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儒家文化的兴起

2014-04-08贾建梅侯小静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官学礼乐贵族

贾建梅,侯小静,张 宇

(河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401)

随着周王朝政治统治逐渐瓦解,原来赖以维持周王朝统治的思想被动摇。在“礼坏乐崩”的大潮中,社会制度、经济制度、价值标准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社会巨变引发出的思想巨变变现为儒家文化的兴起。

一、“礼坏乐崩”的时代

周代社会是典型的贵族社会,整个社会分化为贵族和平民;贵族社会又分各个等级。周公为各个等级制定了相应的礼乐制度,相互之间界限严格,各有本分,不可儹越,所以,礼乐制度的根本任务是为等级制度服务的,并与周王朝的兴衰相始终。春秋时代,随着周天子地位的下降、诸侯兼并战争的发展,贵族内部儹越礼制的事情经常发生,诸侯儹越天子、陪臣执国命成了普遍现象,礼乐制度也遭到了越来越严重的破坏。《孟子》说:“世道衰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着有之。”(《滕文公下》)[1]司马迁说:“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史记·太史公自序》)[2]这就是我们通常我们所说的“礼坏乐崩”的时代。

由于儹越礼制的事情不断发生,旧的礼制不断被破坏,新的制度也不断产生。古代礼书所记载的内容,也慢慢有一些损失和改变。“北宫黝问曰:‘周室班爵禄也,如之何?’孟子曰:‘其祥不可得闻也,诸侯恶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孟子·万章下》)[1]孔子所处的,正是这个“礼坏乐崩”的时代。那些过去只有贵族才懂得的诗书礼乐,新的贵族已经不太懂了,贵族的旧道德意识正在逐渐衰落。表现在学术上,就是官学逐渐向民间的私学过渡。

二、“官学与六艺”逐渐下移

贵族要统治和管理国家,就必须受到良好的教育,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在周公的礼乐制度体系下,这些知识和技能都掌握在各个政府部门的官吏手中,也就是所谓的“官学”,平民没有机会学习。“早期的学术也是由政府控制的,通过贵族学校向贵族子弟传授礼、乐、射、御、书、数等。”[3]礼和乐是最基本的文化修养,贯穿整个贵族生活:社交场合需要礼仪和音乐,祭祀需要乐舞,打仗还需要军礼和军乐。弓箭是当时最先进的武器,射术精良,不亚于今天掌握了操纵导弹的技术。御,是驾车的技术,当时打仗主要是车战,所以驾车的技术就非常重要。书是文字和文书,数是算术,这也是贵族生活各个方面都不可或缺的技能。

“六艺”的核心还是礼乐。在贵族社会中,礼乐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更是一个人有修养的具体表现,拿孔子的话来说,人不仅仅要有美好的材质,还要“文之以礼乐”(《宪问》)[1]。这是贵族社会衡量个人素质的一项根本标准。

六艺是贵族社会的必修课。此外,为了管理国家和增强个人的修养,还有一些选修课,例如近现代和当代的历史(这种课本一般叫做“春秋”)、先王的法令政典(这种课本一般叫做“故志”)、各个大贵族的家族谱系(这种课本叫做“世本”)、社交场合的诗歌(这种课本叫做“诗”)等等。作一个优秀的贵族,并不容易。一方面,贵族子弟容易生活腐化,丧失原来的地位;另一方面,在政治斗争中,贵族很容易沦为下层的士或平民。随着许多贵族没落而沦为平民,这些知识和技能也逐渐向民间扩散。

三、“私学与儒家”的兴起

下层的知识分子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可以通过礼乐制度的学习跻身于上层社会。当时诸侯之间的兼并和争夺越来越激烈,人才的争夺也不例外。选拔人才不再只是根据出身,人的才能和智慧逐渐成为选拔人才的首要条件。这些掌握着各种“术艺”(包括“六艺”和各种文化知识)的下层的士人和知识分子,逐渐有了一个新的名称,叫做“儒”。《说文解字》说:“儒,柔也,术士之称。”儒,也有深厚的意思,表示其学问深、修养好、技艺高。“这些人不仅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常常精于礼乐,有文化、有修养,所以看起来彬彬有礼,比较柔和,因此被称为‘儒’。这种儒士,在孔子之前就已经产生了,所以《论语·雍也》记载孔子对子夏说:‘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4]

而孔子就是儒士中的佼佼者。孔子最擅长的,就是礼乐,因此礼乐也成为孔子学说和教授的核心。孔子三十五岁的时候,就已经以礼学闻名乐。“《左传》记载鲁国三卿之一孟僖子临死时,嘱咐他的两个儿子要向孔子学礼。昭公七年,‘公如楚,郑伯劳于师之梁。孟僖子为介,不能相仪。及楚,不能答郊劳’。八年,“九月,公至自楚。孟僖子病不能相礼,乃讲学之,苟能礼者从之。及其将死也,诏其大夫曰:‘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吾闻将有达者曰孔丘,圣人之后也……我若获没,必属说与何忌于夫子,使事之,而学礼焉,以定其位。’故孟懿子与南宫敬叔事仲尼”。[5]南宫敬叔即南宫说,孟懿子即仲孙何忌,何忌继僖子为卿。[3]

当时有很多像孟僖子这样讲求礼仪的故事,例如鲁定公十四年,在齐鲁夹谷之会中,孔子就因为善礼而代理卿事,辅佐定公,赢得了齐国人的尊重,得到久已被齐侵占恶汶阳之田。这些史实说明:春秋时代,一方面,贵族的诗书礼仪已经逐渐失传,越来越不被人重视;另一方面,传统又往往意味着正统,因此贵族社会又确实有一定的需要。这种状况使得官学下达,一部分文史学养深厚的学者有了招收学徒的可能,私学由此兴起。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应势而生。而孔子则凭借他渊博的学识、深厚的礼学修养,吸引了当时的一大批优秀士人,培养了大量的儒者。他在继承三代文化传统,尤其是文王周公开创的礼乐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可自己以“仁”为本、以礼仪为核心的儒家学说。尽管在孔子之前,儒已经存在,但是就儒家学说而言,我们不能不认为是孔子创立的。

孔子究竟是一样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社会环境造就了孔子、儒学是一种什么样的学说、为什么能够统治中国两千年之久,并且至今还在起作用。要回答这些问题就要求我们认识历史上的孔子,了解孔子生活的时代、准确把握孔子思想产生的文化背景,这是我们今天研究孔子、研究《论语》的基础,也是科学地继承孔子的思想财富,建设当代新文化的前提。

[1]钱穆.论语新解[M].成都:巴蜀书社,1985.

[2]陈桐生.论战国诸子对先秦文献的保存[J].中山大学学报,2012(4).

[3]苏明飞.论儒家教育思想与和谐社会[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0(22).

[4]孟媛.儒家教育思想的发展及对现代教育的影响[J].文教资料,2010(22).

[5]李华.《左传》中孔子形象的塑造艺术[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3(1).

猜你喜欢

官学礼乐贵族
礼乐之道中的传统器物设计规范
收藏家是真正的精神贵族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周人传统与西周“礼乐”渊源
贵族
明清时期太谷县教育刍议
北宋对党项贵族的赗赙之礼
用庄严礼乐慰英灵励军民
金代的官学教育
福尔摩斯·贵族单身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