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

2014-04-23张家琼成祥林汪华杨涛吴治姣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4年15期
关键词:收缩期椎动脉供血

张家琼,成祥林,汪华,杨涛,吴治姣

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

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湖北 荆州 434000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指由于某种原因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障碍,导致相应供血区局灶神经功能缺损而产生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长期以来,缺乏对其有效的检测手段和方法,因此临床诊断具有一定的困难。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能观察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具有无创、安全、方便及动态了解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情况的特点,因此可以作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的一种重要检测手段。现将我院经门诊或住院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150例患者TCD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进一步诊断提供指导。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50例病人均为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经门诊或住院诊断为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其中男性62例,女性88例。年龄32~68岁,平均47岁。病程最短半月,最长3月。伴有高血压病史39例,糖尿病17例,颈椎病37例,心脏病史7例。病人全部符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标准:①发作性眩晕、恶心和/或呕吐;②耳鸣,双下肢无力,复视、交叉性感觉障碍,眼震,交叉性瘫痪,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共济失调及平衡障碍,意识障碍,视力障碍,视野缺损等;③排除脑卒中,中毒性及耳源性眩晕。健康对照组70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40例,无头晕及家族史。2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采用Sonara TCD仪,探头频率2MH2,经枕窗探查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期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血流方向、搏动指数、频谱形态等,储存并打印成图进行分析判断。

1.3 诊断标准

脑血管痉挛的TCD诊断采用华扬的标准[1],血流速度的正常值采用高山的标准[2]。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所有150例患者中,VA、BA检测结果141例异常(94%),9例正常(6%)。TCD检测阳性率高,69例BA和(或)VA血流速度增快,其中15例伴有频谱形态,考虑为血管狭窄,54例频谱形态正常,为血管痉挛。42例VA和(或)BA血流速度减慢,频谱形态正常,进一步诊断有颈椎病,30例血流速度减慢,波峰圆钝,S2>S1、PI、RI,S/D比值增高,为动脉硬化所致。具体见表1、2。

表1 高流速型病例组与正常组的收缩期峰流速(Vs)比较

表2 低流速型病例组与正常组的收缩期峰流速(Vs)比较

3 讨论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指椎—基底动脉系统发生的缺血性病变,椎—基底动脉由于长期慢性的供血不足,侧枝循环有所开放,故一般病情较为轻微,病程进展缓慢,以临床症状为主,且涉及面广,变化较多,而神经系统的阳性体征较为轻微,甚至未能检测到。其病因较为复杂,一般有以下几种,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3]、颈椎病、颈部肌肉的劳损及无菌性炎症等。其临床症状为眩晕,严重时常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另一个常见症状为突发性昏厥,又称猝倒症,发作时患者会突然发生昏厥倒地,但很快会恢复,自己站起来,发作时间较短,还可出现视野障碍、复视、共济失调等。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TCD表现主要是椎动脉和(或)基底动脉血流速度降低(收缩期血流速度低于正常范围以下),也可为椎动脉和(或)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增高,表现为血管痉挛,导致供血减少。如果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由于脑动脉硬化引起,则TCD检测时除椎动脉和(或)基底动脉出现低流速外,还可出现动脉硬化的多普勒频谱特征:包括收缩峰圆钝,S2>S1,峰时延迟,PI、RI、S/D比值增高等。如果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由于椎动脉和(或)基底动脉狭窄引起的,则TCD检测时会出现狭窄的多普勒频谱,即狭窄血管收缩期高流速,频谱紊乱,伴湍流或涡流及尖锐杂音。

TCD作为一种检测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无创检测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是唯一能够检测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异常的技术,可以确定动脉痉挛、狭窄、闭塞和供血不足,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了客观的诊断依据[4],也可以对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提供客观依据[5],尤其对动脉狭窄的检测具有重要诊断价值[6-7],敏感度为84%~92%。本组病例TCD检测VBI中异常率为94%,远高于文献报道[8],TCD在检测VBI中异常率为54%~80%。这主要与本组病例均为发作期病人,年龄较轻,枕窗透声条件好有关。本组病例显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收缩期血流速度增快69例占46%,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研究病例组中收缩期血流速度降低72例占48%,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流速度增快主要因为颈椎肥大、软组织劳损,韧带钙化刺激交感神经兴奋,造成动脉痉挛,或者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所致。血流速度减慢主要因为颈椎骨退行性变化对椎动脉产生机械性压迫,致椎动脉血流受限,颈部肌肉的劳损及无菌性炎症,也可以使该部位的椎动脉受压血流速度降低,动脉硬化,骨刺压迫,使VA、BA供血因压迫而引起血流速度减慢。本研究病例组中15例患者伴有频谱紊乱、频窗消失,伴湍流或涡流及尖锐杂音,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该处的血管不规则、不稳定地扩张或收缩,或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使血流处于紊乱状态,高流速在此形成湍流或涡流致使血管壁产生振动而使频谱异常和血管杂音。

综上所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大部分血管处于舒缩功能异常状态,导致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症状。

由此可见,TCD检测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提供了无创性、简便且准确的诊断方法,对某些临床症状如眩晕、头晕、突发生昏厥、视野障碍等作病因学的鉴别判断,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1]华扬.实用颈动脉与颅脑血管超声诊断学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04-106.

[2]高山,黄家星.经颅多普勒超声的诊断技术与临床应用 [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376-377.

[3]杨波,宋来君,吴保平,等.简明经颅多普勒超声学 [M].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168.

[4]李宏,刘凤林.TCD对急性脑动脉硬化脑梗塞的诊断价值临床意义 [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3,11(2):100-101.

[5]洪雁.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附691例报告)[J].广西医学,2005,27(6):824-826.

[6]张建宏,范建中.经颅多普勒超声对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及评定价值 [J].中国康复,2000,15(1):1.

[7]李宏,刘凤林,王伟.经颅多普勒对青年人缺血性卒中临床应用价值 [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6,23(1):105-106.

[8]杨琍,张双国.TCD在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中的临床应用 [J].卒中与神经疾病,2001,8(3):175.

[编辑] 何勇

猜你喜欢

收缩期椎动脉供血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辣语
超声诊断右侧椎动脉罕见变异1例
硝酸酯类药物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有益作用研究
回回药方失荅剌知丸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6例疗效观察
推拿配合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
三针刺配合直旋扳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10例
三芪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气虚血瘀型)45例
补阳还五汤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调压方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阳亢络阻证9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