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清时期太谷县教育刍议

2018-10-30程秀珍牛杰钰

祖国 2018年17期
关键词:私学太谷县明清时期

程秀珍 牛杰钰

摘要: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历史上山西省太谷县向来文化昌明,人才辈出在明清时期,太谷县经济极度发达,教育事业也同样方兴未艾。笔者就明清时期的《太谷县志》等史料,梳理了当时教育的办学形式、经费来源和重要人物,分析了当时教育事业兴盛的原因。希冀能对新时期的教育事业有所启迪,为家乡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

关键词:官学 私学 教育 明清时期 太谷县

太谷县地处山西省中部,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年)改阳邑县为太谷县,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历史上太谷县文化昌明,人才辈出,这与当地政府重视教育的风气密不可分。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学校,“学校者,储养人材之薮也。”[1]“窃维国事之强弱,系人才之盛衰;人才之盛衰,视学识之博陋,广设学校此诚育才正本清源之至也。”[2]明清时期太谷县官学和私学繁荣兴盛与此不无关系。

一、明清时期的教育机构

太谷县在明清时期的教育机構从经费的来源来看主要有官学、私学两种。官学有县儒学、书院、社学;私学主要是私塾、家塾、村塾、义学等。

(一)官学

1.县儒学(县学)

太谷县儒学创建于宋徽宗崇宁三年(1124年),历经宋、元、明、清四朝,虽时有兴废,但总体规模逐渐变大。据清乾隆六十年《太谷县志》记载,当时的儒学已经是集学习、生活、教学于一体的大型的教育场所了,建有“明伦堂五楹,堂后敬一亭五楹,亭前东西厅各三楹,堂前东敬德斋三楹,西修业斋三楹,东西号房各十九楹,仪门三楹,门左省牲所三楹,门右神厨三楹,大门三楹,堂之左殿之后东西斋为教谕训导二宅,左为射圃亭。”[3]由此不难看出,当时县学堂室整齐,布局匀称,规模宏大,教学和生活设施完备,能满足日常教学工作和学习生活的需要。

县学有固定的教育经费——学田,学田租谷主要用于廪膳生的膏火费及学校的日常运作。学田之设最初是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把隐匿钱粮者的土地充公为学田。后又在乌马河把河滩地二顷九十七亩四分四厘五毫改作了学田,租谷二十九石七斗四升四合五勺。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知县牛维曜在南门外用五十金买肥沃水地三十亩作为赡田,租谷二十石。赡田租谷是贫困生的助学基金,以帮助贫困生更好地完成学业。

2.凤山书院和繁穰书

书院在太谷教育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以其充足的办学经费,灵活的办学方式,自由的学术氛围,雄厚的师资力量,一时成为培养人才的摇篮,让太谷县科名鹊起,人才辈出。

太谷县在明清时期共创建了两家书院。一是创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的凤山书院,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时,由知县吕崇谧在察院的废址上重新改建。二是创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的繁穰书院,史料对繁穰书院的记载极其少,由于资料的短缺和年代久远,已无法考证其当时的办学情况。

凤山书院的经费一部分来源于政府,另一部分来源于官民的捐助,“至清末总计得银二万余两,前后交商生息,以供师生束脩膏火之资。”[4]明清时期有据可查的捐助有: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知县高继允率县绅捐银一千二百两;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单燽率县绅续捐银二千二百两;清道光三年(1823年)县绅温承惠、白谙等捐银三千两以做学生的膏火费;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孟建春等捐膏火钱一万缗,银九百两。

此外,书院基础设施的修缮也有捐助记录。清光绪三年(1877年),知县张贻琯捐银五百两,县绅孟传薪等捐银二千二百五十两,用以增修书院偏厅。

3.社学

社学是设在城镇和乡村,以农民子弟为教育对象的基层地方官学。太谷县社学创建于明弘治二年(1489年),故址在县学西南。社学初期的办学目标是读书明理,明朝吕坤(1536-1618年)在《社学要略》中明确指出:“子弟读书,务在明理,非必令农民子弟人人考取科第也”[5]。社学招的收对象是八岁至十五岁的少年儿童,同时对上学的时间也做了强制性的规定:“今后子弟,可读书之年,即送社学读书。纵使穷忙,也需十月以后在学,三月以后回家,如此三年,固其材无可望,省令归业”[5]。可见社学带有半工半读的特征。清雍正时期,官方提出凡在社学中学习成绩优异者,经过考试可升入县学继续学习。这就打通了农民子弟继续深造的通道,是社学的进步和发展,更是太谷县教育事业的发展的契机和基础。

