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翻译:文化多样性的诠释
2014-04-08杨文伟
杨文伟
(红河学院外国语学院,蒙自 661100)
欧盟翻译:文化多样性的诠释
杨文伟
(红河学院外国语学院,蒙自 661100)
拥有28个成员国的欧盟有24种官方语言,涉及到的翻译任务非常艰巨,每年耗费巨大的人力、财力。本文首先分析欧盟翻译的现状及特点,其次深入阐述欧盟翻译的本质和意义,最后得出结论,即语言不仅是交际工具,而且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语言是民族身份的象征,体现出民族的感情和尊严,欧盟的翻译活动是欧盟各国文化多样性的具体体现。
欧盟;翻译;文化多样性
引言
2013年7月1日,克罗地亚正式加入欧盟,成为欧盟的第28个成员国。至此,欧盟的官方语言由原来的23中增加为24种,翻译工作量之巨可见一斑。
一 欧盟翻译的现状及特点
欧盟是由1952年创立的欧洲共同体(European Community,又称欧洲共同市场)发展而来的,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的区域一体化组织。2013年,其经济总量高达17.36万亿美元,在国际舞台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巨大影响力。 在所有国际组织中, 欧盟的成员国数量虽然不算最多, 但面临的语言翻译问题却是最复杂的。 联合国虽然拥有近200个成员国, 但官方语言只涉及英语、法语、俄语、汉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六种,工作语言只限于英语和法语;美洲国家组织虽然拥有30个成员国,仅使用英、法、葡、西四种语言;非洲联盟多达54个成员国,使用的语言为英、法、阿三种;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及北约使用英、法两种语言;东盟拥有十个成员国,但工作语言只有英语。由于欧盟特殊的组织形式, 欧盟会议和活动涉及大量的翻译工作,负责翻译工作的机构欧盟委员会翻译总司不仅是欧盟委员会里人数最多的一个机构, 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共翻译服务部门,3400多人供职于此。 有数据表明,欧盟翻译总司一年完成的文字翻译超过200万页,而且每年以5%的速度增长。 仅语言服务开支,欧盟每年花费达10多亿欧元,约占其GDP的万分之一。欧盟在布鲁塞尔、斯特拉斯堡、卢森堡、法兰克福等地拥有30多家机构,这些机构下设九个笔译部。除此之外,欧盟理事会、委员会、欧洲议会、法院、审计院、中央银行、投资银行等七个机构设有各自的笔译部。关于口译工作,除了欧盟设有三个口译部之外,议会和法院有其独立的口译部。其他所有机构的口译工作由欧盟委员会下设的“联合口译与会议服务部”承担。总之,欧盟每天出版的海量的文件,涉及到十分繁重的笔译工作。因为欧盟明文规定,有关法律条例只有在翻译成所有的24种语言后才能适用于其成员国所有公民。
简单地说,欧盟翻译的特点是“语种多、数量大”。前面提到,无论是拥有最多成员国的联合国,还是北约及其他国际组织,远不及欧盟涉及的语种和工作语言多。按理论推算,欧盟文本需翻译552(24*23)次才能照顾到所有成员国。事实上,虽然涉及如此众多语言,由于国际地位、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经常使用的主要有下列几种语言:英语(36%),法语(26%)、德语(19%)、意大利语(13.6%)以及西班牙语(13%)。 欧盟委员会曾提出削减官方语言,仅将英语、法语、德语作为欧盟“共同专利体系”的官方语言,以减少高昂的翻译费用,同时促进欧盟国家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提升竞争力。 但此项建议遭到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强烈反对,他们两国认为,如果法语和德语成为欧盟官方语言,那么, 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也应成为其“共同专利体系”的官方语言。 由于相持不下,欧盟无法取舍,至今保留24种官方语言的格局。多语种翻译,势必大幅增加翻译费用,导致欧盟的专利申请费用其高无比,使得想获得专利的欧盟国家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望而却步,最终导致欧盟的竞争力大打折扣。其不仅申请专利涉及到语言翻译的问题,其他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在欧盟都变得成本居高不下,复杂程度超乎想象,主要的一个原因是语言翻译的高昂成本造成的。开支巨大只是欧盟语言翻译问题的一个“副产品”, 由于语言互译而导致的效率低下则是直接影响欧盟运转的另一个主要问题。 欧盟委员会的一些法令因为来不及翻译,不得不推迟执行。
