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名医学术思想传承现状的研究

2014-04-29韩暄赵丽萍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4年4期
关键词:结合传承现状

韩暄 赵丽萍

【摘要】目的:把握传承规律,推进传承工作,创新传承思维,促进全面健康发展,是当今中医药事业所面临的首要的、最为紧迫的战略任务。名医学术思想继承方法的探讨随时代发展、社会需求成为中医药传承问题的重中之重,其现状亟需整体把握,在此基础上探索适合国内外社会环境的高效传承发展方向。方法:运用结论:名医思想传承在当下仍是中医学发展中亟需重视、讨论、完善的工作。现状主要以院校与师承两种教育模式相结合,辅以现代新兴手段。时代造就名医、影响传承,在保留中医本质的前提下,顺应时代潮流,满足社会医疗需求,博采众长,优势互补,最终整合实现一种统一、高效、实用的保障体系,是中医思想传承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中医名医思想;传承;现状;发展;时代;结合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020-01

时至今日,名医的定义与古代产生巨大的变化,其思想传承模式,在不断地探索与实践中逐步完善。时代的烙印在当今名医——这一学术思想传承的先锋群体身上更加清晰。首先,时代发展造成名医的成长之路产生变化,多元化培养使得复合型人才成为医生的发展趋势。过往“一生承一师”的模式在如今较为罕见,大多数名医在自身临床能力过硬的前提下,并重科研、教学、宣传甚至行政管理工作,这也使得名医学术思想传承范围更广、人力物力保障体系更健全。此外,社会的需求对名医的影响至关重要。不论是学界内部学术成果得到政府认证、媒体推广的学者,还是立足于临床、疗效上佳的大师,更多的情况是两者结合,他们工作的成果势必满足社会需求,他们学术思想传承的同时势必对中医学整体发展存在着积极地推进作用,方可称为“名医”。最后,名医的内核,学术思想传承的灵魂,仍在于个人的不懈努力。不论时代如何变迁,拥有远大志向、强大社会责任感、无私奉献精神的医生终将护佑一方,得到政府与社会的支持,学术思想得以传承。

通过本次调研发现,名医思想传承仍是中医学发展中亟需重视、讨论、完善的工作。现状主要以院校与师承两种教育模式相结合,辅以文献研究、名医工作室等新兴手段。多种传承模式、方法优势互补、不断优化结合效果是目前业内普遍推崇的发展方向。

我们发现,随着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兴起、发展,有院校教育背景并以之为个人发展之重的医生在我们的调研对象中比重很大。造成这一结果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调研对象多为城市医院、门诊部医生,院校教育学位作为评价标准之一普及率高。另一方面,院校教育的统一化培养标准、现代化科学理念、基础性理论灌输,大大增加了中医思想传承效率、范围。这些特点与以实践为优势传统师承教育形成有力互补,满足现代医疗体系对医生的多样化需求,奠定了院校教育作为中医人才培养发展道路上一大创举的地位。

西医课程的引入是否对中医思维模式产生冲击,这一问题在访谈中被反复提及,我们认为,中医的生命在于临床,有效缓解患者疾苦是一切医学思想传承、发展的最高目标。因此,博采众长,西学中用,是名医思想传承坚持中医本质、顺应时代要求的发展方向。

师承教育随着时代洗礼,与自古流流传的小范围、家传模式已有巨大变迁:一方面,现代师承教育起始点有所变化,以研究生阶段导师制度为主,辅以本科生利用课余时间随师跟诊。学生在院校教育中得到“广度”的视野和基础知识,后期跟师学习中对老师思想、经验进行“深度”挖掘、吸纳,形成个性化特色,大大缩短中医人才培养周期。另一方面,师承教育对临床实践技能的高强度培训,帮助学生满足职业化规范要求,与院校教育优势互补;长时间的直观体验,更有利于老师经验、心得、思维模式等“隐性知识”有效传承。

另外,对于“老师常有所保留,秘而不传”“传承效率偏低,成才速度慢”这些师承教育中仍需完善的问题,呈现出执业年龄越短认同感越强的趋势。据此分析,随着时代前进,拜师学习的真谛收到功利因素影响,师承教育的效率、实用度正面临更严峻的考验。

值得一提的观点是,极少数专家认为,现阶段一线临床医院更像是一部高效运转的大负荷机器,每位医务工作者都应被看作熟练掌握临床技能的零件,分工明确,效率为重。不应该把过多的精力投入拜师、跟诊之中。

对于名医工作室等新兴手段,大多数专家认为分工明确、多种科学方法相结合、集合优势资源的保障体系有利于中医思想传承。也有少数观点指出,其工作成果应更多关注传承本质,切勿随波逐流,偏离发展初衷。文献研究、计算机数据库等研究方法,是现代科学对传统中医学传承工作的有力支持,但部分专家认为其研究成果应用范围较窄,有待于投入臨床实践的检验。

对于未来,“青春之火”认为,在保留中医本质的前提下,顺应时代潮流,满足社会医疗需求,不断完善,提高效率,是中医思想传承的发展方向。换而言之,不拘泥于院校、师承等表现形式、中西医的思维差异、各学术流派之间隔阂,而是综合各种手段,增加流派间真诚的交流探讨,集中优势资源提升临床疗效,以解决病患痛苦为最高追求,从而以实践检验思想传承价值。具体来说,现阶段时间空间的限制使得高质量中医学院校课程仍无法完全满足社会需求,未来可加大计算机互联网技术与中医课堂结合度,保证求学医者足不出户,便有机会学习学界前沿成果;师承教育中难以言传的“隐性知识”亦可在中医思想传承未来发展的长期努力中得到理论化、书本化,投入院校课堂,形成普及网络。我们意识到,种种手段的完善、互补,皆无法摆脱时代前进的节奏、社会发展的影响,最终整合实现一种统一、高效、实用的思想传承体系,发展中医、创新思维。

猜你喜欢

结合传承现状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技校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带来的双面性效果分析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