(二)私学

明清时期,太谷县的私立学校主要有私塾、家塾、村塾以及义学。

1.私塾、家塾、村塾

明清时期的太谷县商业极度发达,经济的繁荣自然会带来文化的繁荣,太谷县的家塾和私塾在这一时期逐步发展到了顶峰,培养了很多人才。如明朝的隆道宫陈氏家塾,陈璧、陈时道父子就读于此,父陈璧,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进士,官至陕西布政司参议、湖广按察司副使;儿子陈时道以选贡任县丞,升陕西静宁州州判。清康熙朝三十五年举人孙云襄就读于孙氏私塾;清雍正五年(1727年)进士武一韩就读于武氏私塾;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进士任琚就读于任氏私塾等。可以看出在明清时期太谷县私塾、家塾的教学质量高,也说明了私塾在太谷教育史上的重要地位。

2.义学

义学也称为义塾,是免费让农家子弟接受教育的学校,主要完成童蒙教育,具有慈善性质。就义学创建机构而言,有政府创建和个人创建两种主要办学形式。如县义学是由政府创建的,乡村义学则是由个人创建。到清末时随着西学东渐和外国传教士的不断涌入,在清光绪年间还出现了由教会创办的义学。

太谷县义学初创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时,知县孙衔在社学废址上兴工改建义学,建成后特制定规约七条[6],详细规定了教育经费的来源和支出项目、对塾师的要求、招生对象和招收人数、监督机制等。这是比较规范的具有约束性的政府性文件,使义学的办学更加规范。

太谷县的乡义学比较多,如:

郭里村义学,康熙六十年(1721年)郭里村村民白长庚在村中设义学,请名师教贫民子弟读书,并给生徒纸笔等学习用具。特困生,给予生活资助。

沟子村义学,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县绅贠崇本,廪贡生孟建春等募捐义银在沟子村设立,招贫民子弟就读。

南席村义学,生员武文焕在村中设立,教育贫民子弟。

光绪十五年(1889年),基督教会在南街的福音院设义学,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停办。

二、明清时期推动太谷县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人物

(一)明朝时期的重要人物

太谷县的教育在明朝二百多年的时间里主要是一个储备时期,在此期间有三个人功不可没。

郑养吾,明洪武三年(1370年)任太谷知县,郑养吾一上任就开始修葺久废的县学,聚士气,兴人才。郑养吾在任十余年,大力提倡教育,在明洪武庚午科(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白珝乡试第一名,后官礼部主事;明洪武癸酉科(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鄉试,刘观乡试第一名,可以说太谷县文风之兴和郑养吾重视教育密不可分。

韩景宪,明正德三年(1508年)任太谷教谕,韩先生博学多才,尤其擅长理学,门徒求学于他并尽得其传。他以自身的儒雅和博学影响了一批人,太谷文风之兴和韩景宪先生的潜移默化有直接关系。

牛维曜,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任太谷知县,于南门外置水地三十亩为赡田,资助贫困生的学业。为此在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时,知县万金镛特建牛公祠以表彰牛维曜对太谷县教育事业的贡献。

(二)清朝时期的重要人物

清朝时期的太谷教育可以说是在明朝厚聚的基础上的一个爆发。据民国二十年《太谷县志》统计,明朝时期太谷县共有进士6人,其中武状元1人;文武举人53人,贡生130人。清朝共有进士54人,其中武进士19人;文武举人322人,贡生313人[7]。清朝文风之振,同样离不开各位先辈的努力和重视。

吕崇谧,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任太谷知县。任职三年中“尤好奖励人才,立文社于文昌宫,每会课出赀为诸生饮食费。手定甲乙,淳淳然如家人。以诸生无肄业所,即察院废署改建凤山书院,太谷文风之盛,实有此始焉”[8]。吕崇谧既抓县学的文化教育又重视书院建设,既抓基础设施的建设又热心为诸生“手定甲乙”,是一位颇有人才培养观的好知县。

