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腹悬吊子宫与阴式子宫切除治疗老年妇女子宫脱垂的临床评价
2014-04-29熊志芳
熊志芳
【摘 要】目的:探讨经腹用腹直肌前鞘悬吊治疗老年妇女子宫脱垂的可能性和效果。方法:对39例患有子宫脱垂的妇女用腹直肌前鞘制成的筋膜条经腹悬吊脱垂的子宫(研究组),手术后观察治疗效果,并与44例同样患子宫脱垂的妇女经用阴式子宫切除(对照组)的效果作对照。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和P
【关键词】子宫脱垂;悬吊术;老年人;女性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063-01
子宫脱垂是老年妇女的常见疾病,其发生与发展是多因素和渐进性的[1],虽然治疗手段有多种,但疗效比较肯定的仍是手术治疗。传统经典的手术方式为曼氏手术或者经阴道子宫切除加阴道壁修补术[2]。2010年6月开始,我们采用经腹悬吊治疗老年妇女子宫脱垂(研究组)并与之前经阴道子宫切除方法(对照组)作列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因子宫脱垂有手术指征并要求手术治疗的老年妇女共83例。平均年龄63.5(60-85)岁。2002年1月-2008年1月间手术方式主要是经阴道子宫切除加阴道壁的修补,2010年1月-2014年1月间手术方式主要是经腹悬吊子宫加阴道壁的修补。这两组病人的年龄、子宫脱垂程度、伴有内科疾病情况见表1。
1.2手术方法
两组术前均用1:15000高锰酸钾溶液稀释液每日清洗外阴及脱垂的子宫,有阴道壁溃疡者用呋哺西林局部涂药,并治疗控制其合并的内科疾病。入院后作3-5d的常规术前准备,术前请麻醉医师会诊决定麻醉方式。经阴道子宫切除组的44例(对照组)手术方式为经典方法,即行阴式子宫切除加阴道壁修补术。研究组的手术方法是:麻醉完成后,取膀胱截石位,消毒手术视野,再于耻骨联合上缘2cm向上作腹部正中纵切口约3一4cm,达腹直肌前鞘后,在切口上端横向切断前鞘约1cm,再向下端游离成宽约1cm、长约3-4cm的筋膜条。分离腹直肌进腹,而后将制成的筋膜条穿人腹腔,并将其顶端用丝线缝合到子宫底正中,再将腹壁的壁层腹膜同筋膜条及子宫前壁浆膜缝合以关闭由于悬吊形成的孔洞以防手术后腹壁疝的形成,最后常规关腹,术后酌情用抗生素。
2结果
2组共83例患者中对照组44例完成了经阴道子宫切除+阴道壁修补术,研究组的39例完成了经腹悬吊子宫+阴道壁修补术。比较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时间于经腹悬吊子宫的时间,后者明显短与前者,出血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恢复结果也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2组术中情况及术后恢复结果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ml) 住院时间(d) 康复时间(d)#
研究组 39 39(31-52) 14(10-25) 8.2(7-9) 21.4(15-24)
对照组 44 62(53-88) 26(20-40) 6.8(5-8) 28(20-40)
P <0.01 <0.01 >0.05 <0.05
表中数据为均数(范围)康复是指日常生活自如,无因手术所致下腹不适等,术后半年及一年的门诊随诊两组均再无子宫脱垂,但研究组及对照组术后一年分别各有1例租2例再发生轻度阴道前壁膨出。
3讨论
老年妇女子宫脱垂临床常见,一般可行阴式子宫切除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或者行LeFort氏阴道闭锁术。Olsen氏等[3]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经过阴道壁修补和/或阴式子宫切除/或阴道闭锁术治疗子宫脱垂病人术后复发次手术的比例竟达29.7%,有的甚至为此反复手术3-4次,我们于2001年总结了14例经腹悬吊治疗老年妇女子宫脱垂。由于此方法是用腹直肌前鞘筋膜制成的韧带将脱垂的子宫上提固定可防止复发。本样本研究组中经治疗的39例一年后随诊无一例复发。证明悬吊手术疗效明显,但因患者均为老年妇女,长期随访有一定困难,故悬吊术的更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另外,一般老年妇女往往合并有不同程度一种甚至几种内科疾病,即使无明显内科疾病者其组织形态和脏器功能也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化,储备能力和代偿功能减退。所以当子宫脱垂手术治疗时应尽可能用简单快捷的手术方法。本方法时间短、出血少均高度优于经阴道子宫切除方法。同时,本方法是悬吊起脱垂的子宫对原有器官及周围组织无损伤,解剖关系、血烘系统等均无改变和损伤,所以病人术后恢复快。而经阴道子宫切除毕竟切除了原有的子宫,虽然除去了脱垂的子宫但同时对患者组织结构的完整性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患者术后有个生理及心理再恢复适应过程,故而恢复较研究组慢。
综上,经腹悬吊治疗老年妇女子宫脱垂方法简捷,对病人干扰少、术后恢复快,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唐新生,孙小红.经腹悬吊治疗老年妇女子宫脱垂[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09,4(5):297-298.
[2] 丰有吉,沈铿.婦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77.
[3] 柯应夔,临床妇科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361-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