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治理的本土创新与国际经验研究
——第六届中国社会福利研究国际研讨会综述
2014-04-09秦永超彭华民
秦永超 彭华民
福利治理的本土创新与国际经验研究
——第六届中国社会福利研究国际研讨会综述
秦永超 彭华民
福利治理是社会治理的一个主要部分。在“福利治理:本土创新与国际经验”国际研讨会上,会议代表提出了中国社会改革与转型背景下新的福利治理的理念,总结了中国福利治理的本土化特色,对推动中国福利治理发展与创新具有启示意义。
福利治理 社会治理社会福利 社会政策 社会工作
秦永超,洛阳师范学院社会工作系副教授(河南洛阳 471022);彭华民,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福利研究专委会常务副理事长,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研究院院长(江苏南京210046)。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但社会问题相生相伴,严重影响人民福祉水平的提升。新一届中央政府提出在新时期要积极开展社会治理,推动社会发展。福利治理是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在中国社会改革与转型的背景下倡导新福利治理理念,总结福利治理的本土与国际经验,推动对中国福利治理发展与创新的研究,第六届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福利研究专业委员会年会暨“福利治理:本土创新与国际经验”国际研讨会于2014年7月7~8日在南京胜利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福利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和爱德基金会协办,南京大学社会学院MSW教育中心承办。共有160多位来自中国内地、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知名社会福利专家学者参加。
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福利研究专业委员会从筹建工作之始,坚持了本土化与国际化结合的研究路向。第一届年会以“中国社会福利六十年”(西安,2009)为大会主题;第二届年会以“东亚社会福利发展与创新”(哈尔滨,2010)为主题;第三届年会主题为“中国适度普惠福利社会与国际经验研究”(南昌,2011);第四届为“社会福利创新:政府责任与社会组织责任”(银川,2012);第五届为“社会福利制度:分立与整合”(北京,2013)。社会福利研究专业委员会在过去几年中积极推动社会福利研究和交流,组织出版了《社会福利思想与制度丛书》《社会福利服务与管理丛书》,在推动社会福利研究和国际交流方面成绩显著。按照专委会章程,本届年会中举行了换届工作。社会福利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景天魁教授总结了社会福利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以来在推动中国社会福利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福利道路转型、中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构建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和贡献。会议通过了社会福利研究专业委员会新一届理事会负责人及理事人选。
南京大学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研究院揭牌仪式由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党委书记徐愫副教授主持。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江苏省民政厅、南京市社会建设工作委员会、香港社会工作注册局等部门负责人参加了揭牌仪式。南京大学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研究院由校内外专家学者组成研究团队,著名社会工作和社会福利学者彭华民教授担任首任院长。
大会主题演讲由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熊跃根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工作系李迎生教授共同主持。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刘振国先生首先从国家对社会组织发展和管理的相关政策和实践出发,来阐述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功能和作用。社会福利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景天魁教授认为社会治理应从四大源头开始,即社会紧张度、社会离散度、社会认同度和社会信任度,源头治理优于危机处理,治未病优于治重症,源头治理成本小、效果好、不留后遗症。并提出福利治理的四策:健全福利制度,增强社会和谐度;发展福利服务,增强社会团结度;保障福利公平,增强社会认同度;加强福利治理,增强社会信任度。韩国社会福利学会会长金永钟教授着重介绍了韩国作为福利治理重要议题的社会福利供给体系,即社会保险、公共救助、社会服务供给体系的经验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构筑福利善治的社会服务供给体系的应对性方案。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学系主任、香港社会工作注册局局长马丽庄教授分析了多动症对儿童个人学习及社交造成障碍,同时亦为父母在教养孩子上带来困难、压力,削弱了家庭在培育孩子上的功能,对孩子以致整个家庭的成长亦带来深远影响。因此,她认为社会迫切需要发展针对有多动症儿童的家庭的干预手法,以卫护他们的福祉。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会长、南开大学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院院长关信平教授分析了社会治理与社会政策发展的关系。日本社会福利学会前会长白泽政和教授认为日本在实施介护保险制度的过程中强调促进“区域综合照顾”的开展。他就日本区域综合照顾的意义进行探讨,并提出区域综合照顾在治理(统治、共同治理、合作治理)里的定位。爱德基金会秘书长丘仲辉先生从四个方面介绍中国当前的社会治理现状:社区治理—历史的回顾与选择;社区现状—福利与服务的不足;发展瓶颈—外援不足,内功不够;走向治理—协同合作,共治善治。彭华民教授结合福利治理的国际与国内背景,分析了西方福利国家在福利治理中的经验,和中国在社会建设中推进福利治理的阶段与宏观政策,创造性地提出福祉——这一中国复合型福利治理的理念目标,最终推动建立国家、市场与社会三方互动的中国复合型福利治理创新的新机制。
