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偿献血者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血清学阳性反应的核酸检测相关性探讨

2014-04-23胡宇蒋燕何敏静陈宝葵佛山市顺德区中心血站广东佛山52830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4年15期
关键词:核酸试剂阳性率

胡宇,蒋燕,何敏静,陈宝葵(佛山市顺德区中心血站,广东佛山 528300)

目前,我国血液病毒筛查项目中传染性标志物的主要检测方法是酶联免疫检测。血清学转换窗口期的漏检是当前检测策略下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其次还有病毒变异导致的检测试剂不识别以及低病毒载量的慢性携带状态所造成的漏检等。核酸检测被视为降低血清学窗口期漏检风险及低病毒载量检出的最佳解决方法。

随着核酸检测技术在中国的发展,为进一步保障临床输血安全,提高血液质量,部分血站同时采用NAT技术与酶联免疫技术对血液病毒进行筛查。为全面合理评估血清学检测和核酸检测在降低输血相关感染风险中的相关性,我们拟通过对本站酶联免疫检测HBsAg与抗-HCV阳性反应血清标本进行核酸检测,探讨两次酶联免疫检测方法与NAT技术对HBV、HCV检测的关联。现将检测情况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标本 本站2013年1至6月HBsAg、抗-HCV检测阳性的部分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

1.1.2 仪器 金立LD5-10B离心机,XANTUS全自动加样器,FAME24/20全自动酶标仪。混样平台:Hamitlton Microlab STAR.IVD。提取平台:COBAS AmpliPrep Lnstrument。扩增平台:COBAS TaqMan Analyzer。

1.1.3 耗材与试剂 ELISA试剂盒HBsAg(国产A、进口A),抗-HCV(国产B、进口B);NAT检测试剂盒Roche MPX V2.0。

1.2 方法

按照酶免检测试剂说明书采用ELISA方法对22707例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常规酶联免疫血液筛查HBsAg、抗-HCV。收集52例HBsAg血清学筛查阳性的标本和49例抗-HCV血清学筛查阳性的标本进行核酸检测。

分别将HBsAg阳性、抗-HCV阳性标本分为3组:HBsAg国产、进口酶免检测同时阳性标本31例,单一进口酶免试剂阳性标本15例,单一国产酶免试剂阳性标本6例。抗-HCV国产、进口酶免检测同时阳性标本25例,单一进口酶免试剂阳性标本15例,单一国产酶免试剂阳性标本9例。将上述标本进行核酸检测。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样本率比较的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酶免检测结果

单一国产和进口试剂 HBsAg ELISA初筛阳性率分别为0.07%(17/22707)和0.06%(14/22707),国产、进口双试剂HBsAg ELISA阳性率为0.38%(86/22707)。单一国产和进口试剂抗-HCV ELISA初筛阳性率分别为0.07%(15/22707)和0.10%(23/22707),国产、进口双试剂抗-HCV ELISA双阳性率为0.18%(40/22707)。结果见表1。

表1 无偿献血者HBsAg、抗-HCV ELISA筛查情况比较(n=22707)

HBsAg国产和进口试剂ELISA检测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χ2=0.269,P>0.05),抗-HCV国产和进口试剂ELISA检测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χ2=1.686,P>0.05)。

2.2 核酸检测结果

52份HBsAg ELISA阳性样本HBV核酸检测结果,49份抗-HCV ELISA阳性样本HCV核酸检测结果见表2。

表2 HBsAg、抗-HCV ELISA阳性样本HBV、HCV核酸检测结果

HBsAg国产和进口试剂ELISA检测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χ2=0.269,P>0.05),抗-HCV国产和进口试剂ELISA检测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χ2=1.686,P>0.05)。

3 讨论

我们分别采用国产和进口酶免试剂,对22707份无偿献血者样本进行了HBsAg和抗-HCV平行检测,结果发现进口与国产HBsAg、抗-HCV ELISA试剂阳性率未存在显著性差异。而酶联免疫检测假阳性的原因有:①操作方面,加样时酶标板污染。②试剂方面,试剂的抗原制备不纯会造成假阳性,国产试剂的假阳性高于进口试剂,两种以上不同试剂同时检测为阳性时其真阳性可能性大。③样本方面,样本溶血以及自身抗体和交叉反应物质对检测结果也具有干扰作用[1]。因此,应选择灵敏度强、特异性高的检测方法,并建立专门的试剂质量评估方案,使用评估合格的试剂和检测标准,应随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成熟的检测技术尽快应用于血液病毒感染检测。

