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生态消费模式构建研究
2014-04-08周小芹
周小芹
(1.三峡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宜昌 440000; 2.湖北工程学院 文学院,湖北 孝感 432000)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小城镇建设有了明显的发展。1978年到2012年,我国城镇人口总量从1.72亿增加到7.12亿,城镇人口比重由17.9%提高到52.6%,大中城市有600多个,小城镇多达2万个*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78-2012年)及其公布的2013年相关数据计算。。城镇化的快速扩张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有力推进了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但在小城镇发展中存在不少问题,部分地区在小城镇发展中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和GDP增长的政绩,而忽视生态环境建设,这有悖于“两型社会”建设的初衷和基本要求。笔者认为,生态消费模式缺失是当前许多小城镇难以走上内涵化、集约化、可持续发展道路,顺利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制约所在。
一、生态消费模式及其意义
1.生态消费模式。生态消费模式是指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消费水平适度、消费结构合理,以及消费方式健康、绿色和低碳的消费模式。它既要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能以危害他人和下一代的消费权利为代价,是与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消费模式,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消费模式。[1]从消费水平上而言,要改变投资与出口作为我国经济增长主要动力的现状,积极扩大内需,调节居民消费水平的不平衡现象,提高居民消费率,同时提倡节约环保,追求可持续发展,使居民的消费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环境承载力相适应。从消费结构上看,消费作为人类可持续生存的再生产方式,要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相结合,平衡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吃、穿、用、住的比重分配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逐步从生存消费向发展消费和享受消费过渡和转移;平衡城乡之间、区域间的消费需求,重视代际公正和当代内公正,平衡短期和长期需求,不能使当代人的需求危及后代人的消费需求。在消费方式上,倡导健康、绿色和低碳的消费模式,以环保节能为前提,引导人们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健康品质和科学文明,崇尚生态消费。
2.生态消费模式构建的意义。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伴随着经济社会事业迅速发展,我国的生态环境每况愈下。2013年上半年我国在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方面投入了583.03亿,比去年同期增长31.8%*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78-2012年)及其公布的2013年相关数据计算。。我国长期实行主要依赖增加投资和物资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导致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承载压力过量,GDP增长成本长期位居世界前列。人们对物欲的无限度放纵和追求,对自然资源的过度索取和挥霍浪费,造成了当今所面临的气候变暖、物种减少等生态窘境,从而导致大规模的社会不稳定现象,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今社会的生态危机难以通过生产力的发展与变革来彻底解决,即使生产力能提供缓解危机的物质条件,但生产力的发展是离不开对自然的占用和消耗的,人类在享用自然时就必须改造自然,向自然索取时,须建设自然、向自然奉献,保证自然可供消费的持续性。[2]人的消费行为是有道德倾向的,其强度和规模应限制在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消费应建立在“生存需求”和“基本需求”之上,非基本需求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应控制在合理的规模和强度。[3]
李克强任总理后的首个新闻发布会强调:城镇化可以带动巨大的消费和投资需求,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富裕农民,造福人民。而小城镇往往发展成本更低,更加节能环保,因此更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大城市有着广阔的就业空间和良好的生活设施基础条件,是理想的居住地,但是大多数农民工长期从事低层次的工作,职业稳定性差,各种社会保障难以完善,缺乏定居的物质条件,在“用、住”方面能省则省,农民消费会受到制约,扩大消费需求难度很大。小城镇介于大城市和农村之间,其基础设施比农村先进,生活居住和工作条件比农村优越,农民进入小城镇成本低,与当前大多数农民的自身素质、技能和经济承受能力相称,利于释放新入居民的消费潜能。[4]小城镇可持续发展主要任务是解决小城镇贫困问题以及资源环境的改善优化问题,以科技进步为支撑,生态消费模式为基础。
二、小城镇消费模式现状