本次会议共分为六个分论坛:福祉、体制与社会治理国际分论坛;社会组织与社会服务分论坛;社会工作与福利治理分论坛;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儿童与老人福利论坛;社会保险与社会救助分论坛;流动人口与社会治理分论坛。
在“福祉、体制与社会治理国际分论坛”上,日本名古屋大学大学院环境学研究科上村泰裕教授从跨洲际比较的视角来研究东亚福利国家的发展,他从四个方面来展示自己的观点:福利国家形成的曲折过程;福利国家的哪些方面应纳入重点;企业和家庭可以作为福利国家的替代品;在福利国家推广的一个瓶颈。熊跃根教授演讲的主题是“在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化中重塑中国衰弱的社会主义福利制度”,他从三个方面来阐述: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要性和福利思想(人类福祉)的相关性;新时代社会政策的反应和治理的作用;进行中的中国普惠福利制度。韩国全北大学社会福利系金新烈教授和釜庆大学社会福利系金垠廷教授分析了韩国社会福利共同幕金会支援的社区网络的结构特征;从服务利用者问题解决和激活社区活动的视角,分析社区网络事业的成果;分析作为社区网络成果的社会资本的积累。以此为基础,探讨社区民间福利馆之间的网络效果和局限性,提出完善社区网络事业的政策建议。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社会政策系胡博研究员首先介绍了中国当前社会治理改革的背景和理论框架,接着介绍英国以社会治理为指导原则对老年人社会服务政策进行改革的过程,最后分析英国社会治理模式的利与弊,并结合这一案例讨论如何将其成功经验应用到中国当前社会治理改革的实践中去。香港特别行政区东西区议员陈财喜博士和香港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行政系博士候选人计巍巍以“广东计划”的政策过程为案例,展示了社会议题进入政府视野的过程,剖析政府、市场、第三方及个人在特定社会政策形成中的角色地位,特别对Stepan和Muller福利治理分析框架进行了诠释和补充,提高了分析框架的精确性和解释力。社会福利研究专委会副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潘屹研究员从八个方面阐述了国际社会服务的规范与体系:当代社会服务的概念;社会服务的形成与发展;社会服务的范畴与特征;社会服务的管理机制和法律体系;社会服务的资金组成;社会服务的专业化;社会服务产生和提供的多元化;积极有效的社会服务政策。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黄叶青博士尝试分析不同福利体制下,公民福利态度的共性及差异性,以及福利态度的影响因素。通过选取ISSP“社会不平等”数据中的典型国家——英国、西德、瑞典和匈牙利——进行研究,发现福利体制并不是解释福利态度的惟一影响因素,个人自利与社会分层因素,对社会公平现状的判断因素也同样对福利态度有影响,而且影响的大小和方向根据不同的福利问题而表现出差异性。长春工业大学社会保障系高春兰教授采用Gilbert和Terrell的政策分析框架,围绕韩国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适用对象、给付内容、筹资方式、输送体系,考察当时不同政策参与者的观点和主张,探讨韩国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决策过程中的争议焦点。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克劳福德公共政策学院李秉勤副教授以中国为例重点阐述了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与制度边缘化的推动力:不公平的结果与收入的不平衡;高收入群体的快速增长;国有部门员工的平均工资远高于私营部门;城乡收入的差距。最后建议国家要认识制度边缘化会产生适得其反结果的严重性,采取积极措施应对制度边缘化带来的收入不平等,应把重心放在消除不同群体与地区之间的不平等。社会福利研究专委会副理事长、云南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钱宁教授认为社会治理的目标是实现社会的“善治”,应从一种更为全面而明确的系统互动视角,在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多个层面上观察、思考由于市场经济和社会生活多元化的发展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结构变化问题,进而在实践上为解决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环境中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关系冲突提供了方法和路径。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马良灿教授认为能动型社会管理坚持公民主体性地位、它以公平正义为价值理念、以社会福利建设为实践基础、强调社会管理的多方参与机制建构、主张政府行为制度化建设,并将最大限度地捍卫和实现公民最根本的利益作为终极目标。由于这种管理模式契合了新时期国家的执政理念,因此,它是新时期中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必然选择。