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缩略物象词语初探

2014-04-17吴汉江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原式缩略缩略词

吴汉江

(苏州科技学院 人文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汉语缩略物象词语初探

吴汉江

(苏州科技学院 人文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汉语物象词语中的缩略词语是一种值得关注的类聚现象,可依据释义中的标记或书证的年代对其进行判断。缩略物象词语的生成动因主要是双音化的驱动和语用上的需要,而生成机制可用认知语言学的距离相似性原则予以解释。此外,区分缩略物象词语的原式与物象词语的扩展式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缩略物象词语;生成动因;生成机制;缩略;扩展

所谓物象词语,是指命名时抓住不同事物形状上的“相似点”,并借用已知事物的名称来指称未知事物(含有待命名事物)而生成的词语,如臼齿、车床等。从造词方法上来看,它们是运用比喻(隐喻)手法造词的产物;从词类上来看,它们是指称事物的名词性词语。物象词语是汉语词汇系统中极富形象色彩的重要成员之一。据初步考察,汉语物象词语中存在着一种值得关注的类聚现象——缩略词语。关于缩略,人们的看法不尽一致,名称较多。汉语物象词语的缩略,一般发生在三音节词语上,所以,物象词语缩略的最常见形式,是由三音节的缩略成双音节的。此外,也有少量四音节的物象词语缩略为三音节或双音节的。对缩略物象词语的深入探讨,不仅有助于揭示汉语物象词语的基本特征,而且可以摸清汉语缩略词语生成的内在规律。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语料来源主要是《汉语大词典》(下称《汉大》)。判断一个词语是否为缩略物象词语,主要依据《汉大》条目的释义。

一、释义中有标记的缩略物象词语

(一)以“省称”为标记

三音节以上的物象词语出条时,释义中有时会出现“亦省称……”的标记;双音节以上的物象词语出条时,释义中有时会出现“……的省称”的标记:据此,我们可判断某些物象词语是否是缩略词语。据考察,物象词语中三音节的缩略为双音节的占主流,也有少量四音节的缩略为三音节或双音节的。

第一,三音节→双音节。如:豹文鼠→豹鼠、鹅眼钱→鹅眼、佛手柑→佛手、笏头带→笏头、蕉叶白→蕉白、解结锥→解锥、金荷叶→金荷。第二,四音节→三音节/双音节。如:十字路口→十字口、蝌蚪文字→蝌蚪文、金莲华炬→金莲炬/金莲。

(二)以“亦省作”为标记

三音节以上的物象词语出条时,释义中有时会出现“亦省作……”的标记,据此,我们不难判断某些物象词语是否是缩略词语。据考察,物象词语中的缩略词语绝大多数是三音节的缩略为双音节的,也有部分是四音节的缩略为三音节或双音节的。

第一,三音节→双音节。如:豹脚蚊→豹脚、蛋花汤→蛋花、丁字帘→丁字/丁帘、瓜皮船→瓜皮、瓜皮帽→瓜皮、鸡头肉→鸡头。第二,四音节→三音节/双音节。如:龟甲屏风→龟甲屏/龟屏、水老鼠花→水老鼠、蝇头小楷→蝇头楷、蝇头细字→蝇头字、螓首蛾眉→螓蛾。

(三)以“简/略称”为标记

三音节以上的物象词语出条时,释义中有时会出现“简称……”的标记;双音节的物象词语出条时,释义中有时会出现“……的简/略称”的标记:据此,可判断某些物象词语是否为缩略词语。据考察,缩略物象词语多为三音节的缩略为双音节的。例如:白龙堆→龙堆、鹊尾炉→鹊尾、榆荚钱→荚钱。

二、释义中无标记的缩略物象词语

有些物象词语的释义中没有明确标记,这在客观上为判断是否为缩略词语带来了一定难度。具体到某一组物象词语,仅从形式上难以判断是否是缩略式,因为音节多的有可能是原式的扩展式,而音节少的则有可能是扩展前的原式。不过,我们可凭借《汉大》物象词语释义中所引用书证年代的先后来作出令人信服的判断:音节多的且年代在先的为原式,而音节少的且年代在后的则为缩略式。例如:碧玉簪(唐)→碧簪(宋)、赪玉盘(唐)→赪盘(明)、梨花云(唐)→梨云(清)、连钱骢(晋)→连钱(唐)。

