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动”中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2014-04-29左春艳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4年6期
关键词:互动教学课堂效率初中数学

左春艳

【摘要】 新课改要求我们的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课,应该是师生和谐互动的课堂,如何才能使课堂成为不流于形式真正的“互动式”的课堂呢?本文从转变教师角色、改变教学氛围、创设问题情境及改变教学方法上来探讨把课堂还给学生,在互动式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初中数学;互动教学;课堂效率

“师生互动”这一课堂教学理念并不是新生事物,而是自古就有的. 无论是中国古代孔子与弟子的座谈,还是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都或多或少地在形式和内容上成为“师生互动”的先导. 要使“师生互动”这一理念真正内化到課堂教学方式中,我们必须明白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 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就不能是单纯的给予者,而应该是获取方法的引导者. 数学本来就是具有创造性特点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组织、开展师生互动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有效方式. 只有师生活跃并和谐地互动的课堂教学,才能产生最积极的教育效果. 现介绍我在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教学中的一些方法. 一、转变教师角色是“互动”课堂的前提

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仍然大量存在着这样的现象:以老师的讲为主,讲得越细越好,以教师和个别优秀学生的活动和思维代替着大多数学生的活动和思维,导致大多数学生只能被动地听,机械地练习. 甚至个别老师依然是陈旧的老一套,只注重知识的讲授,忽略学生能力的培养. 这样的教学对学生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也违背了课改的新观念,更不适应现代社会所需人才的要求. 课堂互动的成效关键在于互动的“首席”——教师. 课堂互动教学中,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还是互动过程的设计者、调控者、帮助者. 要有效地实施互动教学,发挥其优势和作用,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和任务. 师生和谐地互动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 首先,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从过去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人生的引路人. 其次,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主要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行为上产生变化,主要体现在对待学生要尊重、赞赏,不能放弃一名学生,强调对学生帮助、引导、合作. 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师而言,互动意味着上课不仅仅是传播知识,而是一起分享快乐、理解和发展. 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和主体转向“平等中的主导”,从而创设师生互动的平台,为创新性人才的培养铺石添砖.

二、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是“互动”课堂的基础

我国师生关系自古以来讲求“师道尊严”. 学生对教师唯命是从,不关注自己的独特体验和感受,这种关系下的课堂气氛沉闷、单调、乏味,学生主体意识得不到激发,思维放不开,能力得不到发展. 师生和谐互动的课堂教学首先要致力于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 平等是指在教与学上没有尊卑、高低之分,和谐是指师生情感的沟通和融洽. 研究表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时间和机会越多,学生参与学习的时间就越多,教学效果就越好. 教育家罗杰斯指出:“教师的态度可以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可见,要激发学生的主体功能,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宽松、安全、愉悦的学习情景,给学生以友爱、平等、快乐、成功的享受,营造出以真诚接受和理解为特征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在一个群体中存在的价值.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可以采取以下方式:一是发扬教学民主,优化教学组织. 课堂上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习,鼓励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形成师生“互动流”. 二是提高业务素质,优化教学艺术. 三是注重情感投入,加强师生情感沟通. 教师如能在具有较高的教学素质的基础上,予以情感投入,努力采取与学生心理情感相接近的态度和方法,形成与学生和谐的情感基调,那么,良好的教学气氛自然水到渠成.

三、创设问题情景是“互动”课堂的必要条件

师生和谐互动的课堂教学前提是学生须具有一定的学习心向. 创设问题情景就是把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当前所要解决的问题上来,一方面为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明确学习的目标;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醒学生的学习需求,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以提高教学的实效. 创设问题情景的方法有许多,如讲故事、多媒体演示、问题生活原型化、设疑等.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教师提出如下问题:“三根木棒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吗?”大多数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 这时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些长短不一的木棒,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发现并不是任意三条线段都能组成三角形,从而自然地提出问题:三条线段满足什么条件才能组成三角形呢?让学生继续进行探究,从而得到三角形三边关系.

四、优化教学方法是“互动”课堂的保障

师生和谐互动的课堂教学离不开科学的教学方法. 只有强化教法、学法设计,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互动性、灵活性、创造性. 教法、学法设计,一是要体现师生的双主体作用;二要有利于学生智能的开发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三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彻底改变“一支粉笔、一本教案”打天下的窘况,实现教学方法的现代化、科学化;四要综合应用讲解法、发现法、问题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自学辅导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重在得法,贵在用活. 教师要及时总结,积极探索,形成一套富有个性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产生最积极的教育效果.

总之,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优化教学设计,不断提高教师对课堂的调控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互动的有效性,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猜你喜欢

互动教学课堂效率初中数学
互动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方式方法研究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