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析紫砂“玉如意对壶”的寓意以及情感
2014-04-10张丽群
张丽群
(宜兴 214221)
吉祥,历来是大家口中不变的话题。各种玉器、陶器的制作中,人们经常运用到了表现吉祥的图形。在以吉祥为主题的艺术创作中,紫砂工艺也随处可见吉祥的主题。现以吉祥寓意的紫砂“玉如意对壶”(见图1)为线索,考析这一对极富创意的紫砂作品。
图1 玉如意对壶
1 紫砂“玉如意对壶”的造型风格
紫砂“玉如意对壶”包括两把壶,一把没有提梁,一把为有提梁。第一把精选原矿大红袍制成,泥质华丽高贵、光彩夺目。整款壶极度饱满,器身呈鼓状,向上收束成口;壶体扁圆、短颈、坡肩;耳形壶把,壶把高挑圆润,与流对应出势;此壶无飞,三弯嘴较为浑厚,尤其是嘴头几乎未见收敛,流自壶腹胥出自然;壶器秉承了传统“仿古壶”古朴质拙的特点,在壶把、壶肩两处均有玉如意的装饰,气韵不俗;壶盖有八宝如意形装饰纹,形状与壶身极其相似。由于此壶的器身较为扁平,所以盖沿较短,好让茶叶有更大的舒展空间。此壶整体凝重端庄、古朴素雅,壶体敦厚饱满、曲张有致,气度浑朴大方,信手拈来气畅神怡,实为不可多得之珍品。
另一把紫砂壶,从造型而言并无差异,唯一不同的是,它变耳形壶把为提梁。提梁的空间感处理颇好,虚实结合,妙韵浑然天成。此壶为提梁壶中的一种,整体构思细密,提梁较粗,造型很别致,形如半圆,以其纯拙与壶身相称。此提梁粗看不起眼,再看则耐人寻味,圆环以虚带实,顶端装饰如意纹,使人眼前豁然一亮。提梁与壶器达到了视觉上的微妙平衡,壶器整体上让人感觉气势雄健、浑然一体,所谓“周接四海之表,浮于元气之上”。此壶的提梁如佛趺坐,清风朗朗。《梦溪笔谈》中说:“星辰居四方而中虚,八卦分八方而中虚,不中虚不足以妙万物。”此壶提梁的虚实结合,犹如画中留白、园林借景,疏可走马,密不透风。这种古典美学的神奇光彩,在这把紫砂提梁壶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2 紫砂“玉如意对壶”里的如意文化
玉如意是玉器中非常有趣的一种类型,对于玉如意的来源,历史上流传下来了很多种说法,一种是说玉如意来自佛教,它原本是佛具之一,随佛教而传入中国;另一种说是玉如意本来是古人用于挠痒的爪杖,因为能挠到手触摸不到的位置,让人舒服如意,因而称为“如意”。随着历史的变迁,玉如意的形状也一再发生变化,起初是一端为指状的直状物品,作为挠痒之用,而后玉如意的实用性淡化,它慢慢地变成了一种装饰品,形状自然也就不同的。玉如意开始变短,且形状日渐丰富,款式极多,显得飘逸不羁。玉如意成为赏玩之物后,人们以“玉如意”表达祝福之意而作为馈赠之物,用于人际交往中。因此,以玉如意设计紫砂“玉如意对壶”,寄予了美好的祝福。
3 玉如意的吉祥寓意
亲朋好友见面或分别,常用“万事如意”、“吉祥如意”、“平安如意”等词来表达自己的祝福。玉如意的抽象寓意其实也不难理解,“如意”即“意”随人“愿”,说者诚心,听者舒心。以玉如意来装饰紫砂“玉如意对壶”,寓意万事如意,即福运连连、福寿无边。玉如意的最初原型是结合了如意的头部,它呈弯曲回头之状,被人赋予了“回头即如意”的吉祥寓意。“君子比德如玉”,玉如意将玉的坚润不渝的美德与如意的吉祥寓意结合,成就了具有中国特色吉祥文化的如意器物。玉如意不是佩戴的,是摆设的,它寓意吉祥如意、长寿多福、家和兴旺、安宁平和、事业腾达、辟邪消灾等。俗话说:“玉必有意,意必吉祥。”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和筛选,精炼了许许多多的优美传说、典故,各种各样的精美图案为紫砂壶雕琢玉如意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以玉如意设计紫砂“玉如意对壶”,像是两颗夜明珠,远观近瞧、左看右看,使人眷恋不已。
制作玉如意的材料有很多,金银、竹子、骨、玉石等等,许多材质的玉如意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渐湮没,而在紫砂“玉如意对壶”上装饰玉如意,它能长久保存下来,经久不衰。所谓玉如意,即遇如意,如此寓意美好的“玉如意对壶”使人为之心动。
[1]程龙伟.实与虚——紫砂茶器的哲学之美[J].江南时报.2013.12.4.
[2]沈福良.玉必有意 意必吉祥——玉果佩的吉祥寓意[J].上海工艺美术.2005(04):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