为改善效率低下的状况, 有时欧盟的翻译工作不得不采用“语言接力”的办法, 即A语到B语, B语到C语……。但这样做的结果是信息的损失率太高、容易出错。当年,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的翻译文本就因为问题太多而被撤下书店的书架。 如此重要的文件尚且存在质量问题,更何况日常的普通文件了。 欧盟委员会翻译总司为削减翻译开支,采取了多种方法, 其中最有效的是将每一种官方语言每年的翻译费统一核定为200万欧元, 如果有节余, 可奖励给相关国家驻欧盟代表团。 反过来, 如果某一种语言的翻译预算被突破, 超出部分由相关国家承担。由于成员国不断增加,为节省会议口译开支,欧盟多年来一直实施“不对称口译制(asymmetric system)”,即在与会者语言能力许可的情况下,允许参会人员选用任意欧盟官方语言发言, 但只翻译成英语、法语、德语三种语言, 简称为SALT(Speak All,Listen Three) 。 “不对称口译制” 可以节省时间和开支,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兼顾了语言平等原则,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这种做法首先考虑到不是每个参会者都能用外语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更重要的意义是发挥翻译的象征功能,使讲小语种的与会代表在国际组织中感受本国语言的尊严和地位。此举体现出欧盟不仅是个单独的政治经济实体,而且是二十多个主权国家的集合体。 欧洲实现一体化的同时,各国均有权维护本国语言的独立性。 语言不仅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语言体现出民族的感情和尊严,是民族身份的象征。 语言的象征功能昭示出翻译具有显示文化身份的作用,这种作用在欧盟和其它国际组织的翻译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二 欧盟翻译的本质和意义
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主权国家成员国之间相互融合程度深,政治、经济相互依赖性强的国际组织,欧盟自成立以来一直遵守“国家不分大小,语言一律平等”的原则。 欧盟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首脑会议的第一个决议, 就是关于保护语言多样性的规定。这个规定的出发点强调各成员国一律平等、不限制工作语言的数量,显示出欧盟这个大家庭有别于一般的国际组织。 欧盟成立时只有4种工作语言,24个翻译人员,而今天拥有28个成员国的欧盟容纳了24种官方语言。相比50多年前,现在翻译的工作量差不多是那时的100倍。因此,每年用于语言互译的翻译服务开支巨大。目前欧盟委员会、欧洲理事会和欧洲议会共雇佣约5000名翻译,一年的总开销高达7亿欧元。 除固定的译员外,欧盟通常还会以外包方式雇用其他翻译人员。迄今为止,外包的比例约为20%。有消息说,欧盟委员会目前正在酝酿改革方案,准备解散翻译总司,将所有的翻译工作由独立的翻译公司来承担。但随之而来的其他问题,如翻译的权威性、保密手段、腐败问题等等,足以使欧盟这项改革望而却步。
欧盟内部的翻译活动,有其鲜明的特点,与普通翻译的追求不大一致。仔细观察,我们不难发现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 欧洲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同时也是一个文化概念。可以说,文化的多样性是欧洲社会的基本特征。 正如法国当代著名的思想家埃德加•莫兰(Edgar Morin)所言:“只有在它的多样性里,也只有通过这种多样性,欧洲才获得其整体的概念。” 欧盟毕竟不是主权国家,而是由主权国家建立的超国家组织。 欧洲一体化的成功令世人瞩目,人们探讨其成功的原因时发现,旨在保护和促进语言多样性的欧盟多语政策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曾经说过:“任何文化或文明的主要因素都是语言和宗教”。 文化在当代社会经济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语言是文化最直接的表达,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有机组成部分。 欧盟的多语政策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多语政策是构建欧洲文化认同的重要条件, 欧洲不同文化之间的共性是公民支持和参与欧洲一体化的基本要素,基于欧洲共同文化遗产而形成的文化认同是欧洲一体化的重要精神支柱,也是欧洲一体化得以建立和发展的坚实基础。 在此过程中,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民族身份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如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有效地维护国家主权和保持文化多样性, 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面临的严峻挑战。 