对于同一年代出现的两个物象词语(语素间呈包孕关系),判定谁是原式谁是缩略式,需要以大量文献材料为基础来作细致考察。例如:三寸金莲(清)—寸莲(清)、凤尾诺(唐)—凤诺(唐)、高屋帽(唐)—高屋(唐)、龙爪书(唐)—龙爪(唐)。上列三音节以上的词语与双音节的词语之间不能判断是否为缩略关系,故用符号“—”表示方向不确定。以上每组物象词语的产生年代都相同,囿于书证的缺乏,不能臆断音节少的就一定是缩略式。当然,对于现代汉语中新产生的物象词语,有些借助现代书证还是容易作出谁是缩略式谁是原式的判断。例如:电灯泡(现代)→灯泡(现代)、电话亭(现代)→话亭(现代)。以上每组物象词语中,前者是原式,后者是缩略式。

三、缩略物象词语产生的动因、机制及方式

(一)缩略物象词语产生的动因

第一,双音化的驱动。近代汉语中有不少三音节以上的词语,但汉语词汇发展的主流趋势是双音化,并形成了一种“强式”[1]228,所以,多音节词语(主要是三音节词语)在能明确表义的前提下,就会进行节缩,从而形成缩略词语的类聚现象。

第二,语用上的需要。古代诗词中经常要用到双音节词,以满足韵律上的要求,这也是诗词凝练的主要表现之一。因此,三音节以上的词语常缩略为双音节的。例如,“堕马髻”(原式)在诗词中一般用作“堕马”(缩略式),唐代李颀在《缓歌行》中就写道:“二八蛾眉梳堕马,美酒清歌曲房下。”

(二)缩略物象词语产生的机制

三音节以上的物象词语之所以缩略成这样而不是那样,其中存在某种规律,换言之,即缩略物象词语产生有其内在机制。杨建国曾说:“对于固定简称(即缩略——笔者注)的研究,人们多着眼于既成的结果,很少探究简称的成因。探究简称的成因,简单的说法就是约定俗成或积非成是。但一个全称缩略成此种形式而非彼种形式,其中应有规律可循。”[2]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看,距离相似性原则可部分解释缩略物象词语产生的机制问题。物象词语常见的缩略式是三音节以上的缩略成双音节的。但缩略时语素的取舍并非是任意的,缩略词语的生成遵循了距离相似性原则。所谓距离相似性原则,也就是“语符距离相似于概念距离。概念距离越靠近,在思维时就越易将它们放在一起加以思考,用来表达它们的符号也就越易共现,距离也靠得越近,也更易融合成一个单位”[3]。不同词语中,修饰语与中心语的距离不一定相同:有些修饰语与中心语距离近些,而有些距离远些,这主要取决于两个概念之间距离的远近。例如,“竹简—青简”这组词,“竹”与“简”的关系密切些,而“青”与“简”的关系则相对疏远些,所以汉语中有“青竹简”之说,而没有“竹青简”之说[4]。缩略物象词语的生成严格遵循距离相似性原则,具体表现是,离中心语较远的修饰语常被省略,而离中心语较近的修饰语则被保留。例如,物象词语“白玉盘”之所以缩略为“玉盘”,而不是“白盘”,是因为“玉”与“盘”的关系要比“白”与“盘”的关系密切得多。当然,距离相似性原则不能解释缩略中的所有问题,汉语缩略的生成还可能涉及其他方面的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

(三)物象词语缩略的方式

这里主要讨论三音节物象词语的缩略方式,因为由三音节缩略为双音节的占绝大多数。三音节的物象词语记作ABC。第一,ABC→AB。如:佛手柑→佛手、磬口梅→磬口、连钱骢→连钱——以上是将中心语略去了。第二,ABC→BC。如:香炉峰→炉峰、明月峡→月峡、珍珠兰→珠兰——以上是将较远的修饰语略去了。第三,ABC→AC。如:梅花妆→梅妆、鱼鳞云→鱼云、豹文鼠→豹鼠——以上是将喻体中后一语素“压缩”了。多音节的物象词语一般只有一种缩略式,如上述例子。但也有的有不同的缩略式,如:鸡舌香→鸡香/鸡舌、白龙堆→白龙/龙堆。

