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卒中的中医治法
2014-04-15魏天谊
魏天谊,姜 惟
(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南京 210023)
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高,同时存在躯体功能障碍,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然社会环境适应能力明显下降,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沉重的经济负担。研究[1]表明,我国现存脑血管病患者700余万人,其中约70%为缺血性脑卒中。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及生活方式的变化,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明显上升。中医药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方面的研究较多,显示出了中医药独特的优势。现将近年来缺血性脑卒中的中药治法简述如下。
1 活血化瘀
瘀阻脑络是贯穿缺血性脑卒中始终的病理基础,活血化瘀法是治疗瘀阻脑络证的基本方法。常用药物有:红花、川芎、桃仁、三七等。研究[2]表明,活血化瘀药物可以促进溶栓或血肿吸收,具有抗自由基作用,并对凝血酶及兴奋性氨基酸产生影响,从而防治脑卒中后脑水肿。李新强等[3]自拟活血化瘀方(当归20 g,黄芪30 g,赤芍15 g,川芎15 g,地龙12 g,桃仁12 g,红花15 g)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尹文姬等[4]采用通脉化瘀汤(当归、丹参、赤芍各15 g,川芎、地龙、桃仁、熟地黄、酒大黄各10 g,红花5 g)治疗缺血性脑卒中74例,总有效率95.96%,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7.46%(P<0.05),表明通脉化瘀汤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P<0.05)。
2 化痰通腑
化痰通腑法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痰热腑实证的重要方法。常用药物有:大黄、胆南星、瓜蒌、枳实等。有研究[5]表明,化痰通腑药物可能是通过保护血管内皮,促进内皮功能改善,调节血脂,降低血黏稠度等机制,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改善血液动力及流变学、缓解血管痉挛等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目的。付渊博等[6]采用星蒌通腑胶囊(由大黄、胆南星、瓜蒌、枳实、丹参等组成)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20例,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方面较对照组改善明显,治疗组总有效率91.9%,对照组总有效率69.1%,2组比较,P<0.05。翟瑞柏等[7]采用化痰通腑汤(瓜蒌30 g,胆南星10 g,大黄10 g,芒硝6~9 g)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44例,结果示治疗组的临床症状积分和血脂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2组比较,P<0.05。
3 益气活血
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瘀证,则应采用益气活血法治疗。常用药物有:黄芪、川芎、党参、桃仁等。研究[8]表明,益气活血药物可降低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白细胞水平,减少中性粒细胞向缺血性病灶的游走、浸润,改善微循环,抑制缺血半暗带中脑细胞的凋亡及促进凋亡细胞复苏,减小半暗带面积,从而起到脑保护作用。李自强等[9]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卒中后遗症75例,治疗总有效率95%,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梁元等[10]采用益气活血化痰法,自拟基本方(黄芪30 g,白术15 g,地龙15 g,鸡血藤15 g,丹参15 g,桃仁10 g,胆南星10 g,石菖蒲10 g)治疗脑卒中49例,总有效率为93.88%,明显优于对照组(85.71%),且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明显改善。
4 清热解毒
王永炎院士[11]提出了“毒损脑络”的病机学说,认为痰瘀互结,蕴结于脑,化生内毒,损伤脑络。因此清热解毒法是毒损脑络证的治疗法则。常用药物有:夏枯草、野菊花、滑石、大黄、黄连、黄芩等。有研究[12]发现,清热解毒药物能够明显升高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含量,降低血中丙二醇、内皮素(ET)、肿瘤坏死因子(TNF)含量,保护神经细胞功能,稳定神经细胞结构等。计高荣等[13]使用苦碟子注射液治疗脑梗死31例,结果显示治疗90 d后2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中MRS评分在2分以下者所占的比例分别为78.32%、67.28%,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魏江磊等[14]采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予脉络宁,结果表明治疗组脑卒中临床计分及血浆ET-1、NO等参数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毒”在缺血性脑卒中病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清热解毒法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5 补肾活血
