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本主义心理学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2014-04-29丁凡华

知识窗·教师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

丁凡华

摘要:人本主义心理学以新的观念进入教学领域,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要考虑文化和国家之间的差别,考虑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生背景和理论渊源。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将其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并注意到可能产生的弊端。本文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生背景和理论渊源出发,探讨人本主义心理学对我国语文教学产生的影响和可能出现的弊端。

关键词:人本主义心理学 语文教学 影响与弊端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当代西方心理学发展的新趋势之一,是一些以人本主义为指导的心理学家和其他学科人士结合的产物。人道主义强调人的独立思考,而独立思考则意味着在对待同一事物时可以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如彼特拉克强调人的尊严和对人的赞美,而爱拉默斯则强调人的自由意志,认为人具有选择最终价值的能力。人本主义心理学对语文教学的影响有以下几点:

首先,人本主义心理学教学观强调主体的独特性,强调以人为本,在语文教学中注重个体间的差别。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目标定位于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语言行为或语言习惯,但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下,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开始趋向于挖掘学生自身的潜能,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人生需求;现在,语文教学的具体目标是通过课程的实施,把学生培养成认知和情感共同发展的人。这已逐渐渗透到我国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关注逐步上升,并有超过对他们学习结果关注程度的趋势。

其次,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语文教学的内容是否有意义,关键在于学生对语文学习材料的知觉和信念,所以语文课程内容的确定要以选择对学生具有个人意义的材料为原则。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为学生提供尽可能丰富多彩的语文课程资源,使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认知和情感需要选择适合的探究内容,或者在教材的选编上尽可能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选用既反映当今社会生活,又文质兼美的文章供学生学习。

第三,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现行的语文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甚至可以有双主体、三主体。这种实践理论的来源就是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在他的心中,学生是具有学习潜能和动机的自我实现者,而不是受本能支配的低等生物。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学生,视学生为学习获得的主体。

第四,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教学观主张,教学评价的目的不只是检查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而是要使学生进一步学会如何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如何改进自己的学习。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自我评价自由选择的学习结果。从我国语文教学的现状来讲,这一点比较难实现,因为高考体制在短期内是不会改变的,但教师可以在日常学习中尝试让学生根据教学目标评估自己的阅读理解情况等。

虽然人本主义心理学对我国语文教学理念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在教学实践中,我們常常会遇到与人本主义心理学教学观不符的情况。如:第一,对学生主体差异的关注。基于学生数量的巨大,教师要想关注每个学生的差异几乎是不可能的,统一各学校、班级的教学进度更是空谈;第二,人本主义心理学教学观强调学生的自我潜能和自我实现的要求,但在教学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并不具有这种自我实现的高级需求,仅仅依靠学生自我实现的动力会造成学习纪律的混乱;第三,如果教师根据学生的主体差异和要求来设置课程,容易导致教学失去系统性和逻辑性,造成学生偏科或知识基础不完整、不牢固。当然,教师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停地摸索、探讨,才能解决上述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富仁.语文教学与文学[M].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2]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M].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3]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4]夏洛特·布勒 麦琳·埃伦著,陈宝铠译.人本主义心理学导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营市春晖小学)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绽放诗意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语文教学中因势利导渗透德育探究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