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不可译性及翻译对策
2014-04-08李华田
李华田
(华中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一、文化与文化诊断学
人类自诞生以来就在不断地创造文化并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今天的文明都是建立在对过去文明的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之上。那么,究竟什么是文化,我们在当今文化多元化的社会又该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并真正做到去伪存真。
1.文化的内涵与外延。要真正认识文化的定义并了解其内涵,我们必须采用科学的认知方法,撇开文化表面的复杂性,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符号系统、人民社会生活、民族历史背景、地理生态环境以及神话传说和宗教信仰等都是该民族的文化内容。因而从广义上讲,文化是人类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1]120-124文化本身既不是教育,也不是立法,它是一种氛围,一种遗产,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生活方式。
2.文化诊断学。文化本身是个十分复杂的综合体,而人类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又需要百家争鸣的自由环境,每个民族的文化都会出现真善美与假恶丑。当今的中国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和历史变革,而有一些人由于受到外来非健康文化和伪文化的影响,错误地把某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手段当作新文化的潮流,如“胸器”、炫富、“一脱成名”、“艳照门”事件以及性文化泛滥和大量“性服务者”的存在就是典型的代表。
文化问题是民族的核心问题。健康文化可以正确引导人们的日常行为,非健康文化自然就会对一些思想不成熟的人产生误导。另一方面,健康文化也会包含一些亚健康和非健康的因素,亚健康文化、非健康文化和伪文化也可能存在一些有价值的成分。因此,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提升,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民族文化之间的不断交流和融合,民族文化越来越需要诊断。
学者曹政钧先生指出,以文化创造力为核心,以合理性为导向,以真理结构为理论基础,以多元化统一为原则,以提高人们对文化的驾驭能力为根本,对文化现象进行分析诊断,并对文化创造活动中的不合理现象提出解决方案,这就是文化诊断学(cultural diagnostics)。[2]简单地说,就是在与他人的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和处理民族问题时,我们要经常洗洗澡,洗洗脑,治治病。在当今的世界舞台上,日本政府和菲律宾政府在国际交往中不断遭遇困境,其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认识存在不足而出现严重错误。
二、文化:翻译的瓶颈
语言是文化的符号,文化是语言的管轨。[3]一个民族的语言是该民族精神的血脉,也是民族凝聚力之所在,更是民族地位的象征和民族屹立的标志。语言本身就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文化的主要载体,是民族其他文化产生、发展和传承的基础。民族的语言与社会文化之间存在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复杂联系。[1]120-124既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如此密切,那么翻译就是不同语言文字系统之间的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必然与民族文化密不可分。其实,翻译的最大困难就在于两个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文化差异越大,翻译的困难就越多。为了能够准确地用目的语再现源语所传递的文本信息和文化内容,践行“信、达、雅”的翻译标准,译者必须熟练掌握并慎重对待两个语言文本所涉及的相关文化因素。由于民族的语言和文化的独特性,在很多情况下,目的语的文化传统中缺乏与源语文本功能相关的语境特征及其所隐含的文化因素,无法在目的语中找到源语的等值词语,使语际翻译非常困难并常常会出现一些几乎无法解决的难题,这就是文化的不可译性。[1]120-124
三、文化不可译性:分类与成因
撇开文化重合现象,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化之间往往存在不可通约性,因此,文化是不可译的。对于文化不可译性,译者既不能夸大其困难,更不能忽视其重要性,这是一个战略与战术的问题。
1.文化不可译性的分类。