针对肾虚血瘀证,应采用补肾活血法治疗。常用药物有:何首乌、淫羊藿、丹参、枸杞子、郁金等。有研究[15]表明,补肾活血药物具有提高SOD活性、消除自由基、降低血黏度、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等作用,从而取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较好疗效。雷文国[16]用补肾活血汤(由黄芪、熟地黄、桃仁、红花、川芎、当归、山茱萸、枸杞子等组成)治疗脑梗死46例,总有效率为87.9%。陈立明等[17]自拟脑卒中康复散(鹿角胶、水蛭、蜈蚣、三七、白花蛇舌草等)治疗本病148例,总有效率为92.6%,并有降黏、降脂作用。支惠萍等[18]用补肾益元佐以通利脉络之法,采用益肾通络胶囊(由桑寄生、肉苁蓉、生地黄、地龙、牛膝、土鳖虫等组成)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0例,对照组30例予脑血栓片,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76.6%(P<0.05),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6 讨论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中医药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对证用药,效果显著。现代研究已表明,中药的各种治法可以通过抗氧自由基、抗凝、调节血液流变学、调控凝血—纤溶平衡、抑制炎症反应、稳定神经细胞等机制,有效地改善脑卒中患者症状与体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次毒副作用少,安全性好,大大降低脑卒中患者恢复期长期服药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另外,治疗费用较低,可减轻脑卒中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但是,中医药在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及临床研究方面仍然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临床评价缺乏大样本的循证医学方法证实,缺乏客观的循证医学的证据;疗效评定标准难以统一,对临床治疗的研究造成一定程度的阻碍。故笔者认为有必要做一些疗效评定标准和证候规律及用药方面的研究,以期对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文献及临床研究提供更多的客观依据。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0)[J].中国临床医生,2011,39(11):68-74.
[2]常诚.活血化瘀法治疗中风急性期脑水肿的脑保护机制探析[J].陕西中医,2003,24(2):153-154.
[3]李新强,黄银凤.活血化瘀法治疗脑卒中82例[J].河南中医,2007,27(10):40-41.
[4]尹文姬,金香淑.通脉化瘀汤治疗血瘀型缺血性脑血管病74例[J].陕西中医,2009,30(2):162-163.
[5]刘岑,高颖,邹忆怀.化痰通腑法治疗中风痰热证之临床应用与理论创新[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1):89-91.
[6]付渊博,邹忆怀,王新志.星蒌通腑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痰热腑实证临床观察[C]//201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重点研究室建设研讨会暨中风病科研成果推广交流会论文汇编.天津:中华中医药学会,2010:184-191.
[7]翟瑞柏.化痰通腑汤治疗中风急性期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0,32(1):41-42.
[8]罗翌,吕海涛.益气活血法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脑保护作用的临床观察[C]//2008年全国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天津: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2008:38-42.
[9]李自强.补阳还五汤治疗卒中后遗症75例临床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4):522.
[10]梁元.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中风后遗症49例临床观察[J].吉林中医药,2009,29(7):584-585.
[11]刘亚琼,张允岭.中风病“毒损脑络”病机假说研究进展[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2(2):98-100.
[12]周庆博,邵念方,毕建忠.清热解毒法在中风病急性期治疗中的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3):263-264.
[13]计高荣,魏江磊,何淼.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31例临床疗效观察[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5(3):49-51.
[14]魏江磊,李桂琴,邵念方.清开灵治疗缺血性卒中临床效应的比较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00,9(5):204-207.
[15]国素梅.补肾活血法为主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04,26(6):7-8.
[16]雷文国.补肾活血汤治疗急性脑梗死46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08,14(6):29-30.
[17]陈立明,张洪祥.中风康复散治疗缺血性中风148例临床观察[J].吉林中医药,2008,28(2):125-126.
[18]支惠萍,刘云,姚洁明.益肾通络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0(5):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