1.小城镇发展先天不足。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小城镇分布、规模和质量也不平衡,整体上呈现出东部沿海地区小城镇发展规模和水平高、中西部地区偏低的局面。不少小城镇发展过于迅猛而又忽视生态环保,造成严重的工业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等系列问题;部分小城镇虽有良好的发展规划和建设愿景,但缺乏融资渠道和相应政策支撑,产业布局落后,缺乏产业升级能力。由于现有的小城镇建设发展大多依赖于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能源的高消耗,大量工厂从城市迁移到小城镇,和居住用地混杂相间,功能分区混乱随意,生态消费安全隐患大。一些城镇由于资金、技术有限,垃圾分类处理、“三废”排放、治理水资源循环使用设施缺乏,甚至自来水普及程度也不高。再加上大城市的土地紧张和环境标准,大量生产生活垃圾往往向小城镇转移。近年城乡结合部的规模化畜牧业发展迅速,为改善居民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但其造成的有机污染已相当于全国工业污染的总量,每年约有1/3的工业废水和90%以上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水域,给环境造成了极大压力*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78-2012年)及其公布的2013年相关数据计算。。一些小城镇道路陈旧、绿化覆盖低、公共生活娱乐设施落后,居民缺乏生态消费的氛围和环境。生活环境得不到保障,更进一步阻碍了居民生态环保理念的接受和思维观念的转变,致使小城镇的居住发展环境质量不佳的现状长期得不到改善。
2.小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偏低。促进消费需求是拉动小城镇经济发展的现实途径,但小城镇人口流动性大,缺乏稳健的基础。2012年我国的农民工达到2.63亿,其中74.4%的农民工都在县级市以上的城市务工。农民进入小城镇享受更好的生活条件和社会保障,但前提条件是有合适的收入和岗位,很多居民由于自身素质偏低,绝大多数从事低技能、高体力、低收入的低端产业工作,其收入不高,消费能力有限。同时另一方面,小城镇存在前期耗用过度或者不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产业,长期投资不足,基础设施落后,吸引不了高层次人才安家就业,满足不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出现产业空、年轻人空、住房空的城镇空心化现象。人口密度不均、教育程度不高、消费观念落后等因素造成小城镇居民消费能力偏低,动力不足。
3.小城镇现有消费模式的影响。世界银行《中国2030》报告中估计,到2030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将升至66%,每年大概有3000万人口从农村迁往城市。 我国的城镇化率在“十二五”末期将达到50%,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直接消费可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每增加一个城镇人口,可带动万元的建设投资,我国最大的内需在城镇化,促进发展最大的潜力也在城镇化。消费需要是一切消费活动的起点和归宿,也可以说是一切经济活动的起点和归宿。[5]目前我国大部分小城镇消费需求乏力,消费模式落后,这严重制约了经济增长,不利于可持续发展。首先,落后的消费模式致使小城镇居民消费以实物为主,把消费数量作为消费水平的标准,通过消费判断社会地位,易滋生不健康、异化的消费行为,由于消费主体的经济和思想差异,导致消费主义和过度节俭的两极分化日益严重,不利于个人健康成长、人力资本的提升和幸福感的增强。[6]其次,小城镇居民在现行模式下追求近期目标与自我满足,缺乏代际公平的意识,偏好一次性生活消费和不实的物质炫耀消费等行为,增加了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导致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等问题,不利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最后,随着不良消费行为的增长和环境恶化等问题,小城镇缺乏良性发展动力,地方政府难以发挥引导作用,产业结构升级滞后,社会关系不够稳定,容易引发危机和动荡。为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健增长,构建小城镇生态消费模式迫在眉睫。
三、小城镇生态消费模式构建
城镇化尤其是小城镇化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关系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是扩大消费需求的内在动力,是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构建正确的生态消费模式引领小城镇的发展,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任重而道远。
由于小城镇先天优势不足,居民消费偏低,再加上传统消费模式的影响,小城镇消费模式的构建存在不少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一是地方政府制度建设落后,机构设置不科学,协作程度不高,缺乏管理权限,政府成员受制于旧的干部政绩评价体系,视野不够开阔、活力渗透不够,掌握与利用资源的能力有待提高。二是小城镇居民受教育程度不高,由于长期的生活模式,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在消费过程中,尽管一些居民知道绿色环保产品的优势,但考虑到收入水平不高和产品价格高等因素,不得不选择价格低廉高能耗高污染的产品。三是大量青壮年流出,使得“空巢老人”、“留守妇女”、“问题儿童”增多,老人老无所依,妇女情感需求及自身的发展得不到充分保障,儿童缺少关爱影响“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物质贫乏,精神空虚。四是生态消费宣传不足、渠道不畅。小城镇居民虽然也能接触到绿色产品、低碳出行等生态消费的相关宣传信息,但是传播形式落后,传播渠道有限,传播效果不佳。
笔者以为,小城镇生态消费模式构建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建立生态消费机制。首先,要建立生态消费模式的制度体系,积极开展立法工作。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深化资源型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通过强制性法规为构建生态消费模式奠定制度基础。其次,要引导居民转变消费观念,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体系,降低生态消费成本。政府应该多角度深入宣传生态消费观念,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兴社交平台加大人们对环境保护绿色消费的参与度,同时定期在社区、中小学进行生态消费的讲座,大力宣传环境问题的严峻性,抑制不环保的消费。基础设施的建设要从小处着眼,比如加大投入公共交通出行、完善垃圾分类回收设施、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等,方便人们进行生态消费。