均可重新建立一个会计科目,这样一来便可有效地提高会计部门的工作效率,更加方便分析。
3.事业单位净资产管理的改进
事业单位的净资产包括事业基金、固定基金、专用基金、节余等。其中, 事业基金还包括了历年的滚存资金和对外投资基金。由于账面上只涉及到收入与支出,所以每年的资金余额无法在账面上体现出来,这导致事业单位多年资金余额就好像非法资产一样,对事业单位的发展大有害处,所以应该专门建立一个类似于“实收资金”的科目。还有一些社会基金如医疗资金等,也应当专门建立一个科目。细化事业单位资产中包含的科目对事业单位的发展及会计制度的改革颇有益处。
五、结语
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事业单位的经济也向着多样化发展,事业单位的经济制度在此过程中就会逐渐的显露出不足来,对事业单位经济制度的改革便成为事业单位的首要任务。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事业单位经济状况的反映的根据,所以事业单位的经济制度的改革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邓琛琛.深化国有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思考——基于《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比较.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11)
[2]曾春霞: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J].企业家天地,2010(4)
[3]张志斌,陈小佳.改进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几点思考.财务与会计,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