陈履和,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任知县,到任后就对凤山书院进行修葺,同时刊定书院条约章程。书院的条约章程是书院长久发展的政策性保障。陈履和汲取其他书院发展的经验教训,第一次以文件的形式从制度上规范书院往更加健康、更加规范的路上发展,是太谷书院发展史以至于太谷教育史上的一位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

孙衔,清道光十年(1830年)任太谷知县。上任后修学校、修新忠义孝悌祠,他首次加大了对优等生的物质奖励,“艺优者,……膏火正额外,官有加奖银,自衔始也”[9]。政府出资奖励优等生可以激励更多的学子勤奋求学,也说明了政府对教育的重视。

姚兴礼和王仲坦是现有资料中有记载的两位凤山书院的山长。姚兴礼(1755-?),桐城人,乾嘉时期凤山书院的山长。“字启先,乾隆乙亥(二十年,1755)正月九日生”[10],是“桐城三祖”之一的散文大家姚鼐的族叔。桐城姚氏是名门望族,累世簪缨,人才济济。清乾隆六十年《太谷县志》中收有他的诗文四篇,诗文清新雅丽,立意高雅脱俗,可见其是一位才华横溢,满腹经纶的博学之士。

王仲坦(1802-1873),榆次西长寿人,清道光乙未科(十五年,1835年)进士,在咸同年间主讲凤山书院并任山长。王仲坦“夙承家学,为文章钜手”[11],曾在同治元年到二年间修纂《榆次县志》。主讲凤山书院二十二年,“日与生徒讨论经史暨诸子百家,罔不贯通,循循善诱,人无弃才。”[11]被称为“乡先生”。“古所称乡先生者,必其德行足以扶世教,其言语足以为世法,其发为文章也,尤足为多士楷模,沾溉后学,然而古有其事,今难其人。”[11]可见,“乡先生”这一称号的分量之重,同时看出温忠翰(清同治壬戌科探花)对王仲坦的评价之高。

三、明清时期太谷县教育兴盛繁荣的原因

明清时期太谷县的教育兴盛、文风蔚然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是外因,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大环境大趋势,第二是内因,是太谷县自身的小气候。

(一)外在的大环境

科举选才从隋大业元年(605年)创始到清光绪三十一(1905年)正式废除,科举制度在中国存在了1300年。科举制度发展到明清时期已经日趋完备并达到了最兴盛的时期。国家重士崇儒,出台过一系列的政策文件:明洪武二年(1369年)十月,昭告天下皆立县学;清顺治九年(1652年),颁立卧碑;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和清乾隆十年(1746年)相继出台《御制训饬士子文》;雍正四年(1726年)的《上谕》;雍正十一年(1733年)诏谕各省会设置书院等,都极大的激发了士子们投身科举的热情和信心。

增设科举选拔科目、增加各省府州县的名额,特别是山西在清朝多次通过捐输多次增加名额,这也是明清时期人才辈出不可忽视的原因。明清时期全国共有进士51561人,山西排名第八名,有进士2614人 [12]。

(二)内在的小气候

1.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灵活的聘任制度

任何一个事业要想能长久发展,必须有相应的规章制度相佐,学校更是如此,太谷县官学、私学,在发展过程中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严格的管理制度是学校良性发展的重要政策性保障。

学校培养人才离不开教师的辛勤劳动,教师的素质也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在明清时期的五百多年的教育实践中,采用自主的聘任制度,放权于学校,让学校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聘任山长、教师,极大地激发了办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凤山书院续捐膏火碑记》中记载:“恐官为经理,接转交替,难以持久。……其主讲者,听绅士公议聘请,不由官荐,以致有名无实。……学有常师,食有常饩,而文风且蒸蒸日上也。”[13]

无规矩不成方圆,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灵活科学的人才聘用制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是太谷县教育事业兴盛的人才保障。