加强对环境的监控,优化人居环境,建设“以人为本”的生态小镇。可以通过政府补贴、奖励等手段降低生态消费成本。例如,我国家电下乡节能补贴政策,有效解决了农村居民对低效高能耗电器的依赖,提高了节能产品购买率。再次,要科学地规划布局,营造宽松环境,因地制宜发展生态产业。政府应建立以绿色GDP为核心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摒弃以单纯GDP论政绩的观念,放宽小城镇行业准入限制,提高土地使用率,废除阻碍城乡之间生产要素双向流动和合理配置的一些不合理制度,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引进符合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创新投融资模式,通过贷款、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外商和民间投资生态产业。最后,要健全城乡一体化劳动市场。随着小城镇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新兴产业对劳动力知识技能要求逐步提高,劳动力就业难度加大。政府要激励、引导外出学习、务工、经商人员回归,制定积极有效的就业政策,鼓励自主创业,增加就业机会。例如:针对市场现实需求,完善长期性、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机制,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健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完善就业市场法律规范,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营造良好就业工作环境。
2.转变居民消费观念,践行生态消费。从内在层面而言,马克思说:“消费的需要决定着生产。”[7]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推动力,生态消费首先是要消费,消费的真正意义在于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实现人类自身的再生产,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小城镇居民需要抵制消费主义的侵蚀,重视消费行为中的道德倾向,摒弃不必要的炫耀性消费,如隆重操办红白喜事、购买超出自身消费能力的奢侈品等。同时在提高收入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消费支出,提升在消费行为上所具备的修养和能力,愉悦身心。消费过程需要秉持生态消费理念,不能污染生态环境,坚持科学消费、合理消费、文明消费,不断促进消费环境的改善。从外在层面来讲,现阶段的生态消费,往往意味着一定程度上自由的牺牲,选择环保产品、公交出行、垃圾分类会耗费更多的时间或金钱成本,同时如果不形成集群效应,仅凭单渠道的宣传传播和少部分人的努力,效果甚微。生态消费不仅是个体的自愿行为,更是群体博弈的结果。积极运用舆论工具深入宣传消费知识,加强生态文明的教育,唤起消费者的社会责任,掌握大家渴望公平、厌恶不公平的心理,倡导全民参与生态消费。[8]同时不能忽视对非环保行为的惩罚,运用法律武器保卫自身和他人的合法权益。从农村转移到小城镇的居民要积极参与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自身竞争力,从事较好的工作,获得更高的收入,可以永久定居在小城镇,释放消费能力,从而全方位地促进生态消费。
3.转变企业经营理念,完善现代产业体系。首先,企业在处理企业内部、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时,要意识到生态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是相辅相成的,要自觉将对利润的追求和承担社会责任结合起来,要致力于建立低耗、高效、少污染的产业。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以绿色环保标准进行监管,从源头减少能耗和污染,经济发展要从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发展,保护小城镇的生态环境。
其次,小城镇要根据自身区位条件、资源条件、交通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等综合考虑,找好自己的定位,发展特色循环经济产业。由于小城镇自身发展产业能力较弱,需要依靠政府的力量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支持,同时产业发展上要规避与大中城市产生重叠与竞争。在保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积极承接大城市腾笼换鸟、人口转移、功能疏散的各类产业。另外小城镇距离农村近,是发展农产品加工的理想场所,加上很多小城镇临近山水、风光秀丽,可以开发旅游度假产业,打造生态宜居小镇,吸引游客前来消费。
再者,有条件的企业应积极发展国家产业政策支持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工业技术化和高端化程度,吸引掌握专业科技文化知识的高素质人才,推进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努力寻求合作与融资,拓宽产品流通渠道和绿色营销,伴随着循环经济园区的建设,实现产业集聚发展,使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相匹配。
[1] 倪琳.论“两型社会”建设视阈下生态消费模式的构建[J].理论月刊,2013(3):142-144.
[2] 刘妙桃,苏小明.低碳消费:构建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J].消费经济,2011(2):76-79.
[3] 王思齐,崔金星.论生态文明语境下的消费者责任[J].商业时代,2011(19):16-17.
[4] 李崇明.小城镇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7(4):36-37.
[5] 尹世杰.消费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27-28.
[6] 武中哲.消费模式的社会构成及其社会影响[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119-122.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02.
[8] 秦书生,遆永娟,王宽.绿色消费与生态文明建设[J].学术交流,2013(5):138-141.