(1)相对文化不可译性。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和信息传播加速发展,跨文化交流不断升级,不同民族的人们通过交往和交流对彼此的语言文化越来越熟悉和了解,并逐步接受彼此的文化。这样就不断地将文化不可译性变成文化可译性。因此,文化不可译性是暂时的,具有相对性,会随着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和条件的变化而逐步变化。如:“to keep an ear to the ground”(保持高度警觉),“A miss is as good as a mile”(毫末之错仍为错,死里逃生总是生),“中庸之道”(the Confucius Doctrine of the Golden Mean),“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If you think in terms of a year, plant a seed; if in terms of ten years, plant trees; if in terms of 100 years, teach the people)。
(2)绝对文化不可译性。汉语与英语分属意符文字和拼音文字两套不同的文字符号系统,再加上两个民族各自不同的社会背景、生态环境、语言认知、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这种文化差异自然会造成翻译中的信息流失,甚至根本就没有等值对应表达。即使我们能够找到对等翻译,也只是由于母语的暗示性诱导和对翻译类工具书籍的不当使用而出现的“假相等值”。[4]比如说,回文、双关语和许多民间俗语的翻译就是一个大难题,其中有很多语言表达根本无法翻译。[5]3-8
2.文化不可译性的成因。民族特点是造成文化不可译性的根本原因。民族特点指一个民族在地区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和内容以及发展历史等方面的基本特征和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生活方式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与其他民族的不同点。它是各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并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6]为了更好地分析文化不可译性的成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具体讨论。
(1)历史背景文化。人类在其源远流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绚丽多彩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而民族历史背景自然会给民族语言留下深刻的印记。英汉语言中都有大量的与历史典故有关的习语、俗语、谚语、固定搭配和其他表达形式。这些表达形式通常语言简洁、结构精炼但寓意深刻。例如:“to meet one’s Waterloo”的意思是“遭到惨败,一败涂地”,其典故来源于拿破仑于1815年6月18日在比利时小镇滑铁卢的战役由于疏忽而惨遭完败,被俘并被放逐到大西洋中的圣赫勒拿岛,同时该事件也说明细节决定命运。“纸上谈兵”(armchair strategy)原指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虽饱读兵书,善谈用兵之道,却不知变通。赵奢死后,赵括顶替廉颇带兵,在长平之战损兵折将40万之众。现比喻只会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2)地理生态环境文化。从地理生态环境来看,中国地处欧亚大陆东部,是一个半开放半封闭的陆地国家。几千年以来,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和“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决定了汉民族的“封闭性”、“独立性”和“保守性”,从而也形成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安土重迁”、“求实入世”和“天人合一”的思想。归根结底,就是封闭内敛的大陆型文化。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把牛视为农业之本,农民之根,“老黄牛”是勤劳踏实的象征。而中国古代城市“附山抱水”的选址原则更是这种思想的典型体现。
而英国四面环海,英民族性格更具有明显的“开放性”、“包容性”和“扩张性”,注重发展变迁和改弦更张,且其生活与海洋和畜牧业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to 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歇),“ride out a storm”(渡过难关,经得起暴风雨), “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未举债,未陷入困境),“plain sailing”(一帆风顺),“miss the boat”(错过时机), “when one’s ship comes home”(当某人发财时),“between the devil and the deep sea”(进退维谷)。