本试验中,HBsAg国产、进口双试剂阳性反应血清31例中,27例HBV核酸检测为阳性,检出率为87.1%,提示国产进口双试剂阳性时,酶联免疫方法的检测结果与核酸检测结果符合率较高。HBsAg单一国产试剂阳性反应血清6例中,HBV核酸检测阳性1例,检出率为16.67%;HBsAg单一进口试剂阳性反应血清8例中,HBV核酸检测阳性15例,检出率为53.33%。抗-HCV国产、进口双试剂阳性反应血清25例中,14例HCV核酸检测为阳性,检出率为56%,提示国产进口双试剂阳性时,酶联免疫检测结果与核酸检测结果符合率较高。抗-HCV单一国产试剂阳性反应血清9例,HCV核酸检测阳性1例,检出率为11.11%;抗-HCV单一进口酶免试剂阳性反应血清15例,HCV核酸检测阳性2例,检出率为13.33%。

从理论上讲,血清中即使只存在1个病毒核酸分子,通过PCR扩增后都能检测出来,但在实际工作中,血清中病毒核酸含量、PCR试剂的检测灵敏度、样本和扩增体系中可能存在某些抑制病毒核酸扩增的因素等都会影响NAT检测结果。

核酸检测不能替代常规的血清学检测,两者在降低输血相关病毒感染风险中的作用也并不只是简单的互补。本试验中的HBsAg、抗-HCV血清学双试剂阳性标本因未作进一步确认试验,不能排除假阳性的存在;同样,若标本中病毒载量极低,也不能排除核酸检测假阴性的可能。必要的献血者追踪和更进一步的实验室确证手段及检测策略应有助于血清学检测和核酸检测不一致结果的解释和分析[2-3]。

NAT检测对提高血液安全有帮助,虽然从经济学角度考虑,出现大量标本混检的形式[4-5],但对于受血者来说,一旦输入感染病毒的血液,被感染的概率就是100%。因此,大多数国家从人权角度考虑仍然主张在经济允许的条件下开展NAT血液检测[6]。血液病毒筛查的血清学方法与核酸检测方法应是互补的,我国应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血液病毒筛查模式,最大限度地降低输血残余风险,保证血液安全。

[1]袁晓华,文国新.血液病毒筛查中血清学和核酸检测方法应用评估 [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9,32(8):1201-1205.

[2]Hollinger EB,Dodd RY.Hepatitis B virus traceback and lookback:factors to consider[J].Transfusion,2009,49(1):176-184.

[3]Allainl JP,Candotti D.Diagnostic algorithm for HBV safe transfusion [J].Blood Transfusion,2009,7(3):174-182.

[4]欧阳玲,黄建国,谢秀华,等.核酸检测技术在深圳地区献血者血液病毒筛查中的应用 [J].国际医学检验杂志,2010,31(7):764-768.

[5]Yugi H,Mizui M,Tanaka J.Hepatitis B virus(HBV)screening strategy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blood for transfusion through a combination of immunological testing and nucleic acid amplificaltion testing Japanese experience [J].J Clin Virol,2006,36(Suppll):56-64.

[6]Weber B,Muhlbacher A,Melchior W.Detection of an acuteasymptomatic HBsAg negative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in blood donor by HBV DNA testing [J].J Clin Virol,2005,32:67-70.

[编辑] 何勇

猜你喜欢

核酸试剂阳性率
全员核酸
核酸检测点上,有最可爱的平江人
第一次做核酸检测
国产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注册数据分析
核酸检测
Nucleation and growth of helium bubble at(110)twist grain boundaries in tungsten studied by molecular dynamics∗
环境监测实验中有害试剂的使用与处理
不同类型标本不同时间微生物检验结果阳性率分析
非配套脂蛋白试剂的使用性能验证
肌电图在肘管综合征中的诊断阳性率与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