洛阳师范学院社会工作系秦永超副教授首先从中英文的词源及相关文献上对福利、社会福利和福祉进行概念界定,接着阐述了社会福利的供给主体、供给方式及目标,然后分别从多学科视角来回顾对福祉测量的已有研究和多方面因素对人类福祉水平的影响。最后从相关文献回顾中得出,社会福利制度确实对人类福祉水平有一定影响,只有不断完善社会福利制度,才能提升人类福祉水平。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王晓东副教授以公共产品理论为支撑点,分析市场和政府在社会福利供给方面的优劣,并试图构建一种政府强制机制与第三部门志愿机制互动耦合的社会福利供给模式。重庆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张军副教授运用EVIEWS软件与多元线性回归等统计方法对“重庆市城乡居民福利态度的意向调查”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城乡居民的社会福利模式选择受到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结构特征、制度效果、恩格尔系数和文化程度、性别等不同层次因素的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政府——家庭——社团”三位一体的社会福利制度模式。南通大学管理学院臧其胜讲师认为福利治理的核心问题是科学与政策的关系问题。政策来源于科学,科学建基于证据;公民参与本质上是证据的参与,它是福利治理的核心要义,也是证据为本的必然要求,是福利治理与证据为本的交集。因而,福利治理的行动准则应以证据为本。集美大学政法学院姚进忠老师对福利国家的危机与挑战、批判反思与改革重组进行认识和审视,且在此基础上引入阿玛蒂亚•森的自由发展观,以考量、反思与超越福利国家的福利理念、内容与提供机制,并结合中国当前的现实,提出坚持国家福利作为、深化福利内容创新、积极培育福利主体的主张。
第二个分论坛是“社会组织与社会服务分论坛”。吉林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系金佳律教授选择了15个引领韩国捐赠文化的主要募集机构,以网站上披露的信息为中心,考察其透明度。分析结果是被调查机构的网站上披露的信息只不过是“装饰性”战略,以单方的宣传为主,而相关人士所需的内部信息的公开则比较欠缺。安徽建筑大学城市管理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黄佳豪副教授发现老年组织在农村社会建设和管理中具有参与、协调、救助与舆论等方面的重要功能,社会空间的释放及政府的“选择性管理”、村民们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与农村精英的引领催生了老年组织。政府若要充分激发老年组织的乡村治理潜能,还需要解决老年组织的法律地位、经济保障、内部管理机制等问题。北京科技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时立荣教授认为社会企业正是通过传统生产要素的变革,最终引起了企业性质的改变,形成了投资型社会企业、就业型社会企业和地区资源中心型社会企业三种不同类型的社会企业运作模式。因此,社会企业是一种组织创新。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葛亮发现在现代西方非营利理论中,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研究经历了早期、中期、晚近三个阶段的传承。早期研究强调两者的亲和关系;中期研究强调两者的综合关系;晚近研究强调在情境中分析两者的动态关系。这对中国社会组织研究的启示在于,要注意“关系”研究中分析层次的问题,以及情境化和动态化的分析思维。安徽工业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系副主任袁同成副教授通过对中外九国的比较分析发现,各国多元社会主体利用新媒体加强慈善组织监管的模式与特征虽各不相同,在信息披露方面都取得了可喜进展,但在互动方面也都有待加强。政府、新媒体和慈善组织各方都应增强基于新媒体平台的互动和回应,推进慈善监管“善治”,提高慈善组织监管的实效。香港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行政系博士研究生何宇飞在中国华北某村用田野调查收集质性数据,对X社区中的社区组织者的招募、管理、成长等过程做了一个梳理,以此来探讨另类发展甚至更广阔意义上的农村社区发展中社区组织者的培养。民政部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社会工作系哈曼老师从优势视角的角度,以徐州市“微公益项目”为例,分析和探讨以社区为平台,“微公益”项目为手段,促成基层社会组织的健康良性性发展。
第三个分论坛是“社会工作与福利治理分论坛”。南京大学社会学院肖萍副教授基于对江苏省老年人口的需求以及养老服务人员现状的了解和把握,系统地考察和总结我国各地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中人力资源开发的经验,对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中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建设的路径提出以下对策:从制度上明确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主体性地位;确定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岗位的内涵;提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专业地位;强调社会工作人才的专业性服务。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刘正峰教授建议借鉴域外立法经验,扩大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适用范围,以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为平台为虽有犯罪但情节轻微依法不追究刑责和免予刑责的成年人提供诉前矫治社会工作服务,教育部门应加强矫治社会工作专业建设,建立一支质优量足的矫治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政府应加大诉前矫治社会工作服务购买力度。