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政治课堂的坚守与超越

2014-04-24李想

新课程·中学 2014年1期
关键词:坚守超越政治课堂

李想

摘 要:教育转型的第一步,就应该以课堂为切入口。从教育的坚守与超越两方面对政治学科的转型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广大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政治课堂;坚守;超越

当今社会已经迈入信息化社会,在这种背景下,对于受教者来说,需要增强选择和判断能力,同时具有相应的能力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而对于传教者来说,如果墨守成规,按照原来的条条框框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知识理论灌输,思想内容传播将会给受教者造成思想束缚,遇到特殊情况时甚至会产生抵抗社会的负面情绪。而在当代,大多数师生仍然扮演着这种满盘传输和全盘接收的课堂模式。很显然,这是不符合现代化要求的。瑞士著名教育学家裴斯泰洛齐说:“在课堂上决定着一个民族的未来。”在当今知识主导未来的年代,课堂是冲向明天的重要关口。我们的学生需要在这个平台武装自己。我们所倡导的教育转型的第一步就应该以课堂为切入口。下面就从教育的坚守与超越两方面简单地谈一下政治学科的转型。

一、课堂的坚守

首先来谈谈课堂的坚守。这个很好理解,我们只要做到坚持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结合学科教学特点,力争全方位地落实科学素养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高考政治试题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侧重考查能力。题目的靈活度大、综合性强,材料题占相当高的比重,这要求学生能准确地理解教材知识,并能准确地运用这些知识去分析、说明实际问题,特别是一些重大的现实问题。作为教师,在新的考试要求下,应该尽力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让学生掌握方法,以不变应万变。努力做到:(1)切实加强基础,帮助学生弄清知识的含义、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尤其注意纠正理解上的偏差;(2)紧密联系实际,帮助学生了解当前的一些重大实际问题,并学会如何恰当地运用教材知识加以分析说明,尤其注意把握解题的多角度。

二、课堂的超越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也许可能看到过这样的现象:有些教师追求教学方式新颖,但教学方式的本质并没有改变,让学生在自己设定、安排的自主空间内自由发挥,达到既定目标。学生呢,也只是附和性地顺着教师完成任务,自己的见解就被标准答案束缚。在我看来,这并不是所谓的教育课堂超越,只是形式而已,或者说是换汤不换药式的教育。我想我们应该建立这样一种理念:参与性地指导学生的个性发展。简单地说,学生的思维是独立的,是开放的,我们要做的不是从头到尾、精细完整、一丝不漏地指导,而是换个角度,角色互换一下,参与学生的思维见解。以政治学科为例,主观题的设计多是开放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见解必然不尽相同。一堂课45分钟,教师滔滔不绝地将这些题具体分析讲解给学生听,累的不仅是教师自己,同样还有学生。更深层地想,这种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失去思考的兴趣,养成被动接受知识、死记硬背知识点的坏习惯,这是我们大家都不愿意接受的。

首先,要学会利用先进教学工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人是视觉动物,先进教学用具的使用首先能让学生在视觉上愿意继续参与课堂,使他们情绪高涨,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幻灯、影视、录音等多元形式活跃课堂。政治的知识点是杂碎的、枯燥的,如果我们能在课堂上穿插一些政治名人的轶事趣闻,学生自然会提高注意力,学习效果会相对好些。再者,课前将琐碎的知识点整理成明了的图状形式也有利于学生的吸收记忆。

其次,针对不同群体进行多元方式教学。每个学生的基础和接受学习能力是不同的,这一点不能否认。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关注不同学生的心理、能力、特长、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多侧面、多样化的个别教育,拉近师生距离,增强师生感情,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作者单位 江苏省泰兴市第四高级中学)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坚守超越政治课堂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不忘初心,立德树人
跨界与超越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如何让高中政治课堂“活”起来
蝴蝶之美在于超越
论电影《暮光之城》的哥特文化
在政治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创设情境,激活政治课堂
论跨文化交际教学中文化定型的利用与超越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