值得指出的是,汉语物象词语的缩略,一般是保留物象语素或其一部分,而舍弃其他语素或其一部分。第一,ABC→BC。如:子宫颈→宫颈、手电筒→电筒——以上例子略去部分修饰语素,物象语素分别为颈、筒。第二,ABC→AB。如:连山眉→连山、鹅眼钱→鹅眼——以上例子略去中心语素而保留全部物象语素,物象语素分别是连山、鹅眼。第三,ABC→AC。如:鹿角爪→鹿爪、蜡烛珠→蜡珠——以上例子略去部分物象语素,缩略后的喻体语素高度凝练,保留的物象语素分别是鹿、蜡。

四、缩略与扩展:逆向的两类物象词语

一定时期内,汉语词汇发展中词形长度虽有延长的倾向,但总趋势仍是长词短缩,即缩略是主流[5]。当两个词语(语素间呈包孕关系)放在一起,我们会产生一种错觉,以为音节少的词语是由音节多的缩略而来的。事实上,语言的发展既有由繁到简的一面——缩略,也有由简到繁的一面——扩展,从而形成了逆向发展的两类物象词语。缩略与扩展是词汇发展中的一对矛盾,始终处于运动状态。因此,双音节的词语不一定是由三音节的缩略而生成的,有时也存在相反情况,即三音节的词语由双音节的扩展而成[1]215。从这个意义上说,区分缩略物象词语与扩展物象词语的原式非常有必要。

那么,如何认定三音节的物象词语是双音节的扩展式而非原式呢?这里主要依据《汉大》释义中的书证年代。通过比较,可以大体判断谁是扩展式谁是原式,即年代在先的是原式,而年代在后的是扩展式。例如:马齿(唐)→马齿苋(宋)、枫人(晋)→枫木人(唐)、柳眉(唐)→柳叶眉(前蜀)、猫头(宋)→猫头笋(清)。以上每组物象词语中,前者是原式,后者是扩展式。

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扩展式,是以双音词做词根、加词缀而构成的。例如:眼珠(明)→眼珠子(清)、汗珠(晋)→汗珠子(清)。以上每组物象词语中,前者是原式,后者是扩展式。

综上所述,汉语词汇发展过程中,缩略与扩展这对矛盾的运动从未停止。缩略的产生是语言经济性的需要,而扩展的生成则受表义精确性的驱动。例如,“柳眉”在《汉大》中是个双义词,既可指“女子细长秀美之眉”,也可指“柳叶”,而扩展后的“柳叶眉”则是单义词,即“形似柳叶细长秀美之眉”,表义更加精确。

[1]杨爱姣.近代汉语三音词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2]杨建国.汉语简称的初步考察[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6).

[3]王寅.认知语法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104.

[4]胡敕瑞.从隐含到呈现(上)——试论中古词汇的一个本质变化[J].语言学论丛,2005,(31).

[5]陶原珂.汉语词汇发展中的词形延长——从双音节到三音节的考察[J].语言文字应用,2003,(4).

[责任编辑:陈曙娟]

PreliminaryStudyonChineseAbbreviationsinthePhysicalShapeWordsandPhrases

WU Han-jiang

(SchoolofHumanities,Suzhou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Suzhou215009,Jiangsu,China)

Chinese abbreviations in the physical shape words and phrases are an important classification phenomenon. We can judge whether they are abbreviations according to the mark in paraphrasing, also by the age of documentary evidence. The generating causes of abbreviations in the physical shape words and phrases are mainly driven by bisyllablization and pragmatical needs. And the generating mechanism can be explained by distance similarity principle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Besides, it is necessary to discriminate the previous form of abbreviations and expansive form in the physical shape words and phrases.

abbreviations in the physical shape words and phrases; generating causes; generating mechanism; breviary; extension

2014-03-08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汉语物象词语研究”(09SJB740018)

吴汉江(1968—),男,苏州科技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博士。

H13

:A

:1672-2604(2014)05-0037-03

猜你喜欢

原式缩略缩略词
《色谱》论文中可直接使用的缩略词
《色谱》论文中可直接使用的缩略词
《色谱》论文中可直接使用的缩略词
非特殊角三角函数的求值技巧
待定系数法及其应用拓展
因式分解常见错误分析
你知道IL Y等缩略式的含义吗?
一个代数不等式及其应用
这些词语你看明白了多少
论当下缩略形式的网络流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