(3)社会生活文化。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产物,也是社会生活的直接体现和反映,而社会生活的方式和程度又直接影响社会文化。比如在传统思想和价值观念方面,中国人比较看重裙带关系,注重团队精神并强调集体利益,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大树底下好乘凉”,“四海之内皆兄弟”,“仁义值千金”等。这都说明中国人常把自己所在的集体看作“自己人”并希望在这个小集体中找到依靠。而英语谚语却说“Life is a battle”(生活就是战斗),“Self is our center”(自我是我们的核心) , “God helps those that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这些英语谚语都在告诫人们:只有靠自己奋斗,才能获得成功和安全感。另一个典型例子就是当下流行的“中国梦”与“美国梦”,“中国梦”的核心内容是社会发展、民族繁荣、人民幸福,注重群体利益;而“美国梦”强调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机会面前人人平等,强调个人利益。
在日常生活用语中,很多中国人说的英语听起来显得唐突和不礼貌。但这并不能说明这些中国人不懂社会交往的基本礼貌,而是由于他们还不能熟练掌握并恰当运用英语的某些充分表现礼貌的表达方式。比如,为了使说话的语气比较委婉,英语民族在表达意愿、建议或要求时常使用情态助动词和虚拟语气,让受众觉得说话者一直在考虑如何尽量避免不好的结局并尽可能地取得最佳效果,或者推测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寻求其最佳解决方案,因而其语言表达就显得比较有礼貌一些。
(4)物质文化。由于各个民族的起源和社会历史进程不同,其地理生态环境各异以及其在风俗习惯、民族心理、传统思想和价值观念等各方面的差异,不同民族之间的物质生产文化自然就会存在一些差异。而这种文化差异又必然会导致各民族对事物的认知角度和方法的不同以及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其中有许多现象就是文化空缺。例如:
“a piece of cake”(小菜一碟)。这是由于英语民族和汉民族的不同饮食习惯造成的。在英国,蛋糕是常见的甜点;而在中国,小菜在人们日常饮食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虽然这两个习语所用喻体不同,但本意相同,都表示“一件小事”。
“Good wine needs no bush”(酒好客自来) 。英国从前有一风俗,人们常在商店的门口外挂某种东西作为该店经营某种商品的标志,挂常春藤标志的常为酒店。这句话直译为“好的酒店不需要挂东西”,与汉语中“酒香不怕巷子深”有异曲同工之妙。
(5)神话和宗教信仰文化。作为社会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特殊形式和重要内容,每个民族的神话传说和宗教信仰对历史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并渗透到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人们的思维和生活、文学、艺术,甚至民族政治、经济、科学等都产生很大的影响。[5]这个问题处理得当,就会成为民族的一种精神力量和凝聚力;处理不好,就可能会影响社会安定和人民生活。
众所周知,英语民族及世界其他许多地区信奉基督教,《圣经》一直是每个家庭必备的读物,圣父、圣子和圣灵“三位一体”的思想至高无上。而汉民族讲求和谐美和中庸之道,虽以佛教和道教为主要宗教信仰,但并无统一,而且人们对“神”的崇拜也远远不及英语民族对“主”的敬仰。反映在语言层面上,这种宗教文化的差异也必然会导致语言形象的不同,并给语际翻译和人们的跨文化交流带来巨大困难。如:“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a 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即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Sphinx’s riddle”(斯芬克司之谜,比喻难解之谜);“bear one’s cross”(忍受痛苦);“put the fear of God into somebody”(吓唬某人)。
(6)纯语言文化。语言表达的最基本要求就是用词(字)准确,根据具体语境的要求选择能够确切表达本意的最恰当的词(字)。而对于积极词汇,我们不仅要能够熟练掌握其基本的概念意义(通常是词典所提供的基本解释),更要理解其在具体语境中的内涵意义、搭配意义、情感意义、主题意义、社会意义和反映意义。如:当要表达“走出房间”之意时,最常用的词是“walk out of the room”,但具体说小孩蹦蹦跳跳、轻松活泼地走出房间时可用“dance out of the room”,说白富美的知性淑女迈着婀娜多姿的步伐走出房间时可用“sail out of the room”,说高富帅的知识型男精神抖擞、昂首阔步地走出房间时应用“stride out of the room”,说老年人步履蹒跚地走出房间时应用“stagger out of the room”,说小偷害怕被发现而偷偷摸摸地溜出房间时应用“slip out of the room”,表示为赶时间而匆匆忙忙地走出房间可用“hurry out of the room”,表示为赶时间和摆脱困境而冲出房间应用“rush out of the room”,表示为从容应对并征服困境而冲出房间时最好用“charge out of the room”。每个具体表达用词不一样,所刻画的形象和传递的感情也完全不同。[7]