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顾金土副教授重点阐述了他对环境社会工作内涵、使命及行动的崭新视角的研究。苏州大学社会学院陈红霞副教授以苏州首届公益创投“能量驿站”项目为例,介绍他们基于优势视角,运用个案、小组和社区社会工作方法,对单亲母子进行多元自立增能服务的社工介入实务。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华红琴副教授通过对上海某脑瘫儿童康复中心家长的调查与访谈,考察残障婴幼儿家长所获得的社会福利状况,分析和评估他们的需要,构建立足社区、以社会工作个案管理为介入方式的残障儿童家庭支持性福利服务体系。长江大学社会工作系黄君老师在社会福利的视角下,分析社会工作在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不同主体之间社会工作服务方式的提供,探讨在福利治理视角下社会工作服务的实践。上海团校张佳华老师从制度建设、生活方式变化以及社会效应等几方面综合考察部分发达国家的家庭政策体系,旨在服务于我国的家庭政策探索和实践。香港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行政系博士研究生王玲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回顾,介绍了妇女受暴的现状,总结了充权庇护策略对受暴妇女心理的影响,并探讨在社会工作充权模式下对受暴妇女的庇护策略。
第四个分论坛是适度普惠型儿童和老人福利论坛。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系主任杨文健教授在适度普惠的理念下探讨了江苏省困境儿童施保分类体系及依据,根据困境儿童类别探析困境儿童救助路径,建立最优适度普惠的江苏困境儿童分类常态救助保障机制,最后从政策、法律、资金、组织等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兰州大学管理学院万国威副教授在对1262名儿童进行相关统计分析后,发现尽管儿童群体与其它群体之间、儿童群体内部之间存在着福利期待水平上的显著不同,但是其社会福利态度的内部结构并无本质性区别,且儿童群体社会福利态度的影响因素与其福利获取状况没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基于此,建议政府应当积极关注民众的核心福利诉求,加速推动需要满足基础上社会福利制度的建构。天津科技大学程治强老师呼吁建立“普惠主义”倾向的国家助学金制度,这能降低制度运行成本、避免产生“福利污名”现象,最大限度地体现制度的公平性,各级政府应投入更多的资金来不断完善国家助学金制度。香港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行政系博士研究生付媛媛发现城市低保家庭教育救助仍然存在着资金不足、管理不系统、对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援助效果欠佳、宣传不到位等问题,并据此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完善城市低保家庭教育救助制度的建议。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福利研究专委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工作教育中心主任赵一红教授认为养老模式的解释框架主要从政策、制度、意识形态的概念出发,为养老模式研究提供一个行动与结构的研究视角。其中制度结构影响养老模式的形成,政府政策影响养老模式的结构,意识形态福利视角影响养老模式的性质。故意识形态福利视角下养老模式应该表现出怎样的结构、达到一种什么样的目标,便成为养老模式建构的基础。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张明锁教授认为应当综合考虑失能老人的实际需求,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家庭在失能老人长期健康护理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将社区照护、机构照护与家庭照护科学结合,将政府力量与社会力量有效融入,建立“类家庭”型的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模式。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社会保障系主任周沛教授建议在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大背景下,以积极福利理念,优化残疾人社会福利政策,变“事后型”、“补救型”、“消极型”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为“事先型”、“预防型”、“积极型”的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系MSW中心主任赵怀娟副教授从四个方面来谈“福利治理”视域下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的构建:复合供给是其体系构建的内在要求;供给低效是其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福利治理是其体系构建的有益视角;多元协同是其体系构建的重要机理。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侯慧丽副研究员使用基于回归的不平等指数分解方法,研究发现目前养老金代际间的收入差距不是主要矛盾,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代际间再分配矛盾将会凸显,同时,养老金代内收入差距形成的制度根源除了身份因素之外,地区、行业、退休前工资等因素也对养老金收入差距产生很大影响,并且通过制度的再分配机制加大了养老金收入差距。江西财经大学社会工作系银平均副教授认为构建由政府、社区、社会服务机构、家庭和个人构成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走“家庭看护社会化”路径,才能强化对家庭的支持,增强家庭的养老保障功能,消除农村原有福利政策的悖论性特征,确保农村留守老人有尊严地生活。内蒙古科技大学社会工作系闫金山老师通过对经验数据的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来检验社会资本与城市老年人健康自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认知性社会资本对老年人健康自评没有影响,而结构性社会资本对老年人自评健康有积极影响。
