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对眼外伤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4-04-10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0期
关键词:眼外伤出院入院

易 萍

(湖北省荆州市妇幼保健院,湖北 荆州 434000)

综合护理干预对眼外伤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易 萍

(湖北省荆州市妇幼保健院,湖北 荆州 43400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眼外伤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0例眼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2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跟踪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出院前干预组焦虑情绪(14.2±2.7)明显低于对照组;视功能(45.6±8.7)、社会活动(26.8±2.1)、精神心理(27.3±3.1)、生存质量总评分(81.9±5.8)明显高于对照组(Ρ<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患者焦虑、恐惧情绪,对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有提高作用。

眼外伤;焦虑;综合护理干预;生活质量

眼外伤事件常发生突然,患者因眼部受伤造成视力不同程度的下降,严重者可失明甚至丧失眼球。身体的不适加上疾病的打击会使患者的生理、心理发生变化,如果不及时疏导,超出了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可影响手术中的配合及术后恢复[1]。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实施全面系统的护理,消除或减轻患者突发创伤引起的心理应激反应。本院针对眼科外伤手术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入选患者为本院眼外科住院确诊为眼外伤,并经手术治疗的患者50例(52眼),其中男39例,女11例;年龄7~65岁,平均(36.2± 5.1)岁;其中眼球穿通伤11例,眼球顿挫伤24例,眼化学烧伤9例,眼爆炸伤6例;已婚37例,未婚13例;术后视力>0.8的43例,0.2-0.8的4例,>0.1的2例,完全失明1例。治疗前排除患者恶性肿瘤及其他脏器严重性疾病。随机将患者分为综合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各2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受伤原因、术后视力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Ρ>0.05),具有可比性。

表1 干预组与对照组入院时与出院时焦虑、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表1 干预组与对照组入院时与出院时焦虑、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注:与入院时比较,*Ρ<0.05;与对照组比较,#Ρ<0.05

组别 时间 焦虑评分 生存质量总评分 视功能 社会活动 精神心理干预组 入院时 24.8±4.1 62.9±8.9 35.8±9.6 21.5±1.7 15.8±2.9出院时 14.2±2.7*# 81.9±5.8*# 45.6±8.7*# 26.8±2.1*# 27.3±3.1*#对照组 入院时 25.7±4.8 64.1±10.1 36.7±11.5 21.0±2.1 16.7±2.6出院时 21.1±2.8* 72.6±10.3* 41.5±10.7* 24.9±4.1* 21.3±4.1*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的药物治疗和眼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之上给予系统性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1.2.1 入院指导:入院时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医护人员、医院规章制度,并指导入院检查;由于眼外伤患者对声音等刺激敏感,尽量安排单人病房,保持病区环境的安静,护士须做到语调轻柔、动作轻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尤其是可能致盲患者,做到“疏堵结合”,防止其过度自卑产生轻生念头;日常各项治疗及时到位,并协助患者的生活,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提高患者安全感和治疗信心;鼓励亲友探视、在情感上给予患者安慰、关心与支持,让亲情的力量激发患者生活的勇气,从而战胜疾病。

1.2.2 术前指导:术前l d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对患者进行适当的解释和安慰。对于严重焦虑的患者,睡前适当给予镇静药物,保证患者睡眠[2]。向患者介绍手术中体位、眼球转动的配合等基本常识,避免感冒咳嗽,让患者有心理准备,手术时能积极配合医师。术前训练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进行力所能及的活动,如日常洗漱、洗澡、如厕等,以防术后不适应而过分依赖医护人员及亲友。

1.2.3 术中陪护: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对周围环境的声音特别敏感。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并说明术中相关的注意事项。保持手术室安静,避免喧闹、闲聊,尽量避免手术器械的碰撞,以免刺激患者或引起患者猜忌。在手术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反应,与患者交流感受并给予安慰,增强患者信心,告知配合方法,使其主动配合医师,提高手术效果。同时医护人员精力要集中,让患者感觉到医护人员对手术的认真负责,从而减轻术中忧虑情绪[2]。

1.2.4 术后及出院指导:术后心理护理是患者术后恢复的关键。经常鼓励患者,与患者进行心理沟通,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减轻心理应激反应;此期要积极防治并发症,向患者介绍药物治疗及切口换药的重要性,调动患者的主动性,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医师,争取以最短的时间恢复。对于术后视力影响较严重的患者,针对他们的紧张、焦虑,甚至悲观厌世等情绪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使患者认识到这些负面情绪对身心可能产生的严重影响,鼓励患者面对现实、学会转移注意力、化解不良情绪,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患者出院时做好出院的健康教育及指导,交代注意事项,告诉患者定期复查时间,嘱患者不适时要及时随访[3],并告之患者电话咨询的方式,使患者有安全感。

1.3 观察指标

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眼病视功能损害患者生存质量量表[4],分别于入院时、出院时对患者焦虑、生存质量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ΡSSl3.0软件对焦虑情绪、生存质量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Ρ<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 果

入院时干预组与对照组焦虑评分、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出院时两组焦虑情绪明显降低,视功能、社会活动、精神因素、生存质量总评分明显升高;且干预组焦虑情绪(14.2±2.7)明显低于对照组;视功能(45.6±8.7)、社会活动(26.8±2.1)、精神心理(27.3±3.1)、生存质量总评分(81.9±5.8)明显高于对照组(Ρ<0.05)。见表1。

3 讨 论

眼外伤常造成眼球各组织的损伤,严重的会影响视力,甚至失明,极大地影响患者将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进而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5]。眼睛是重要的感觉器官。眼外伤患者由于双眼包扎或视力低下,客观事物无法正确感知,担心、恐惧感使患者容易烦躁不安、情绪激动,甚至消极轻生。不良的心理因素会使围术期患者免疫力降低、感染机会增加、切口愈合延迟[6]。护理人员通过调整患者的心态,稳定患者的情绪,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和决心。

在眼外伤患者护理中,要早期实施以心理干预为主的综合干预,根据患者的个体特点,在围术期不同阶段给予不同的心理支持和心理疏导。护理人员有针对性地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满足患者心理需求的同时,提高患者治疗的主动性,使之能积极配合治疗,从而使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得到避免或减少[7]。护理人员中肯的态度,亲切的言行,轻柔的动作,让患者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继而良好的护患关系得以建立,是心理护理工作得以开展、护理质量得到提高的基础。

由此可见,在眼外伤患者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加强心理疏导,赢得患者的信任,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这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刘英,吴兰笛,周红.急诊手术患者焦虑对生命体征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9,33(11):661-662.

[2] 满平仪.玻璃体手术治疗晚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护理[J].海南医学,2009,20(9):344-345.

[3] 姜益敏,陈晓君,宁卫琴,等.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0,9(8):677-678.

[4] 于强,李绍珍,陈和年,等.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研究[J].中国眼科杂志,1997,7(33):307-310.

[5] 黄松芬.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眼科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5):61-62.

[6] 蔡雪萍,何明光.心理护理干预对眼外伤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0):109-111.

[7] 王立芳.眼外伤术前健康教育的实施与效果评价[J].心理医生(下半月版),2012,18(2):172.

R473.77

B

1671-8194(2014)10-0238-02

猜你喜欢

眼外伤出院入院
《张效房眼外伤学》一书出版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陕西及其周边地区眼外伤流行病学分析
实施预出院流程在脊柱外科患者出院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在合并晶状体脱位眼外伤中的应用
不同手术时机对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眼外伤患者的预后影响
第五回 痊愈出院
入院计划概念框架系统分析
多因素可识别急性冠脉综合征再入院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