2.政府官员的重视和县绅的热心捐助

地方官员为了选拔人才,都比较重视教育。他们一到任就开始修县学,选人才,捐膏火,甚至亲自课士。据县志记载,元代五次修葺县学;明代七次修葺县学,同时建社学、建书院、置赡田等;清代截止光绪十二年止共修县学、书院文昌宫达十六次之多。光绪十二年《太谷县志》对明清时期诸如牛维曜、吕崇谧等人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数公雅以兴才育贤为急……文教一新,掇巍科,跻清秩者,蝉联鹊起,簪绂之盛,至今尤未艾焉” [14]。县绅及富户积极筹措资金,为膏火之资,为义学之费,都极大地推动了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是太谷县在明清时期教育兴盛的坚实的物质基础。

3.商业的繁荣和县人积极进取的精神

太谷县在明清时期是山西省的经济中心之一,经济的极度繁荣带动了教育事业的空前繁荣。太谷县地理位置虽然比较闭塞,但太谷经商之人走南闯北,把外面新的教育理念带回太谷,同时太谷县城作为“太谷标”的中心,每到标期,各地人蜂拥而至,他们也带来了当时比较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最前沿的教育信息,这些都会在无形中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太谷县商业的发达并不代表不重视科举,“学而优则仕”是根深蒂固的一种观念。在太谷的婚俗中,男方纳彩用金银首饰,女方回赠的是书籍毛笔之类的学习用具,取书香门第,耕读传家之意,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对科举的追求,对教育的重视。“士人勤诵读,虽贫落不改儒业,农家稍赢,亦喜课子弟读书,故委巷穷簷,书声琅琅不绝”[15], 更是直接反映了太谷人对教育的热衷和重视。

如上所述,政府官员的重视奠定了教育发展的风向标、民间资本的注入夯实了办学的物质基础,加之以严格的管理制度、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这是太谷教育事业在明清时期兴盛的最重要的原因。

四、结语

“唐宋之间,祁之人才最盛,榆次次之,而谷无闻焉”[16]。太谷县的教育经过元朝的储备,明朝的夯实,到清朝达到了井喷式的爆发。科举之盛就是教育之盛,教育的兴盛从小的方面讲是实现了个人价值,从大的方面讲是推动了太谷县乃至国家的进步。

改革开放四十年,新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新时代需要大量优秀的创新人才,如何让太谷县的教育事业在新时代大放异彩,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服务于社会是当前政府和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纵观太谷县的教育发展史,秉承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从历史中汲取优秀经验的原则,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按照国家政策出资兴学,以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晓勇.(万历)太谷县志·卷四[M].太原:三晋出版社,2015.9.

[2]范凤书.中国著名藏书家与藏书楼[M].郑州:大象出版社,2013.3:285.

[3](清)章青选.太谷县志·卷二[O].太谷:咸丰五年.

[4]太谷县教育局、县志办教育志编写小组.太谷教育史志资料选编第二期(油印本),1985.8.

[5]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425/08/52920_465827524.shtml.

[6]太谷教育志编写组.太谷教育志[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2:16-17.

[7](清)安恭己,胡万凝.太谷县志·卷四[O].民国二十年.

[8](清)章青选.太谷县志·卷三[O].太谷:清咸丰五年.

[9](清)章青选.太谷县志·卷三[O].太谷:清咸丰五年.

[10]《麻溪姚氏宗谱》·卷三[Z].复印件.

[11](清)赵冠卿,王效尊.太谷县志·卷六[O].太谷:凤山书院,清光绪十二年.

[12] 新京报.科举百年[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6.2:43.

[13](清)章青选.太谷县志·卷六[O].太谷:清咸丰五年.

[14](清)赵冠卿,王效尊.太谷县志·卷二[O].太谷:凤山书院,清光绪十二年.

[15](清)章青选.太谷县志·卷三[O].太谷:清咸丰五年.

[16](清)章青选.太谷县志·卷一[O].太谷:清咸丰五年.

(作者简介:[1]程秀珍,大学本科,副研究馆员,作者单位:太谷县图书馆;主要从事古籍整理、保护及利用方面的工作和研究。[2]牛杰钰,大学专科在读,山西省警察学院警管与法制专业。)

猜你喜欢

私学太谷县明清时期
巾帼心向党建功新时代
山西省太谷县普及发展青少年乒乓球运动2016年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圆满收官
明清室内陈设艺术
浅析东汉的私学与士人
山西·太谷壶瓶枣获国家地理标志
“六艺”之“五射”新考
中国古代私学管理对当今教育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