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农村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思考

2014-04-20黄淑霞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4年12期
关键词:读书文本文章

黄淑霞

如今庆阳市读书活动大力开展,全市上下形成了局长带着校长读,校长带着学生读,学生带着社会读的良好局面。读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但农村初中学生阅读现状依然不容乐观。结合自己多年农村教学实际,我觉得农村初中学生阅读与新课程标准、与全市读书活动总要求有很大差距,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农村初中学生语文阅读兴趣不高的原因

1、社会原因。如今功利化阅读充斥社会各个层面,纵观十多年来的调查数据可以发现,国民阅读率总体呈“倒退”态势。人们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社会氛围以及国民心理日趋浮躁。再加上互联网信息的普及,网络快餐式阅读严重冲击文本阅读。真正能静下心来读一本好书,在很多人看来早已成为一种奢侈。

2、教师原因。很多教师自身阅读量很小,或者根本无心阅读,更无从谈起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阅读教学常常流于形式。例如阅读无计划、无具体方法指导;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为了追求考试成绩,往往拘泥教材;阅读教学只针对考纲,考什么,就阅读什么,导致整体阅读支离破碎。

3、学生原因。一是学生平时阅读量少,缺乏积累,很多内容读不懂;其次,学生缺乏阅读方法的指导,对阅读产生畏惧心理;再就是网络快餐式阅读的新颖性、趣味性吸引了学生更多的阅读兴趣。

二、培养农村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应对策略

(一)立足课堂教学,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课堂不仅要教会学生基本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一般的学习方法,尤其是阅读的基本方法。阅读不仅仅是朗读,还要引导学生学会默读、诵读、精读、略读、浏览、批注、做笔记等多种读书方法。只要掌握了基本的方法,学生才能自主阅读,在课堂、课外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进行阅读,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领悟文章的真正思想和内涵。

1、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以及作者情感表达的时代特征。对任何文本的阅读,首先应结合写作者的历史环境进行理解,这样才能真正把握文本的深刻内涵。如教授九年级上册《我的叔叔于勒》,就必须了解法国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资产阶级不仅和工人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而且也和小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激烈。

2、通过文章基本要素,分析把握中心思想。文章中人物、时间、事件的发展经过和结果,都是阅读过程中必须把握的主旨。如《孔乙己》一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孔乙己因何穷困潦倒,仍然满口之乎者也,整日所思所想尽是些“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等不切实际的思想,从而理解封建科举制度对人的毒害之深。

(二)开展各种阅读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提出了新的要求。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注重选择开阔学生视野的阅读内容,使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形成阅读的大视野,并进一步促进学生关注社会,关注自然,以及培养学生对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感。

鉴于此,初中语文阅读一定要跳出课堂阅读,走向课外,开展多种形式阅读活动,以达到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目的。

1、对阅读文本进行改编或者改写。改编或者改写阅读文本,必须建立在对文本的深刻理解基础之上。这种形式对初中学生具有极大的挑战性,也符合这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文本的改编或者改写会激起学生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在这样的思维过程中可以自得其乐。这种富有挑战性的活动对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效果显著。

2、开展阅读复述比赛。争强好胜、善于表现是初中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个优势,适当组织阅读复述比赛。为了使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综合阅读,我们可以先在学习小组内进行阅读复述,然后,由学习小组推荐阅读复述优胜者代表本组参加全班的阅读复述比赛。通过评委评分,选出优胜小组和个人进行奖励,达到以比赛促进阅读的目的。

3、进行阅读推荐。充分利用班级学习园地、班级qq群、班级博客、网页等平台进行阅读推荐活动。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书目,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推荐。推荐不仅要写出书名或文章题目、作者、出处、主要内容以及推荐者姓名,还要写明推荐的理由。

4、举办阅读报告会。阅读报告会不是请专家、老师做报告,而是让学生针对自己某一阶段的阅读情况,定期或者不定期举行。报告会上可以讲讲自己最近读了那些书,有什么收获,有什么好的书目向大家推荐,对读书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等。

猜你喜欢

读书文本文章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我们一起读书吧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