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9年至2013年我院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用量与大肠埃希菌对其耐药率的相关性研究

2014-04-23黄小东延安大学医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4年15期
关键词:抗菌药头孢菌素埃希菌

黄小东(延安大学医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谷秀娟(延安大学附属医院,陕西 延安 716000)

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ECO)是临床常见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也是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其耐药性极强[1]。随着抗菌药的临床广泛应用,由大肠埃希菌引起的医院感染和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该菌的多重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困难[2]。老年患者由于生理结构的变化及免疫功低下,受细菌或病毒感染的风险增加[3]。为了解我院大肠埃希菌感染状况及耐药性,我们对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住院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老年患者进行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用量与大肠埃希菌耐药性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我院临床科室送检的住院老年患者(年龄≥65岁)标本中培养、分离所得的大肠埃希菌,标本来源于尿液、血液、粪便、脓液、腹腔积液、胸腔积液、脑脊液、胆汁及创口分泌物等,排除同一患者同一部位重复分离的菌株。质控菌株为大肠埃希菌(ATCC25922)。

1.2 药敏试验

根据纸片扩散法(即K-B法)对大肠埃希菌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根据2011年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选择抗菌药物,本研究所选择的药敏试验的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包括头孢氨芐、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噻肟。以上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结果判断根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2004)制定的标准。

1.3 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

通过医院信息系统药库管理程序获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患者抗菌药物的全身用药消耗量。根据2010年版 《中国药典》的相关规定中成人常用日剂量[4],确定药品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DDD值为成人每日的平均用药量,计算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DDDs=某药品年消耗总剂量(g)/该药的DDD值,该值越大说明此种(类)药物的用药频率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数据统计分析软件,运用Pearson分析法对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与每种抗菌药药物的DDDs进行相关性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大肠埃希菌检出率

2009至2013年送检的临床微生物标本共7172份,从中分离出大肠埃希菌3600株,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为50.20%。近5年内,我院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009年最低检出率为45.78%,到2013年检出率上升到53.02%。近5年大肠埃希菌的平均检出率为50.20%。结果见表1。

2.2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2009年至2013年,头孢菌素类抗菌药总DDDs值、头孢曲松和头孢噻肟的DDDs值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到2013年达到最高值;而头孢氨芐和头孢呋辛的DDDs值呈先上升趋势,然后在某一年达到最高点后,逐渐下降,如头孢氨芐的总DDDs值从2009年起逐年增加,到2011年达到高点值(1060.3),然后逐渐下降。从增涨幅度来看,2009年至2013年总DDDs值同比增幅分别为47.2%、22.3%、9.2%、19.7%。结果见表2。

表1 2009年至2013年大肠埃希菌检出情况

表2 2009年至2013年头孢菌素类抗菌药使用情况

2.3 大肠埃希菌耐率变化

在2009年至2013年间,大肠埃希菌4种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的耐药率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4种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的平均耐药率均超过了70%,从高到低依次为: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呋辛、头孢氨芐,其耐药率分别为76.61%、76.39%、75.86%、73.50%。结果见表3。

表3 2009年至2013年大肠埃希菌对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的耐药性分析

2.4 耐药率变化与药物消耗量的相关性分析

将大肠埃希菌对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的耐药率与其DDDs作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 二 者 呈 显 著 相 关(r=0.971,P<0.05)。结果见图1。

3 讨论

近20年来,随着抗菌素的广泛应用,大肠埃希菌作为临床引起肠道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腹腔感染等常见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日趋严重。因此,掌握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物耐药动向和耐药性的变化,对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结果表明,我院分离自年龄大于等于65岁老年患者体内的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高达50.20%,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提示大肠埃希菌是我院老年患者的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建议加强大肠埃希菌的监测与防治,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从我院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的使用情况来看,用药频度主要以头孢曲松、头孢噻肟为代表的第三代头孢菌素类为主,通过我院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分析显示,大肠埃希菌耐药情况非常严重,其对头孢曲松的耐药率高达76.61%,头孢噻肟次之(76.39%),对第一代和第二代头孢菌素类的抗菌药也保持着较高的耐药性,如头孢呋辛的耐药率为75.86%,头孢氨芐的耐药率73.50%。由于以头孢菌素类抗菌药为代表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能够与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结合而生成不可逆的结合物,从而保护β-内酰胺类药物不被破坏,因而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是临床治疗大肠埃希菌感染的有效药物[5],而由此产生的对抗细菌的耐药性,临床则表现出较高的敏感率。本研究中涉及的头孢氨芐、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则表现出高的耐药性,此结果与文献 [6]报道一致。提示目前临床对大肠埃希菌的感染不宜常规选用此药。

有研究报道[7],抗菌药物的用药量的增加与医院耐药病原菌的增加具有相关性。国外的研究结果也显示[8-9],细菌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是抗菌药物用量的增加。本研究结果显示,4种头孢菌素类使用量与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显著相关,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因此要坚持细菌耐药性监测,了解耐药菌与抗菌药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彼此间的竞争机制,控制抗菌药物的不规范使用,尽量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图1 耐药率与用药频度的相关性

[1]李耀军,邓格娟.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现状及耐药性分析 [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4):3156-3158.

[2]肖永红,王进,朱燕,等.Mohnarin 2008年度全国细菌耐药监测 [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6):2377-2383.

[3]马丽君,王会丽.大肠埃希菌产生耐药性的相关因素分析 [J].中国老年学杂杂志,2009,29(1):601-603.

[4]汪复,朱德妹,胡付品,等.2010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 [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1,11(5):321-329.

[5]赖小美,武江玉,郭有能,等.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产超光谱β-内酰胺酶分析 [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2):3580-3581.

[6]王述蓉,唐春梅,叶云.我院抗菌药物使用与大肠埃希菌耐药水平变化的关系 [J].中国药业,2010,19(23):56-57.

[7]洪辉波,陈萍花,郭少君,等.抗菌药物的使用量与医院感染常见病原菌耐药性的相关性研究 [J].中国药房,2010,21(42):3970-3972.

[8]Kalliopi D,George L,Konstantinos P,et al.Antibiotic consumption in DDDs and cost patterns in a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J].Early Human Development,2010,86(2):79-84.

[9]Hajo G,Keith PK,Timothy W,et al.A framework for global surveillance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J].Drug Resistance Updates,2011,14(2):79-87.

[编辑] 一凡

猜你喜欢

抗菌药头孢菌素埃希菌
抗菌药的常见使用误区
头孢菌素使用的三大误区
无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研究进展
注射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与常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兽用创新环保抗菌药的开发及其重要性
522例产ESBLs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的耐药性和危险因素分析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
依替米星联合三代头孢菌素治疗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观察
产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14种市售抗菌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的体外抑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