欧盟多语政策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欧盟国家在致力于欧洲一体化建设的同时,也在努力捍卫和呵护自己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特性,以此促进人们心灵的融合。毋庸置疑,促成沟通是欧盟翻译的基本功能,但是,欧盟翻译另一个重要任务则是捍卫语言平等,很多时候,欧盟翻译具有象征性,翻译某个文件的目的不是传递信息或者促成沟通, 而是为欧盟的语言平等提供证据。 以“欧盟青少年翻译大赛” 为例,强调的是平等参与。2007年以来,欧盟翻译总司在欧盟成员国举办青少年翻译大赛,每年一届,如今已成功举办7届。其基本流程是:欧盟成员国所属学校以学校为单位在网上报名,主办单位随机抽取部分学校(中学,几所到几十所不等)作为参赛单位,被选中的学校派出2-5人参赛队伍参赛,参赛选手可任选语对(比如英语-法语)参加翻译比赛。翻译材料(原语文章和答题纸)由欧盟翻译总司在比赛当天通过网络途径传递到参赛学校,参赛学校负责组织选手翻译并将译文于当天挂号寄往位于布鲁萨尔的翻译总司。 经过翻译总司评判,每一欧盟成员国产生一篇获奖译文,获奖译者应邀参加颁奖典礼,旅费和住宿(除获奖译者本人外,包括一名成人陪伴和指导教师)由欧盟委员会免费提供。 此翻译大赛传达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语言平等,无论大国小国,获奖名额只有一个。 与其说是一个比赛,倒不如说是体现每一个成员国的尊严和主权,以及对文化多样性的包容。
结语
建立欧盟的基本思想就是要实现欧洲各国在政治、经济、金融和社会各个领域一体化,为什么唯有语言方面实行百花齐放政策?原因在于, 欧洲是世界上文化多样性最为突出的大洲,而语言又恰恰是这一文化多样性的最核心的部分。由于语言的多样性,语言业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每年大约增长7.5%。 欧盟积极鼓励欧洲公民终生学习、使用各种语言:主张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成员国的官方语言同时也就是欧盟这个大家庭的官方语言和工作语言。 欧盟的政治家们始终铭记着19世纪语言社会学家的教条:语言会影响人的世界观(J.G.Herders,W.v.Humboldt)——该教条迄今仍在学术界被奉作金科玉律。 欧洲政治家们担心,如果仅使用英语为欧盟官方语,就会潜意识地接受英美价值观,这不仅与追求多元的欧洲政治与文化相抵触,还直接威胁欧洲其它“弱小民族”的语言和文字生存---如果民族语言被人同化,该民族也就消亡了,所以各国政界有意识地控制英语独大的倾向。欧盟通过或颁发的各种法律、条例、文件等都必须同时有24种文字版本,翻译工作凸显其重要的价值。
[1]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2]埃德加•莫兰.反思欧洲,康征、齐小曼译[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3]贺显斌: 欧盟的翻译对传统翻译观念的挑战[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3).
[4]王雅梅.从欧盟的“特性”透视欧盟多语政策[J].德国研究, 2010,(1)
[5]钱跃君.英语——世界通用语? 欧盟官方语言? [EB/OL]. http:// www.360doc.com/content/12/1029/22/10337889_24456 6231.shtml
[责任编辑龙倮贵]
Translation in EU: Interpreting the Cultural Diversity
YANG Wen-wei
(Faculty of Foreign Languages, Honghe University, Mengzi 661100, China)
Composed of 28 member states, the European Union has 24 official languages. The translation in EU is a tough task with great financial cost.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U translation, this paper aims to expound the essence of EU translation, and finally come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language is not only a communication tool, but rather the carrier of national culture, which embodies the cultural diversity in EU.
EU; translation; cultural diversity
H059
:A
:1008-9128(2014)04-0013-03
2013-10-18
杨文伟(1969—),男,云南建水人,教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