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因通用法治疗血瘀崩漏
2014-04-29邢丹丹
邢丹丹
【中图分类号】R271.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048-01
1 崩漏是妇女不在行经期间,阴道大量出血,或持续不下,淋漓不断者称为崩漏,亦称崩中漏下。一般以来势急出血量多为崩,来势缓出血量少或淋漓不尽者为漏,是妇科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虽然崩与漏的症状表现不同,但发病机理是相同的,在疾病演变过程中,两者常相互转化。崩可治漏,漏可变为崩,故统称崩漏。但崩漏每多挟瘀,尤其崩漏日久而不愈者,多为瘀血侵居血室而致不归经。旧血不去,新血不归,经血妄行,溢而不止,故治疗时"塞流"强堵,实非善治。虽然止血,是治崩的首要大法。若见血止血,图功一时,必留后患。笔者在临床运用中采用的“通因通用”法来治疗血瘀崩漏常收到很好的效果。
2 一般资料:
本组67例,年龄最大42岁,最小19岁;病程最长的1年左右,最短的3个月左右。均经B超检查未发现异常。
3 治疗结果:
本组67例,15天为一疗程,一疗程治愈的14例;二疗程治愈的19例;3疗程~3 个月治愈的14例,3 个月到半年治愈的10 例,一年左右治愈的10 例,无效的无。
4 病案举例
4.1 李某:女, 39岁,职员。2003年4月初诊,五个月来月经淋漓不断,时多时少近日来加重,量多,色紫黯有块,小腹凉,疼痛拒按,遇冷则痛,遇温则缓,两胁胀痛,舌紫黯,边有瘀点,苔薄白,脉细涩。辩证属血瘀崩漏,治疗给予活血祛瘀,止血调经。
药用 :当归25克,红参10 克,白芍15克,川芎10克,蒲黄10克,五灵脂10克,黄芪50克,乳香9克,没药9克,元胡15克,益母草10克,丹参10 克,乌贼骨10克,甘草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5剂,崩漏稍减,少腹胀痛减轻,再按原方加三七1,5克,血竭10克.再服5剂,症状明显减轻,经量小,色变浅,血块无。又连服6剂 ,崩漏则止,但小腹仍有轻微胀痛,协肋胀痛消失。继服上方3 剂,小腹胀痛消失 ,余症消失。继用上方加减“澄其源”而善后。
4.2 袁某:女,43岁,干部。2009年5月5日初诊,该患平素易怒。近三个月来,月经来潮淋漓不断10余日左右方净,近二日来,月经大下,量多。昨日服用“止血药”未见好转。现小腹发凉,胀痛拒按,色发黑,血块甚多,小腹及协肋胀痛,血块下痛则减。舌暗红,边有紫瘀,脉弦涩。辩证属寒凝瘀阻,肝郁血瘀之崩漏。治宜:流肝解郁,活血调經。
药用:当归15克,川芎10克,黄芪30克、郁金15克、柴胡15克、红花10克、蒲黄15 克,五灵脂10 克,地榆10克、益母草25克、丹参15克、香附10 克、元胡10克、甘草15克 五付水煎服。
二诊2009年5月12日,服上方后、月经经量减少,小腹胀痛减轻、但经色仍发黑。 原方加三七粉1.5克吞服,木香10 克,继服三剂后,月经偶有,色淡无血块,仍有协肋胀痛 。再按原方加 夏菇草15克服五剂后 月经无,协肋胀痛消失。后又继服上方加减“澄其源”而固本。
5 体会
崩漏主要是瘀阻冲任 ,血不归经,瘀血导致出血,出血加重血瘀.血瘀既是崩漏的主要病因,导致崩漏都有不同程度的瘀血现象.瘀血内阻胞宫,致新血不得归经,如此恶性循环,以致久而不愈.可见瘀血留阻是崩漏的一个重要环节.治疗崩漏当先考虑以活血化瘀为主。崩漏虽以出血为主要见症,但病因不一,表现各异,必须审证求因。虽说“塞流、澄源,固本”为治崩三大步骤。必须针对病情轻重之缓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灵活应用“塞流,澄源,复旧”之法。塞流既是止血,是治疗崩漏的首要大法,然而塞流之法并不是一味的固涩,而是根据当时胞宫瘀血的病理情况,采用活血逐瘀止血。澄源就是澄清本源,找出病因。复旧就是调理善后。笔者从事妇科数十载,遵循古训,灵活运用中医理论辨证施治在深悟前人“离经之血,必为瘀血”的观点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临床实践经验,认为导致崩漏的诸多因素,均可致瘀血。瘀血既是疾病过程中的病理产物,同时又是新的致病因素,并提出“崩漏”成因虽错综复杂,然瘀血的存在乃是各证型所共有的特征。一定要分清病情轻重之缓急,病程长短和出血量多少。但如果妄用塞流之品以强求止血,虽血暂可止,而瘀血相继而生,甚至愈堵愈溢,后期必将血大下不止。唐容川在《血证论》中指出:“出血何根,瘀血即其根也”。崩漏日久, 失血伤阴致瘀,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气滞而瘀。或久病气虚无力运血 ,气虚致瘀,皆可致经血非时而下,发为崩漏。崩漏病情发展中也能致瘀,即所谓久漏必瘀。又如《妇人民方大全》说:“血崩,一二日不止”,便有结瘀之血,凝聚成窠臼,更有以药塞住,转见增剧,即崩漏之证,虽出血为主证,但以瘀血为主,若塞流强堵,虽可一时见效,但瘀血不去必致反复。故笔者在治疗崩漏证时,少用止血之品。又如唐容川曰:“瘀血不行,则新血断无生理,然又非去瘀是一事,生新是另一事也。盖淤血去则新血已生,新血生则瘀血自去。”必通因通用,活血祛瘀,使瘀积速祛,崩漏自止。可不用止血之剂,而用活血祛瘀之剂,会取得非常满意的效果,很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