另一方面,译者还必须注意同义词、近义词在词义及词语搭配上的细微区别。词语搭配指词与词之间约定俗成的横向组合关系,任何人都不能随意更改,否则就会改变其意义甚至出现错误。所以,译者绝对不能简单地用一种语言的搭配规律直接套用到另一种语言上,如:“black tea”(红茶),“black coffee”(浓咖啡),“浓茶”(strong tea)。在中国,人们过生日时往往会穿“生日新衣服”,而美国英语的“birthday suit”是“一丝不挂”的委婉语,其来源于人赤裸裸地来到世界又赤裸裸地离开世界的客观事实。汉语中的“自由恋爱”意指没有受到长辈干预完全由年轻人自己做主的恋爱,而英语 “free love”的意思是“泛爱、滥爱”,指男女双方未经合法结婚的自由同居,也就是当今社会流行的“性友谊”。[5]
四、文化不可译性:策略与方法
毫无疑问,由文化不可通约性造成的文化不可译性自然又会导致源语文本的某些信息(特别是其所载民族文化信息)在翻译过程中流失。因此,为了能够使目的语尽可能忠实地传递源语文本所表达的语言、思想和文化信息,尽可能更好地践行“信、达、雅”翻译标准,译者必须竭尽所能,努力克服文化晕眩,跨越文化差异,飞跃文化空缺,解决文化不可译性的难题。对此,译者可采取以下几种主要策略和方法。
1.意译。对于很多有浓厚民族文化色彩的词语,译者首先要能够理解源语文本使用的语言结构和表达形式,再结合目的语认真领会源语文本所包含的语言信息、思想内容和文化内涵以及作者的创作目的。所以,意译要求译者对源语和目的语的语言及其相关文化都有非常宽泛的知识。如:中世纪欧洲的“the Renaissance”译为“文艺复兴”,它与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很大的差别。“red-letter days”指“纪念日、喜庆的日子”,因为在西方人们在日历上用红色标明圣诞节和其他重大节日,而把普通的日子印成黑色,但 “black-letter day”并不指“平常的日子”,而是表示“倒霉的一天”。类似的典型例子还有很多:“A good dog deserves a good bone”(有功者受奖),“black mail”(勒索行为),“throw a sprat to catch a whale”(抛砖引玉), “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本末倒置),“bread and water”(粗茶淡饭),“wearing two hats”(身兼两职), “Storms make trees take deeper roots”(感激敌人,感激挫折)。
2.音译加注。如果由于文化空缺而导致目的语中根本没有源语所涉及的事物和文化内涵,也无法找到源语的等值对应词,译者为了达到跨文化交流的最佳效果就可采用注释法(notes to translation)。这种补偿性翻译方法,恰当地对音译提供附加的文化信息,既使用了源语的形象表示法,又处理了目的语中的文化空缺现象。例如:“炕”是中国北方农村所特有的土砖床,可以采用音译加注的翻译方法,成为“Kang (a heatable brick-bed)”;“绝句”可译为“Jueju (a poem of four lines, each containing five or seven characters, with a strict tonal pattern and rhyme scheme)”。[8]如果把“清明”简单地直译为“Clear Brightness”,西方人根本无法看懂其真正意义,如果将其意译为“Tomb Sweeping Day”,又与中国的民间传统习俗不一致。现在的清明节已经不再是往日的“欲断魂”的悲痛时间,其既是祭祀逝者、先祖的传统节日,又是人们踏春休闲的日子。所以,笔者认为其最准确的英语翻译应该是:“Chingming(a traditional Chinese holiday observed in early May to commemorate the dead and have a family reunion)”。
3.变换比喻形象。运用明喻、隐喻、换喻、提喻、逆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可使语言表达更形象生动。所以,英、汉语言中都有很多非常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形式,其基本意思相同或相似,但不同语言所用喻体和表达形式各异。对于这类形象语言的翻译,为了让目的语读者更容易接受和理解,译者就应恰当变换比喻形象,既保留源语的语言风格和思想内容,又恰当地采用目的语常用的语言习惯和比喻形象。[5]例如:“Can’t you see it’s an apple?”被译为“你看不出这是一个陷阱吗”?据《圣经》记载,夏娃由于受魔鬼的诱惑偷吃了苹果而激怒上帝,所以在西方文化中,“苹果”也是“陷阱、圈套”的代名词。类似的例子还有“as straight as an oak tree”(像青松一样挺拔),“like a duck in water”(如鱼得水),“set a fox to keep one’s geese”(让狐狸看鹅, 即引狼入室),“to laugh off one’s head”(笑掉大牙),“some prefer turnips and others pears”(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热锅上的蚂蚁”(like a cat on hot bricks),“落汤鸡/落水狗”(like a drowned mouse)。