第五个分论坛是社会保险与社会救助分论坛。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社会保障系主任韩克庆教授认为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争论和出台,体现出中国社会决策的一般规律:一是“政府抛砖——专家论证——地方试点”的决策路径;二是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的快速转化;三是政府决策与网络民意的不断妥协;四是知识精英的推波助澜作用。延休争论得出的结论是:第一,权力精英最终决定政策出台,第二,民众意见部分影响决策,第三,(网络)民粹主义的福利权表达较为充分。厦门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徐延辉教授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社会质量的四个维度中,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凝聚及社会赋权水平越高,个人能力贫困程度就越低,而社会包容水平对个体能力贫困没有显著影响;社区能力的提升可以显著降低城市居民的能力贫困程度。据此提出增强居民能力、改善城市居民贫困问题的对策建议。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社会学系主任李怀教授通过对甘肃省某农村社区的调查,从福利供给主体的视角分析了农村低保制度实践对农民的福利理念变迁的影响。他认为农民原有的乡土互助福利理念与现在的国家福利理念相互叠加,变成了一种复合福利理念,并且这种福利理念是建立在个人意义上的。农民福利理念的变迁对国家针对农民的相关社会政策制定与实践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社会福利研究专委会副理事长、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执行院长陈树强教授认为“发展性福利在中国的挑战”有国家层面组织安排不到位;政府没认识到发展性福利的适切性;对发展性福利的研究、教学及实施人才不足;面向有劳动能力者,忽略无劳动能力者;以满足物质需求为本,忽略其他社会服务。吉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李贺平教授认为社会权利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需求主体的权利保护是社会福利治理的目标前提,有效制度供给则是福利权利得以实现的基本保证。制度供给的缺失导致公民社会权利的流失。认真审视我国公民社会福利权利实现中的各种困境,并找出相应的破解路径,是社会福利治理的实践逻辑,对完善我国社会福利体系有重要意义。中国社科院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高级经济师游春认为政府购买商业医疗保险服务可能面临的障碍主要有理论准备不足、制度供给不足、监管机制不完善等,基于此,提出应创造政府购买商业医疗保险服务的良好外部环境、强化商业健康保险机构自身专业化建设、加强准入和退出管理,规范市场秩序等完善政府购买商业医疗保险的相关政策建议,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理论参考。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崔凤教授通过对山东省肥城市6个试点村庄农民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农民认为近几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改变,对新型国家与农民关系基本上是认同和满意的,并认为其主要体现在国家对农民种粮补贴和对解决农民养老和医疗问题的支持上。济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系主任高灵芝教授认为“多村一社区”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会引发村庄的相应变迁,进而影响整个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今后,随着村庄的诱致性变迁,村庄的主导产业、主体功能、人口结构、生活方式将日益多元化,社区公共服务需求将愈加多样化、个性化。因此,必须加强“多村一社区”的社区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华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汤兆云教授提出应在以下四方面对新农保政策进行完善:一是确立新农保缴费、给付制度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法律地位;二是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夯实新农保良性运行的基础;三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参保农村居民缴费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四是完善协调机制,加强新农保制度与其它相关制度的衔接和兼容。
