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课堂 时间不足问题与大班额问题初探

2014-04-29王鹏程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4年6期
关键词:大班额分组探究

王鹏程

课改理念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实现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学习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在实际的教学中,所有的教师都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但是,合作学习存在课堂教学时间不足问题和大班额问题,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和大班额下实施合作学习,是每个教师面临的难题. 本人在教学中就这两个问题进行了不断的实践探究,本文就这两个问题以自己的经验谈一些解决对策.

一、合作学习中课堂教学时间不足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1. 合作学习中课堂教学时间不足问题的成因

(1)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任务的设计不合理,影响课堂教学时间

教师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这是学生合作学习的前提保障. 但是,在实际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部分教师没有设计好合作学习的任务,不知道对什么内容,在什么时机应该进行合作学习,没有计划、没有目的的合作学习,浪费了课堂教学的时间,使课堂教学时间不足.

(2)教师在小组合作过程中的指导不够,影响课堂教学时间

教师是合作学习的引导者,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十分重要,当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或问题时需要教师恰当的指导,如果教师的指导不及时,就会使合作学习不能顺利进行,影响课堂教学的时间.

(3)学习小组的分组不合理,影响课堂教学时间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的一种学习方式,有些教师所采用的分组方法主要以自然分组为主,即将临近课桌的四名或六名同学编为一组开展合作学习,这样的合作学习会造成各组之间差异水平比较大,使教师难以准确把握课堂的进度,并且很难对学生进行整体指导与个别指导,有的弱势组合则只能停留在探究的表面阶段,不仅无法深入,甚至对基本的学习任务也无法完成,影响课堂教学的时间.

(4)学习小组组内的分工不明确,部分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影响课堂教学时间

合作学习是组内分工明确、组员人人参与的一种学习方式,但很多合作小组组内分工不明确,教师宣布活动开始,组内成员就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你一言我一句,各说各话,部分学生甚至浑水摸鱼,参与度不高,这样的合作学习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时间.

2. 合作学习中课堂教学时间不足问题的对策

(1)教师要提高对合作学习的理论认识,加强对合作学习的指导作用

教师是合作学习的执行者,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认识程度、接受与否、理解程度等因素直接影响着合作学习的开展. 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好合作学习的小组任务,并不是什么环节都要用小组合作学习,有些任务的设计还是不利于学生小组开展合作活动,而要选择恰当的时机,把握好合作学习的时间,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教师要参与到合作学习当中,并适时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只有这样,合作学习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为课堂教学节省更多的时间.

(2)建立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机制

学生是合作学习的主体,合作学习能否顺利开展,关键要看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否得到充分发挥,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机制是发挥合作学习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保障. 要建立良好的合作學习机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对合作小组进行合理分组. 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男女比例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 小组成员可以是组间男女生的互换或流动,也可以是组间某些角色的互换或轮换,还可以按活动主题的需要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给每名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 其次,组内要进行合理的分工. 小组内每个成员都担任不同的角色,都有自己负责完成的任务,这样才能使每名学生都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有秩序、有步骤地完成小组的任务. 再次,建立明确的合作规则. 要顺利地进行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合作规则,否则,合作学习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假热闹”,实际上“活而无序”:有的小组两三个人同时抢着发言;有的小组始终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其他同学只是心不在焉地坐着;有的小组互相推辞,谁也不发言;有的小组借此机会闲聊、说笑或者干别的事. 只要建立了明确的合作规则,就可以消除合作学习中的此类问题. 所以,分组合理,组内分工明确,有合作规则的合作学习可以为课堂教学节省更多的时间.

二、合作学习中大班额问题的对策

1. 改变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

在大班额的合作学习中,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清楚哪些教学内容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对一些不必合作的内容采用自主探究的形式解决,并把合作探究的形式延伸到课外,不仅有效解决了课堂教学时间不足的矛盾,还促进了合作、探究习惯的养成及合作、探究能力的提高.

2. 增加合作小组的组数,细化合作学习的内容

如果班额过大,教师可以增加合作小组的组数,把合作学习的问题细化后分给更多的小组,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大班额问题,可以减轻各小组的学习任务.

3. 优化课堂秩序,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

良好的课堂秩序是合作学习顺利完成的保证,特别是在大班额下,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课堂秩序的好坏.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课堂无规则,合作学习根本无法正常进行. 所以,在大班额下的合作学习,教师要为课堂建立合作常规,通过规则,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学会守纪、学会尊重,有了良好秩序的保证,大班额下的合作学习并不难完成.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S[2013]GHBZ003.

猜你喜欢

大班额分组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北海:消除“大班额”成效显著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分组
大班额背景下幼儿户外活动有效评价之我见
大班额“瘦身”良方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