4.情景翻译。当源语的词语在目的语中有多个不同的对应意义时,译者绝不能一概而论,必须采用情景翻译,根据源语的文本内容、语言表达方式和具体语境进行灵活处理,结合目的语中不同的对应词,尽量选择既与源语语境相吻合又能够让目的语民族容易接受的表达形式,做到形神兼备。比如:“uncle”在汉语中的外延要大得多,具体包括“伯父”、“叔叔”、“姑父”、“舅父”、“姨父”;“aunt”包括“伯母”、“叔母”、“舅母”、“姑母”、“姨母”;“brother”既可指“兄”,也可指“弟”,包括“哥哥”、“弟弟”、“堂哥”、“堂弟”、“表哥”、“表弟”以及姐姐、妹妹、堂姐、堂妹、表姐和表妹的丈夫;“sister”可为“姐”也可为“妹”,包括“姐姐”、“妹妹”、“堂姐”、“堂妹”、“表姐”、“表妹”以及哥哥、弟弟、堂哥、堂弟、表哥和表弟的妻子。对于这类情况,到底应该选用哪个词语作为其对等翻译,译者绝不能过于笼统,只能视具体语境而定。
5.归化、异化与和而不同。归化翻译指在翻译过程中把源语文化中的异质成分转化成目的语文化中人们所熟知的内容,其强调译者恪守本民族的语言习惯和文化传统,突破文化障碍,摆脱文化空缺,直接采用地道的目的语表达方式,使译文更容易被目的语读者理解和接受。异化翻译指把源语的文化信息基本上以其本来的面目传递给目的语读者,其强调目的语文本要重现源语文本的语言文化传统,忽略文化空缺,尊重和迁就外来文化,吸纳源语的表达方式,为目的语读者呈现源语原汁原味的语言风格和异域风情。[9]
在采用归化与异化的同时,译者要坚持孔子提倡的“和而不同”(diversification and unity,harmony but not sameness)的原则。“和”是为了避免目的语读者的费解和误解,“不同”就是为了保持源语文本的代表性差异。例如:“You’ve got to have faith up your sleeve, otherwise, you won’t succeed.”译:“你必须有锦囊妙计,否则,你不会成功。”(归化)“你必须袖里藏有自信,否则,你不会成功。”(异化)“你必须心中充满自信,否则,你不会成功。”(和而不同)
五、结束语
翻译就像是一座架在崇山峻岭之间跨越湍急河流的桥梁。桥的两端气候悬殊,风光迥异。而桥两端的人们生生不息,世代相传,创造着各自独特的文明。而桥梁的建设就让桥两端的人们开始彼此交往,并促进两个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所以,翻译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语言文字的转换和再加工过程,它还与社会和民族文化密切相关,更是源语和目的语之间在翻译者的思想和语言行为中进行的一种跨文化交际。虽然语言文化的可通约性、人类思维的相似性以及各民族文化的相互渗透决定了翻译过程中信息转化的可能性,不同民族的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不可通约性更使翻译十分困难,偶尔几乎无法完成。译者不仅要熟练掌握两种语言,更要深入了解两个民族的文化及其之间的重合、相通和空缺。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有精华,也不可能完美无瑕。所以,我们在进行翻译等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就必须审时度势,采取批判的态度,运用跨文化交际学和文化诊断学的理论和方法,准确地表达语言信息。
[1] 李华田.试论文化与翻译的三种关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6):120-124.
[2] 曹政钧.文化诊断学:思考力专辑[EB/OL].(2011-2-17)[2013-05-27]. http://www.chinavalue.net/Management/Blog/2011-2-17/703295.aspx.
[3] 邢福义.文化语言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1.
[4] 张传彪,黄荣生.词典翻译与“假相等值”[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9):111-114.
[5] 李华田.论文化不可译性及其对策[J].高等函授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3-9.
[6] 各民族的语言特点[qqywf空间].(2010-05-29)[2013-06-26].http://www.qqywf.com/view/b_6019930.html.
[7] 李华田.大学英语新概念阅读教程:第2册[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192-193.
[8] 吴景荣.汉英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375.
[9] 王东风.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J].中国翻译2002(5):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