第六个分论坛是流动人口与社会治理分论坛。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蒋美华教授建议从积极老龄化的视角出发,践行社会工作协同福利治理的服务理念,加大农村老年妇女社会工作的介入力度,从农村老年妇女社会工作理念与理论的运用、社会工作者多重角色功能的发挥以及农村老年妇女社会工作的实务推进等多维层面全力推进农村老年妇女社会工作,不断优化农村社会福利治理环境,努力提升农村老年妇女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福祉。天津师范大学应用社会学系主任贺寨平教授基于回归分解技术,系统分析了市场转型中人力资本、政治资本、社会资本对中国城市居民收入不平等的贡献。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郭未博士使用2010年中国家庭动态跟踪基线调查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教育获取对于新生代农民工参与相关组织有积极影响,而参与相关组织却无相应社会价值功能。他认为政府不容忽视国家经济持续发展背景下未来获取更高教育程度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心态变化,应完善现阶段如工会、行业协会等权利组织真正应蕴含的政治诉求职能。浙江工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方巍教授在肯定目前杭州市有关外来务工子女社会政策积极作用的同时,认为从长远的社会稳定及其社会成本考虑,应该进一步发挥社会政策投资与救助两方面的功能,实现外来务工子女的自立自强,促进社会的长治久安与和谐发展。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学系博士研究生白潇通过深圳市的劳工群体性事件个案研究,具体分析了劳动者对政府角色的理解如何形塑了他们的群体性事件行动取向,而这种理解又是如何与中国政府在转型过程中试图建立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并据此对自己做出的新角色定位相分离。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工作系冯敏良老师以隔离社区的概念解读为起点,全面诠释了隔离社区的特征及其兴盛的内在原因,全面分析了隔离社区管理的现实危机,试图通过治理理论探寻我国隔离社区管理的理想路径。南京农业大学农村发展学院戚晓明老师以南京市兆园社区“时间银行”为例,运用质性研究方法,探析社会管理视角下社区志愿互助服务模式的运行机制和实施情况。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王兰芳副教授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福利治理的成功经验,提出我国现阶段切实可行的福利治理路径,把新政下的福利治理理念逐步付诸实践,以实现城乡福利资源、不同社会阶层福利资源之间的公平合理,实现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而不是只见经济增长数据,居民却感受不到城镇化及经济发展带来的福利保障与幸福感的发展模式。
在福利治理与社会组织国际主题论坛上日本社会福利学会前副会长、日本福祉大学野口定久教授演讲的主题是“日本关于社会治理的新经验——政府、市场与非营利组织”。他首先从政府与市场的新关系介绍日本的社会治理,接着谈日本地方自治体的福利行政和财政,尤其谈到日本构建新的安全网——医疗(健康)、职业(就业)、住所(居住)的经验,最后从社区的重生——安全网和公共圈、亲密圈;区域综合照顾体系的创建;社区社会工作者的功能与技法等三个方面来介绍日本的区域综合照顾与社区社会工作。日本关东学院大学、日本社会福利学会国际交流部部长副田朱美教授介绍了日本社会福利学会的发展历程与功能,还着重介绍了近几年日本社会福利研究的主题:针对防止虐待儿童、老年人及残疾人的问题、家庭暴力、孤独死、不平等社会里的新的贫困、东日本大地震的灾后应对等。南京市公益创投协会秘书长、南京社会工作园负责人常建东先生介绍了南京将公益创投项目和社会工作服务结合的创新发展模式,南京首次尝试运用公益创投方法实施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益服务项目,是推动社会工作领域创新发展的重大举措。市区两级的资金除政府拨付外,还有福利彩票公益金、慈善资金、社会捐赠资金。政府拨款支付公益创投资金的创新之举,将“刺激”社会组织在公益服务市场上展开竞争,为广大社区居民带来利好。爱德基金会社会服务中心王园园以南京爱德仁谷项目为例,首先介绍了社会工作在养老服务综合体的实践,接着谈社会工作在养老服务综合体实践中的困难:社会工作者作为“中间人”的角色冲突;社会工作机构或社会工作者独立地位被忽视;基层政府扶持态度不稳定,最后介绍社会工作在养老服务综合体实践中的经验:“混脸熟”——信任关系很重要;“甘做机器”——先服务,再指导;学会走,再学跑——先服务,后倡导;吃着碗里的,也要看着锅里的——依据大政策拓展服务。韩国社会福利学会国际交流委员会委员长、韩国江南大学社会福利研究生院韩东祐教授认为韩国的社会服务供给模式是以政府财政为基础,充分利用民间的福利服务机构,扩大消费者的选择权。政府通过社会服务,不仅应对新的社会风险,而且把社会服务作为一个产业来培育,进而增加社会就业岗位的政策意志。但是以市场为中心的社会服务供给模式因不能充分利用民间领域的自发性和连带意识而受到了批判。为了通过市民社会的积极参与,提供有效社会服务,因此提出民官合作的增进模式。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刘军强教授认为解决卫生费用增长带来的财务紧缺的政策措施是:延迟退休年龄;整合个人账户和统筹基金;调整缴费策略;取消一胎化政策;扩面;调整基金计息规则。华东理工大学社会福利与社会政策研究所所长范斌教授结合上海的实践,介绍了政府购买服务以及项目管理评估经验。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政策理论研究所所长成海军教授首先介绍当前我国各种类型的困境儿童的现实需求,接着介绍转型期儿童存在的对象结构不断变化和需求多样化的两大特征,最后提出未来我国儿童福利发展的政策建议:构建“有为的政府”和“有效的市场”。
编辑/杨恪鉴
C916
A
1672-4828(2014)06-0139-08
10.3969/j.issn.1672-4828.2014.06.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